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彭盛有/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副教授、教務長、神學研究所所長、學術發展中心主任
韋爾斯認為基督教倫理不僅是關於如何在危機中做出決策,更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基督信仰。
「神劇」中的信仰閃光
透過戲劇視角, 本文引入韋爾斯(Samuel Wells)的「現編倫理」觀,探索士師記中參孫的負面敘事,盼能藉此尋找當代信仰的亮光。
韋爾斯在《現編倫理:從戲劇角度再思基督教倫理觀》(Improvisation: The Drama of Christian Ethics )中,開創性地解讀基督教倫理學。首先,韋爾斯認為聖經不是一套固定的劇本,他提出基督徒應學習在不同情境下,以聖經和信仰傳統所形塑的眼光,作出適當的即興回應行動。其次,他認為基督教倫理不僅是關於如何在危機中做出決策,更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基督信仰。作者突破傳統基督教倫理觀的普遍原則,選擇通過對品格、敘事、想像、崇拜、非暴力和被邊緣化的聲音之探討,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基督教倫理觀。此外,他重視神學的想像,鼓勵基督徒超越生活中的種種限制,即「既予」(givens)或「命運」(fate)的侷限。他強調唯有上帝藉基督所賜的福音才是恆常的命途(destiny)。最後,此書的目的是鼓勵基督徒參與對話,如同耶穌與不同類群的人交往,並在對話過程中,深化信仰群體的辨識能力。
基於此,韋爾斯提出六大踐行策略:形塑習慣、評估戲分、接戲與砸戲、對「既予」的質疑、整合「禮物」,以及「重新整合」被遺棄的。以下,我們將以這六大踐行,嘗試解讀士師記十三至十六章的參孫敘事。(註 1)
形塑習慣
道德之光往往不在於瞬間的英勇,而在於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累積。這就是「形塑習慣」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真正的品格,不是瞬間決策的結果,而是長久養成的習慣。
參孫,這位被上帝特選的以色列拯救者,原本充滿應許與盼望。天使的預言如此鮮明地勾畫出他不凡的未來,即他要救以色列人擺脫非利士的壓迫(十三 5)。但走近他的人生,我們卻看到一個不斷受情慾、感官、欲望和自我滿足驅使的參孫。
他對非利士女子的愛戀,讓他忘了上帝的旨意,踰越與異邦民族結婚的禁忌(十四1~3)。這不僅反映參孫時常被情感和瞬間欲望所主宰,更暗示他的內心並不尊重自己特殊的拿細耳人身分,也未真正將上帝的命令放在首位。參孫衝動的行為,不僅招惹非利士人報復,更使族人深受其害,無奈地將他交給敵人(十五11~13)。
上帝確實賜予參孫超凡的力量,但參孫卻多次將其用於私仇,而非以色列的大義。參孫一生中道德上正確的事都是參孫自行決定,而非依循上帝或祂的律法來引導;這正是他平日種下的悲劇性——書中的強者參孫,實際上表明他是最弱的。真正的生命力量,仍有賴於在日常中不斷地塑造和鍛煉自己的靈性品格。這種力量的培養,需要在恩典中持續操練和潛心探尋。
評估戲分
「評估戲分/ 地位」(a s s e s s i n g status)講的是:人際間的交流不僅在社會結構中顯現,更體現在每句話、每個動作,乃至每次的默然。這些微妙的選擇不只涉及優越感或自卑感,更反映當下的策略思維:我們是選擇掌控,還是選擇讓步?
