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純瑜 (文化、干豆門長青畢契)
近幾年大稻埕商圈許多老建築物被世人重新看見,有些是屋主自願捐出來作為文化資產觀光據點。
2012年7月我考進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開始了我跟大稻埕的親密接觸。大稻埕商圈是需要你徒步走進巷弄裡才看得到的寶物,最熱鬧的地方是霞海城隍廟,台北市知名的月老廟之一。香客供奉的桂圓紅棗,讓廟方提供的熱桂圓紅棗茶從來沒斷過貨源;從清朝到日治時期,大稻埕是個茶葉進出口的散集地,經貿發展非常發達,盛產在地有錢人。經濟好伴隨著各種娛樂,如:日本時代的第一劇場(早已不見)、市定古蹟文萌樓(早期公娼執業場所)、南北管館閣、波麗露餐廳、大千百貨、黑美人大酒家…等,現存每個建築物的故事加起來應該有《一千零一夜》這麼長;這裡也是早期文青的聚集地,就像公視《紫色大稻埕》裡的情境,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直到現在這裡的人文思潮啟發都是不斷的在推進,大稻埕絕對是一個讓你值得深入遊覽的地方。
一般來到大稻埕參加導覽,通常都是注重在建築、人物、經貿發展、產物、政治…等這方面的歷史事件,但筆者今天想分享一個有關劇場的歷史,一般的導覽員不會提到這部分。1980年代有個很有名的小劇場劇團「臨界點劇象錄」,臨界點是國內第一個碰觸同志、愛滋病、雛妓議題的劇團。
在導演田啟元帶領下,「臨界點劇象錄」曾搬演過《毛屍》、《白水》、《平方》、《瑪麗瑪蓮》…等知名作品,「劇作內容大多尖銳批判,反映社會中階級或是性別的壓迫者與受壓迫者的對立與困境,劇作形式多具有語言與肢體的實驗性」(註),那時候台灣由戒嚴走向解嚴,許多因為時代限制未曾被探討的社會議題漸漸被看見,劇團的演出方式和議題取材相當前衛。
臨界點劇象錄成立的「生活劇場」當時就位於迪化商圈的民樂街上,那時每年9月有「志同道合劇展」,後來在2003年轉型成「白水藝文空間」,那時我讀大一,因為課堂呈現需要而曾經拜訪過臨界點,當時的迪化商圈還是有些古意;後來臨界點解散,原本的老房子也拉皮過變成咖啡店或餐廳。
大稻埕自日治時期就是劇場林立的地方,如:淡水戲館(後改為永樂座)、光明大戲院、國泰戲院、第一劇場、大橋戲院、遠東戲院、國聲大戲院、白宮戲院、大東華戲院、中央戲院、雙連戲院、圓滿戲院(在永樂市場九樓的大稻埕戲苑內,有介紹這些戲院歷史地點的展覽),新舊百戲聚匯,而有「戲窟」的稱號;而近五、六年間迪化商圈致力活化老房子,多了很多適合當小劇場、排練場、講座的空間,在2015年由民間獨立發起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讓大眾有機會一窺歷史建築裡的風采,如:思劇場、納豆劇場、保安捌肆、王有記茶行、大稻埕戲苑、黑美人大酒家…等,每個活動的地點都有不同特色,會讓人驚訝小小的大稻埕,在歷史建築空間的運用上變化無窮;永樂市場旁的露天廣場也是舉辦演出的好所在,來來往往的遊客停駐觀看,占滿整個廣場。
從劇場的角度我想跟大家分享大稻埕的美,是因為在劇場工作的經驗,藉著演出讓自己有機會親近大稻埕各個建築物,也曾經因為參與過紀念蔣渭水的劇場演出,而去參加有關蔣渭水故事的導覽;另一方面不同的表演形式有它適合的空間,會因此開始探索以前的人為什麼要把房子蓋成這個形狀,每個房子的確因為它一開始的用途,有它特別的設計,例如:李春生紀念教會,是個沒有對外窗的教會,窗戶均封閉以斷絕外面的干擾,這是第一次看到這樣設計的建築。在迪化街或民樂街上的商家屋子基本原型是長條形的,一樓前面當店鋪,中間有個天井可以讓光線透進增加亮度,後面可能是廚房或是倉庫;以同時代的巴洛克式的老街來比較,迪化商圈的一樓商店多是挑高型的,有些內部架構還是為維持傳統樑柱的建造方式;二、三樓就可以當作住家。靠近淡水河的西寧北路或貴德街的老房子,地基蓋得很高,是因為早期這些地區接近河道容易遭氾濫。建築面北不設窗的法主宮廟,從南京西路看過去是個超大紅磚牆,早期因為台北市政府道路拓寬政策,便在原地重建,一樓挑高鏤空為道路,二到四樓才是祭祀神明的地方,可以坐電梯或爬樓梯上去,台灣的廟沒有人這樣蓋,法主公廟就成了奇特的型式;南管重要館閣之一「和鳴樂社」也在法主公廟內;南管相較北管來說是比較封閉型的群體,大稻埕這邊其實是有很多南管館閣藏在巷弄間,要有參與南管弦友才知道,幸運一點的話碰上春祭或秋祭整弦會奏,就可以聽到各館閣風格的南管。
李春生紀念教會、迪化街商店、法主公廟這三個不同用途的建築體,只是我舉例介紹的一小部分,大稻埕方圓不到一公里的區域,至少有五十個景點故事在網路上都可以查到解說,自己可以慢慢的一邊散步,一邊認識大稻埕的歷史。
