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憲甫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加州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現任職於協和婦女醫院)
長老教會「斷層」與青年人「接棒」的危機,我相信是許多人所關心的。
在我所接觸的長老教會中,常可以見到以下的情景:「牧師以其辛苦準備的講道篇:『為什麼要來做禮拜?』正努力的向會眾闡釋做禮拜的重要性,當他的眼光往台下望去時,只見有蠻大一部分的會眾的頭髮是灰白的,其中還有一部分的人正在『閉目養神』,……似乎偶而還可以聽見禮拜堂外傳來青年人的說話聲與瞥見年輕的媽媽抱著幼兒在走來走去。」有時,你也可以聽見教會的「長輩」發出這樣的聲音:「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就是不喜歡來做禮拜?」「我們該如何『教育』青年人要來做禮拜?團契輔導要在這方面多加強。」「為什麼青年團契不一起加入聖誕晚會的慶祝?他們的聚會大聲小聲的,到底在做什麼呀?」「有些人就是愛批評,不服事,他們為什麼不自己來做看看,就曉得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誰是青年人?
這篇文章所指的青年人約在20到40歲,他們大致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的族群:
一、青年學生族:年齡接近20歲,學業將告一段落,面臨服兵役、就業、出國留學等問題。多半在青年團契聚會或在兒童主日學、少年團契或聖歌隊服事。喜歡創新,但或許是理想性較高,社會經驗不夠,或欠缺組織計畫,一些建議與做法往往造成「教會」的一些聲音。
二、單身貴族:青年人中的這一群,在工作與婚姻的尋覓之中,許多人成了只是來做禮拜的信徒,自青年團契「畢業」後,若教會沒有堅強的社青團契來聯繫,這群人多半會處於一個尷尬、游離的情況。
三、青年家庭族:已經結婚的這一群,面臨家庭的建立與小生命的誕生與教育,往往讓他們沒有辦法花太多的時間參與教會的活動與服事。
青年人的需要
花一些時間來想想這些人是誰與他們的需要是有益處的。我們常聽見有些人以「教會」自居,說:「青年人流失了,無法接棒,他們不知道在想甚麼,信仰都世俗化,一代不如一代……」等等的話,在模糊了青年人的面貌與需求,與在「教會」甚或「上帝」的大帽子下,似乎甚麼批評與感歎的話都變得有道理。但這樣子能解決問題嗎?長老教會的青年人不斷的流失,還留下來的青年人通常只是教會的游離份子,能來做禮拜就要很感謝上帝了;我們除了歸咎於時代環境的影響,留學移民甚至國語教會「來牽羊」等因素之外,我們是否曾虛心反省?教會的目的是甚麼?其中之一豈不是幫助每個份子感受到被接納,而連結成一個愛的團體嗎?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意義是甚麼?其中之一難道不是祂以我們都聽得懂,感受得到的話與行動來滿足我們每一個人的需求,激勵我們來親近祂嗎?
一、認清誰是教會中的青年人:仔細的去找找,到底所在的教會,有哪些青年人?他們都是誰?我發現許多好的理念不能落實的原因,往往都是我們的對象不夠清楚的關係,不清楚您的對象是誰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與錯誤的作法。找出這些人之後,要透過各種方法去瞭解他們的實際情形與需要,並尋找教會可能的資源,儘可能去關心他與幫助他。為了避免淪入將對方當做「工具」的關心方式,我們必須先忘掉這位青年人應在教會有的責任,而努力將焦點擺在他本人身上。
二、維持一定程度的關心:青年時期,歷經畢業、當兵、就業、婚姻、生子等一連串人生重大的課題,加上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與影響,青年人必定是動盪不安的一群,他們或因工作、或因婚姻、或因社會的誘惑,而離開教會,但此時他們必定仍是需要關心的(沒有人是不需要關心的),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聯繫,在禱告中紀念他們,他們在生活的摸索之中必然會感受到教會的一份溫暖。
三、提出挑戰的信念:在教會中較穩定的青年人,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對他們提出信仰的挑戰。我覺得長老教會不若許多國語教會,敢對青年人發出挑戰的信息。其實,只講平安與恩典的信念對青年人太平淡,適度的挑戰反而激發青年人信仰的覺醒與委身。