從即興倫理的角度看,「高」與「低」的地位不是固定的道德或權力範疇,而是基於當下的策略選擇。參孫的故事生動地呈現這種「地位」的流動性。例如:他對非利士女子的愛戀而違抗神旨,呈現他當下的「高地位」選擇是一種基於情慾和意志的判斷;他焚燒農作物的反擊行動(十五 4~5),或是他在被捕後的反撲,也都是「高地位」的展現。但當他的族人因為他的行為而受到威脅,並將他交給非利士人時 (十五 11~13),他則採取一種被動的「低地位」。然而,來到故事的巔峰,在他被非利士人俘虜、失明後,於神殿中再次展現「高地位」力量(十六 23~31)。
若與耶穌相對照,我們得以更清楚地理解「地位」的掌握與平衡。儘管耶穌身為上帝的兒子,具有終極的地位,仍經常展現出如同僕人的謙卑,甚至走到被釘十字架的極度謙卑;從祂身上,我們得以重新定義「地位」的涵義。觀察耶穌如何在「高」與「低」之間遊走,使我們更加洞察人(參孫)的多重面貌,以及「地位」的真正涵義。
接戲與砸戲
在即興戲劇中,主要有三種基本的角色反應:「交戲」(offer),即演員透過動作、言語或表情提出的建議或情境邀請,期盼其他角色的回應;「接戲」(accept),這是正面地回應,有助於推動劇情向前;而「砸戲」(block)則是中斷或拒絕所提出的情境,導致劇情的發展受阻。
參孫的生命充斥這三者。他鍾情非利士女子,漠視上帝的誡命,正是他面對當時文化的「交戲」。族人、非利士人,甚至上帝都回應這「交戲」,而他由情慾驅使的選擇,就是「接戲」的呈現。
參孫決意燒毀非利士人禾稼時,展現「砸戲」,打破和解的希望。當他的族人因恐懼非利士人,而決定將他捆綁交給敵人,這無疑是族人對參孫的「交戲」,希望他能夠「接戲」並順從。而參孫在初期確實選擇了「接戲」,但當非利士人逼近,他又轉向「砸戲」,憑靠上帝的力量反擊(十五 14~15)。
參孫遭所愛的黛利拉背叛,使他被俘失明,是黛利拉對參孫的「砸戲」。但在神殿中,參孫展現了終極的「接戲」,儘管他的個人動機是復仇,但上帝卻使用他拯救以色列。這樣的情境更應該從神學角度理解,而非純粹的政治解釋。換言之,唯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也唯有祂,而不是大袞,才是又真又活的神(十六 23~31)。
參孫的生命軌跡不僅揭露了他的心靈風暴,「接戲」或「砸戲」也提供一種獨特的解讀方式,深入他的內心劇場,了解他每一次的情慾起伏與倫理抉擇。
對「既予」的質疑
現編倫理對生活中那些似乎固定不變的「既予」(givens)提出質疑。這些「既予」(既定事實),例如時間的流逝、死亡的必然和人類的侷限,為我們的生活現實設定框架。然而,從現編的角度來看,這些都可視為上帝賜予的禮物。在參孫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既予」如何在他的出身、抉擇和行動中得到呈現。
故事一開始就出現一個「既予」的突破:參孫從一個不懷孕、不生育的婦人所生(十三 2~3)。參孫和以色列人向非利士文化靠攏,可以視為他們被當時文化「既定的」現實所吸引(十四 1~3;十五 11)。然而,當參孫焚燒非利士人的麥田時,顯露出他內心深處的「既予」:那股巨大的力量、堅信自己是上帝所揀選的,並肩負特殊使命的自我認識。再者,當他被族人交給非利士人時,這背後揭示了更深層複雜的「既予」——即族群間的矛盾和對外的恐懼感。
最終,參孫在被黛利拉出賣、力量被奪之時,這正是他所面對的最大「既予」:他的人性脆弱。然而,他未放棄,而是再次轉向上帝,憑藉上帝所賜的力量毀滅非利士神殿。這也是整個敘事最諷刺的時刻,最後的高潮竟是參孫的自殺。
我們看見,不孕與生育、生與死的問題都在上帝的手中。故事真正的核心是上帝,祂才是真正的「給予者」。這一理解改變我們的倫理視角,使我們意識到:面對既定的事實不是被動接受,而是學會主動回應上帝的恩典,按照祂的旨意做出適切決策。參孫的故事不僅描述他的力量和復仇,更深刻地道出一個事實:參孫只是開始拯救的過程,但他未能完成使命;他作為一位拯救者被興起,自始至終都是上帝基於盟約的恩典作為。
整合禮物:超度接戲
「超度接戲」(overaccept)不只是簡單地接受,而是在更大的敘事裡攝納與整合。參孫的故事正展現這層意涵。
當參孫沉迷於非利士文化時,此行動看似與他的神聖使命相違背。然而十四章 4 節卻指出:這實際上是上帝的安排,為了找尋與非利士人的交戰之道;是上帝,而非參孫,真正在乎以色列的拯救。這不是說上帝刻意引動參孫的私慾,而是上帝在參孫的罪惡中,看到實現祂目的的契機。換言之,即便參孫的動機和行為是錯誤,上帝仍然能夠加以轉化,使其效力於救贖計劃。