講到這裡該跟大家介紹基督教文化在大稻埕行經的痕跡,除了李春生長老教會,還有大橋長老教會、大稻埕長老教會、延平教會,皆有各自的建築風格;長型只有一層的大橋教會,白黃色相配的外觀,精美可愛,寬闊的外部場地,加上幾棵椰子樹,很有夏天的氣息,根本是台北城裡的南國庭園(我屏東家鄉的長老教會多是這種風格);有一段時期台灣只要有建築物即將要被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就很容易自焚或遭破壞,大稻埕長老教會亦曾遭受過如此毒手,現在有男左女右的正面出入口,是破壞後參照原貌修復回來的樣子,教堂的尾端後來加蓋新式大樓以供教會活動使用,特別的是裡面還有管風琴喔!延平教會原為日本人所開拓的教會(屬於日本聖潔會系統的教會),然後由台灣第一位女牧師李幫助接手完成,在2017年為通過為市定古蹟,外牆為洗石子,門面高處有牛眼窗,建築整體保存完整,優雅簡潔,隱居在菜市場裡,初見的時候蠻讓人驚奇的,像是發現寶藏被藏在延平北路一隅。創立仁安醫院的柯謙諒醫生是基督徒,現在的仁安醫院已經是個開放參觀的空間,且提供場地給在地居民辦活動的地方,醫院內有個匾額,題字「路加在世」,則是用聖經裡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是醫生的典故,讚美柯謙諒醫生是個好醫生。
近幾年大稻埕商圈許多老建築物被世人重新看見,有些是屋主自願捐出來作為文化資產觀光據點,如:新春芳茶行(為公視影集《紫色大稻埕》拍攝地點),隨著民眾的教育水準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想了解台北城發展的歷史,那就一定要來大稻埕,這裡有說不完風花雪月;迪化街路上的房屋也都依仿紅磚屋的風格整修,從永樂市場附近開始,整修進度順著迪化街往大橋頭的方向慢慢延伸,現在還在進行中;來大稻埕逛老街一定要抬頭看看日治時期全台都有的仿巴洛克式建築和雕刻,不管是西式的屋簷、流蘇,還是中式的菊花、牡丹花或寶塔都有,有些屋牆長滿大大小小的樹,與隔壁剛翻修好的商店形成了強烈對比,但我還蠻喜歡爬滿樹的舊建築,這是自然與歷史結合的風光,當然也可能屋主喜歡這樣的風格或是沒錢整修,但基本上我覺得大稻埕這邊的商家已經有了集體共榮的意識,對於藝文團體要辦活動宣傳也是很友善;有些老店家也都陸續在整修門面,並且附上自家產品的歷史故事和特色,想要細細品嘗這裡的店,只能多來這裡散步走走。
南北貨、中藥材、點心果子、茶葉、布店、工藝材料這幾樣是大稻埕商圈明顯可見的傳統產品,往旁邊巷弄走進去會發現很多現代的手工藝店,如:皮革製品、布製品、陶製品、三味線、金工、木製品…;吃的路邊攤幾乎是老店,新的多是簡餐店、咖啡店、啤酒店、酒吧,但是大稻埕這裡是個商店區,早上八點半至九點開店,到晚上六點半可以看到店家陸續準備收攤,到了七點有八成的店已經關門,八點後能吃飯的地方應該只剩幾間店可以選擇(包括便利商店),九點看到零零落落從河堤散步過來的情侶,或是在廣場跳排舞的媽媽們,九點到十點就是在永樂市場八樓台北市藝文推廣處上課或排戲的民眾魚貫出洞,說到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永樂市場八樓、九樓的大稻埕戲苑。
大稻埕戲苑的現在辦事單位為台北市藝文推廣處,這裡在1908年前為一座花園,日治時期興建市場,在此聚集上千家布行,成了台灣最大的布市,直到現在也是台北市尋找布料的首選地,雖然只剩兩層樓(二、三樓);因為大稻埕這邊是「戲窟」,所以推廣處在這邊推廣的課程主要以傳統戲為主,如:歌仔戲、京劇、崑曲、布袋戲、北管、南管…等演出,常常在永樂市場旁的廣場有演出,不管是職業或是社區、學生劇團;在八樓也有國寶級的布袋戲、魁儡戲常設展;種種的傳統藝文演出的確帶動觀光人潮來認識大稻埕,加上北門捷運站的開通,週末的觀光客更是暴增;北門站的興建過程意外地發現「清代炊事房排水設施遺址」,為劉銘傳設置的機械局遺址,因為大稻埕在清代可是有兩個火車站,一個是在現在的中興醫院,一個就在大橋派出所附近;北門站的特別設計特別能看到清代遺址;北門站旁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列為國定古蹟,目前也在整修中,將來開館後,從萬華、西門、北門、大稻埕就會成為一連串很適合徒步文化小旅行的景點。
大稻埕商圈還在長大中,或者說它的文史資料正在陸續整理出來,轉化成適合觀光客了解這個地方的語言形式,歷史故事是大稻埕不會消失的資產,當然它也在創造新的產業,不管在文化資產、文創產品、藝文活動、傳統藝術、傳統產業各方面也都很努力在找出生存的方式。
註:
摘自網路「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