四、敢於放手、鼓勵參與:可能是受到所處文化的影響,教會的同工往往都習慣單打獨鬥的服事,認為自己做最方便。我們若能時時帶著一、兩位青年人的同工,隨時帶著他們做,隨時讓他們有參與的機會,我相信或許在初期比較累,但青年人在事工上不但得到參與的機會,連帶對教會也會較有認同感。依我的看法,一個健康的教會,應該是:60歲以上的長者要學習交棒,要多在經驗的傳承上教導下一代;30到60歲的中生代要成為教會的中堅,並帶著青年人服事;而20到30歲的年輕人也要開始培養有接棒的準備。
五、注重青年團契、夫婦團契:團契的建立還是解決教會青年人問題的最佳辦法。畢竟青年人現在在教會只是少數,幫助青年人按他們的屬性建立團契或小組,因團契內的同質性較高,他們本身的需求較容易得到滿足。團契的成員(如夫婦團契)也要學習關心下一個年齡層的成員(如社青團契、青年團契),如此較容易形成綿密的關心網。
六、多舉辦中年人與青年人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中,我們要鼓勵青年人多多說出他們的需要,一方面刺激青年人去思考:到底我需要甚麼?教會可以為我做甚麼?我可以為教會做甚麼?一方面也找出中年人與青年人在需求上相同與不同的地方,以求取彼此的瞭解與尊重;同時,教會也可藉這樣的座談會,依大家的需要,設計各種聚會與主日拜的內容。
七、讓長執會中有青年人的聲音:在「高齡化」的長執會中,讓長執聽清楚青年人的聲音是很重要的,如此,教會在推動事工時才不會忽略青年人的存在與需要。如何讓青年人的聲音被長執聽見呢?除了可委派教育牧師、幹事或長執去關心青年人,然後在長執會報告;在長執選舉時,不妨讓青年人所屬的團契能推選他們所喜歡的人來競選長執,甚至將青年團契當成弱勢團體,保障幾個名額讓團契推選的人能夠當選長執。我相信這樣由「下」而「上」推薦長執的作法,除了讓青年人的聲音更被聽見外,也能夠幫助青年人認同教會進而參與教會。
八、重新思考主日崇拜對象的定位:長老教會青年人的流失,除了許多外在的因素,最大的問題在於青年人在長老教會得不到滿足。當然這中間涉及許多的問題,像是受速食、聲光、流行文化的影響,這一代的青年人較習慣於接受能迅速吸收與高感官刺激的訊息,而長老教會的「莊嚴」、「較深奧的神學概念」、「儀式」等,似乎都較不容易打動青年人的心,進而讓他們得到滿足。暫且不論孰是孰非,當最優先關注的焦點是擺在滿足青年人的需求,在不偏離信仰的原則之下,我們是否應重新思考教會的許多聚會,特別是主日崇拜,它們所要呈現的形式與內容?我們是否應以「較活潑」、「互動回應」、「現代詩歌」,甚至「燈光效果」等形態重新設計主日崇拜與聚會的型式?若是情況許可,教會可考慮以「會友區隔」的策略,設計兩場形態不同的禮拜,以滿足不同的對象。
九、信仰的內化與實踐:青年人在長老教會得不到滿足,其實也凸顯了現代台灣長老會信仰本質的問題,老一輩會友因為聚會習慣與生活圈的固定,在出席聚會等表面的層次上,我們較看不出其信仰的問題;而青年人是現實的,當無法體會到信仰與生活的關聯時,有許多人就選擇離開教會。我十分同意葉啟祥老師的觀點,他說:「長老教會信仰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往往將信仰『文字化』,我們以為知道聖經的真理就是擁有了真理,在這樣的情況下,聖經的故事往往就只是故事,它無法活生生的在現實生活中被體驗到,……解決的辦法就是去做出你相信的真理,如此你才會曉得聖經的故事是真實的。」信仰如果是好的,長老教會為何無法留住青年人?長老教會的講道與神學很不錯,但如未經淺顯化與生活化的改寫、信仰真理的實際操練,有多少人能在生活中深切的感受到信仰的可貴與安慰?
結語
長老教會青年人的問題,其實也反應出長老教會沉重傳統包袱的問題,我們有時似乎還在勉懷馬偕博士宣教的光榮歷史或是TKC、TKS聚會人數達百人的盛況;但當你面對台北市的長老教會,並沒有很多設有社會青年團契,或是三十人的社青就可號稱最大之一的團契時,你做何感想?
薛伯讚牧師最近在帶領我所屬教會「奔向標竿」同工讀書會時,曾就「什麼是教會的傳統?」作以下的回答:「其實教會的樣子,根本是無法定義的,真正有好傳統的教會,就是隨著時代,不斷的讓上帝帶著教會往前走。」該是我們面對現實,痛加反省的時候。長老教會既然自稱為改革宗(Reforming)的教會,我們就應繼續不斷的努力反省、調整與改革;教會的同工應坦然面對問題,多與青年人溝通,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如此教會在面臨多變二十一世紀的來臨,方能繼續對這個時代說話。讓我們關注社會的脈動與青年人(其實是每一個人)的需要,讓上帝帶著我們的教會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