thumbnail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 新使者雜誌

    New Messenger Magazine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加入粉絲團
  • broken image

    第 203 期「耶穌AI你」

    編者的話

    在AI時代,讓耶穌繼續 [AI] 你 / 王博賢

    本期主題

    從「共識幻覺」到真實共融:給AI世代基督徒的提醒 / 張毅民

    人類還剩下什麼東西,是AI不能取代的?/ 周加恩

    牧會新時代:AI如何成為講道的同工?牧者主體性與專業性的再思 / 黃春生

    回歸真人講道傳統,拒絕人工智慧 / 基督媒體新聞社

    從「肝鐵人牧師」成為「鋼鐵人牧師」:用AI穿上「增幅戰衣」/ 宋承祐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基督精兵的筆墨:高俊明牧師的現代詩創作 / 阮以理

    寫寫畫畫

    AI 時代的信仰凝視 / 陳泰甫

    笑長愛說笑 / 陳錦生

    神學淺說

    聖經中的性/別差異:上帝愛所有人,為何男性卻更為突出?/ 鄭世璋

    潮流脈動

    什麼是當代的拿細耳人? / 陳致均

    信仰生活

    當我選擇對AI傾訴,那還需要朋友嗎?/ 董諺楨

    從政治運動工作者走向牧養心靈之路(下)/ 許妝莊

    母語葡萄園

    從台語的讀音發現神學 / 張宏恩

    好書櫥窗

    穿越讀經的三個世界的旅程 / 鄭君平

    大專世界

    因著信得新生:血漏的男人 / 蘇洛

    新使者家書

    光影中遇見人生 / 張巧怡

    更多文章
  • 編者的話

    在AI時代,讓耶穌繼續 [AI] 你

    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的時代,基督徒該如何以我們信仰的眼光看待它呢?本期的五篇主題文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AI與基督徒的關係,既有對人類獨特性的肯定,也有對AI應用的理性探討,更有對判斷智慧的深刻反思。

    張毅民的《從「共識幻覺」到真實共融:給AI世代基督徒的提醒》,深入分析數位科技對信仰生活的衝擊,他警告:「媒介化共融」可能取代真實信仰體驗……而周加恩在《人類還剩下什麼東西,是AI不能取代的?》中,從親身經歷探討AI時代下人類價值的重新定義;更指出人類的「不完美」——殘缺與平庸,反而是與他人建立真實連結的珍貴橋樑。

    當然,AI不應該成為被獵巫的對象,已經有不少牧者讓AI成為他們的好幫手。黃春生在《牧會新時代:AI如何成為講道的同工?牧者主體性與專業性的再思》中,討論AI在講道準備中的實際應用,從靈感收集到系統整理;但更強調AI只能作為輔助工具,牧者的召命、靈命涵養與牧會責任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價值。而宋承祐在《從「肝鐵人牧師」成為「鋼鐵人牧師」:用AI穿上「增幅戰衣」》中,將AI比喻為牧者的「數位幹事」,提出神學創意、行政效率、關懷連結、美感創意四大核心功能模組,讓牧者從行政負擔中解放,專注於人際連結與陪伴。

    而本期最引人深思的是基督媒體新聞社的《回歸真人講道傳統,拒絕人工智慧》一文,以極端保守語調激烈抨擊教會使用AI講道,稱其為「背叛神呼召」的罪惡行為。但請容我賣個關子,請各位一定要讀到最後,他真正探討的是分辨智慧的重要性。

    新使者在本土的、理性的、信仰的三大目標下,總是在嘗試新的方向:過去的寫寫畫畫都是真人繪畫,本期配合AI主題,第一次收錄真人與AI協做的創作;母語葡萄園也從母語文學創作,朝向作者以母語介紹新知、述說專業的方向前進,本期張宏恩就寫下他研究台語的過程中發現的神學。

    基督宗教在2000年來不斷面對新科技、新科學、新思想的挑戰。過去我們常常第一步就是抵抗、排斥來面對,卻又在無法抵抗後臣服,並收納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其實,我們可以不用將每種挑戰都當作洪水猛獸,而是在與之互動中深刻以信仰明辨之。在AI時代(或是每個新時代),讓耶穌仍然繼續 [AI](愛)你!

  • 新使者雜誌每期文章

    第 202 期-教會,可以涉社嗎?
    June 11, 2025
    編者的話 教會,可以涉社?我們都在涉社!/ 王博賢 本期主題 我並非無話可說,但又何必說呢?/ 喬瑟芬 再思「我們該如何行動?」——一個北部教會的觀點 / 吳祈得 聲援冬季青鳥,好南?——寫於「台南大專2024年末風波」之後 / 高柏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公義論述的反思與展望 / 鄭超睿 從法西斯中國到共產黨中國——台灣教會在普世運動裡的挑戰與困境 / 鄭仰恩 在極端化的社會/教會中的對話——一個非暴力溝通的神學回應 / 吳國偉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故事神學家——宋泉盛(下)/ 莊雅棠 寫寫畫畫 基督教...
    查看更多...
    第 201 期-It's 休time!
    April 11, 2025
    編者的話 It's 休time!要休學了嗎?/ 王博賢 本期主題 休學的100種可能 / 王博賢 小孩說要休學怎麼辦?/ 陳妍安 關於準備要休學的那些事 / 黃柏威 人生沒有定理:從《瑪格麗特戀習題》談「休學」/ 林書弘 「原」來我曾在這裡:大專院校原住民學生休學問題面面觀 / 胡其瑞 高二那兩年 / 黃以勒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故事神學家——宋泉盛(上)/ 莊雅棠 乘著夢想去旅行 Working「Holiday」?/ 張淯翔 信仰生活 挑戰未知,展開跨國志願之旅 / 鄭欣雨 Around...
    查看更多...
    第 200 期-進擊的主日學老師
    February 11, 2025
    編者的話 主日學,然後呢?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我們需要教育改革嗎?/ 王永宏 有谷哥還需要恆偉哥嗎? / 蔡恆偉 再思教會信仰培育:從囤積到對話 / 簡明、王昱法 教學設計中的跨域合作、信念與省思 / 戴慧真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 唐世勇 生機盎然的伊甸園——在臨安教會實現「上主的使命」的全人教育 / 劉玉雯、吳明漢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無聲的開拓者:王長勝傳道師 / 盧啟明、康文榮、柯善士 厝邊頭尾 打開家庭屬靈大門:重新教會「α世代」小萌班幼兒主日學 / 陳昊儀 成長部落格 2024 年...
    查看更多...
    更多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5 New Messenger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2019-2025 新使者雜誌

    服務專線
    E-Mail
    地圖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