參孫焚燒非利士人麥田的行為,以及他的族人試圖將他交給非利士人,都暗藏一個更大的神聖架構(更大的敘事),揭示上帝如何在細微處運行,透過祂的旨意,使日常行為展現祂的計畫。同樣的,參孫與黛利拉的關係,尤其在她背叛他時,超越了簡單的故事情節(十六 23~31)。即便面臨背叛,參孫選擇的「超度接戲」,都被編織進上帝攝理的大敘事裡,彰顯祂在歷史中的安排與主宰。
透過「超度接戲」的踐行,參孫的負面敘事由單一的道德講述,轉向更大敘事中的細節與深度探索。這提供神學與倫理一個新視野,讓我們更敏銳於尋找自己在上帝大敘事中的位置。
重新整合被遺棄的
「重新整合被遺棄的」在現編倫理中是關鍵課題,旨在透過基督教的五幕敘事——創造、以色列、耶穌、教會和終末——重新詮釋現實。其中,教會(第四幕)除了為信徒提供生活指引,更在神學意涵上提供深刻的解讀與反思。對基督徒來說,真正的關鍵在於徹底領悟第三幕中耶穌已完成的救贖工作,並全心期待於第五幕終末中基督必將得勝再臨的盼望,從而活出第四幕教會的生活樣式。
韋爾斯用「建築道路」來生動描述「重新整合」的思維,強調那些在築路過程中被遺留的碎石,同樣是神劇第四幕的一部分。這比喻喚醒教會:真正的救贖與那些常被遺忘的「他者」息息相關。教會應當熟悉那些窮人和邊緣人的面孔,因為他們將在第五幕再次出現。基督教倫理學關注如何整合生活的不同層面,教會則扮演回顧歷史,並挖掘可以再度納入的「遺失」部分的角色。
在參孫的敘事裡,「遺棄」和「失落」的情節頻繁出現:從家族關係、愛情選擇,到他失去的力量、視力,甚至他的生命。然而,這些情節的背後反映:上帝如何巧妙地在裂縫中織入救贖的線索。當參孫於神殿中祈禱時,這不只是力量的回歸,更呈現「失而復得」的神學意涵,將人的軌跡納入上帝的救贖計畫。
結語
在現編倫理的映照下,參孫的負面敘事漸漸澄明出一條回轉與重塑之路,這條路引領我們仰望掌管全局的上帝。儘管參孫死時殺死的非利士人比他生前殺死的還要多,這並不是為他辯解,而是一個深沉的提醒:不論是人的高峰還是低谷,此世的英雄或永世的聖徒,都因這位掌管萬有的上帝,才有積極意義。
藉由即興策略,我們跳脫傳統的倫理框架,投入更為敏銳的「辨識」之旅。這策略體現「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的信仰深義,翻轉我們對上帝、世界和自我的認知。在此過程中,基督徒從信仰中汲取智慧,與世界自由對話。真正的教會倫理不止於恪守教條,而是在聖靈的啟示下,活出基督的愛,與邊緣人同行,深入體會上帝的恩典,並在生活中追尋和辨識神聖的蹤跡。
附註:
1. 考量篇幅限制,本文不詳述士師記的深入背景與文脈,但值得簡述的要點如下:(1) 士師記與摩西五經,尤其和申命記緊密相關,共同豐富了士師敘事的解讀層次;(2) 可將士師記視作上帝與人之間的「神劇」,大致分為序幕、終幕與充滿張力的「循環」部分(三 7~十六 31)。過於單一的解釋可能產生誤導,尤其當這些角色被誤解為基督徒應該仿效的模範,如常被誤解的參孫和基甸。為避免這樣的誤解,我們需在更大的「循環」敘事結構(以色列犯罪、受制於壓迫者、經歷多年壓迫、向耶和華尋求拯救、耶和華派遣拯救者、神的靈賜予拯救者力量,最後壓迫者被擊敗)中,解讀每一位士師的故事;(3) 本文限於篇幅,只能綱領性介紹,而現編倫理各策略皆有其深刻的內涵,期望未來更深入展開,並鼓勵讀者進一步閱讀、思考。
延伸閱讀:
- 韋爾斯(Samuel We l l s)。《現編倫理: 從戲劇角度再思基督教倫理觀》(Improvisation: The Drama of Christian Ethics )。鄧紹光.紀榮智譯。香港:基道出版社,2018。
- 韋爾斯。《上帝的同伴:基督教倫理再想像》(God's Companions: Reimagining Christian Ethics )。陳永財譯。香港:基道出版社,2011。
- Block, D. I. Judges, Ruth . NAC 6.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1999.
- Lawson Younger, K. Jr. Judges, Ruth. Ed. Terry Muck. Revised Edition.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Academic,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