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慈美/台北公義行動基督長老教會會友,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理事長
圖|南與北文化授權提供
寬恕、仁慈、喜樂、寬大的心,是教會內和睦相處的先決條件。
★文字事工需要支持★1.刷卡掃QR碼 2.收到簡訊後點進→回報表←填寫資料
適合一般平信徒閱讀
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十分好奇,因為我一直認為教會團體理所當然都具備靈性基礎,從來沒想到還需要有專書特別討論。因此在疫情仍然緊張的去年六月,我參加了線上導讀課程,也立刻買書先睹為快。
作者指出,聖本篤會修道院院長所寫的經營基督徒團體之規則,也可以幫助那些為教會付出心力的人(含志工),因為他們同時也擔起了某種程度的責任和領導的任務。因此,這是一本適合一般平信徒閱讀的書,不是傳道人或修道院長的專書。
各章佳句摘錄
本書前言點出:「靈修就是學習與聖靈的力量連結,讓聖靈轉化我們。」接下來,精選各章佳句分享如下:
一、熱愛生命
不是「自我感覺良好」,乃是要「珍視生活、專注當下」,實踐出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活在共好的關係中。一個能讓成員經驗到「熱愛生命、共營美好」的團體,才能展現出活力與盼望。
二、同在一起就是經驗上主
基督徒團體就是一個經驗上主的地方,不只是一起敬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遇見上主。
三、健康的領導者
一個健康的領導者,內心有健康的自我價值感,才能堅守自己的信念。
四、以讚美上主為重
聖本篤認為,集體祈禱最主要是讚美上主。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 193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說:「讚美就是聽得見的內在健康」,但一般自認為高貴的假紳士,總是到處嫌棄、批評。在共同敬拜上主的禮儀中,我們將人們上方的天打開了。
五、鄰舍之愛就是一種服事
基督徒團體有時對外比較容易實踐鄰舍之愛,但是在組織內卻往往各行其是,或眼高手低,不願彼此分擔服務工作。
六、「定根性」(Stabilität)
德文Stabilität有「長住在一個地方」之意,有「樹木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並生根」的圖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定根性」的概念。教宗環保通諭《願上主受讚頌》寫到,今天我們正面對陷入一個對人沒有益處的統一文明裡。保護環境也包括保護各種文化,在我所在的教會生根,使我的根深入大地,並成為別人能夠倚靠的一顆重要的樹,致力於與在地的文化連結,認同這個團體、這個地方。
七、智慧者
有智慧的人是一個深入認識自己及能接受自己的人,即一個能夠「品嘗」自己的人。「智慧」一字,源自拉丁文sapere,它有「品嘗」的意思。
教會內和睦相處的先決條件
全書的結語指出,新約聖經將教會團體倫理的重要元素,以及團體式靈修的指導方針提供給我們:彼此團結(林前一10)、彼此和平相處(林前十二12~27)、彼此寬恕(弗四32)、彼此分享喜樂(腓二17)、彼此熱誠相待和問候(提前五22;羅十六16)、互相包容(羅十五7;弗四2)。聖本篤修會的會規中,可以看到類似的指導方針:寬恕、仁慈、喜樂、寬大的心,是教會內和睦相處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