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郁屏 (生態關懷者協會)
一個真正的好管家必須有勇氣去維護那些不應該改變的美好,有敏銳的心去照管那些必要的改變,以及足夠的智慧去分辨如何在兩者間選擇。
提到土地、農業與原住民,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也許是貢寮水梯田、東海岸海稻米,或是如同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風中竹林與山地部落。這幾個名詞湊在一起,話題會向哪裡延伸呢?也許是有機農業、里山、環境永續、生態友善耕作、小農市集,或是食安、糧食自給率、農村結構崩解。這些議題確實環環相扣,反映出某些重要的文化價值正快速弱化或消逝,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各類型的食農議題,各種資訊也透過社群網絡而日益蓬勃,然而不同群體之間對於是否純天然有機、是否反對基改作物、是否遵循古法等問題,卻經常各持己見、甚少服眾。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太急於解構土地、農業、原住民等大哉問,太執著於提供解釋與解決之道,反而沒有時間探究每個議題本身的豐富意涵,因此缺乏與多元觀點交流對話的從容自在。在一個高度向城市集中發展的當代社會,事實是多數人的生活已經完全抽離了所謂的土地、農業與原住民,人們群居於水泥叢林的車水馬龍,思緒在填鴨教育、超時工作與社會資源競爭中移轉,即使在所謂的鄉村農家,傳統的生活型態也早已分崩離析。換句話說,在舉起永續大旗試圖喚醒大眾之前,我們必須認識到,問題本身不在於眾人的不瞭解,而是眾人對這些議題的距離感,因此既不在乎也無從關心。
為了把失落的關係串連起來,我們不妨回溯土地、農業、原住民的本質,探討這些議題究竟對個人與整個世界有何意義。
土地
我朋友的同事某天帶著她澳洲長大的八歲兒子來辦公室,小人兒一眼看到牆上的海報,立刻指出那上面的澳洲地圖出了大錯,漏掉了最南端的塔斯馬尼亞島!令我朋友印象最深刻的是,同一張海報旁還有一張台灣地圖,她卻從來沒有想過那上面缺了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朋友的故事讓我想起之前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的「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地圖」,以漫畫諷刺自我中心的美國人把加拿大認為是鳥不生蛋的地方、墨西哥專門外銷幫傭、亞洲人替世界製造生活所需、澳洲都是袋鼠、中東住著邪惡勢力,必須多投點炸彈消滅他們,至於非洲則從地表上消失了!
某種程度而言,正因為整個世界的經濟貿易關係緊密相繫,人們與腳下土地的關係,乃至對其他看不到的人群以及自然萬物的關係,反而弔詭性的出現前所未有的崩解。這是因為我們用科技改變了傳統社會的運作模式:用工業肥料改變土地的產值、用工業飼料與大規模飼養創造無須牧養的畜產奇蹟、用跨國集團資本投資降低地區產業的多元性。世界各國依然互相依存,但是人們的社經生活差異卻持續擴大,生活最優渥的人們不再參與任何形式的土地勞動,卻享受最多自然資源的結晶,生活最貧困的人們則是終身勞苦,仍然難以找到足以立足的土地。
農業
太陽花學運上盛傳一則網路漫畫,內容是「吃米救台灣」,詼諧而不失真誠的點出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台灣的農產與糧食分配確實失衡,然而我們不能只是跟著螢幕握拳喊出多吃一口飯,更需要對農業現況有更全面的認識,才能透消費者選擇達到實質而正向的改變。根據農糧署統計,在當前許多稻田仍處於休耕的情況下,稻米的年產量140萬噸足以提供90%以上的自給,然而在奶蛋肉類的供給上,即使國人選擇在地產品,仍然有九成以上的飼料仰賴國際進口。台灣每年進口1000萬噸以上的黃豆、小麥及玉米,這是遠高於台灣可耕面積的驚人數量,因此,要提高糧食自給率以及糧食安全,除了多吃米,有良知的消費者也必須適度減少奶蛋肉類的食用,而政府則需策略性的提升雜糧種植面積,並鼓勵糧商採用國產稻米。
糧食自給率是個指標性的統計值,同時也是經常被誤用的假議題,並且經常與季節性、在地食材連結在一起。事實上,有機、在地、季節性食品,已經成為友善食材選購指南的「新」黃金三角。人們選擇這樣的產品,不只為了更健康,也是在選擇後面所代表的健康、生態、公平、倫理等價值。然而,這些價值真的如此簡單相連嗎?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這本書中,作者朱立安巴吉尼認為,真相並沒有那麼單純。以在地食材為例,人類自古以來便懂得利用以物易物交換所需,不同地區的人們逐漸發展出專精的技藝,或開發出最適合的產品,而歷史上最高度文明的城市,往往位於貿易交換樞紐。這就是何以我們不會堅持咖啡、茶或香料一定要來自本地,而是提倡公平貿易的理念。再以紐西蘭的奶製品為例,雖然食物里程遙遠,船運卻是相對於飛機或汽車而言碳排量極低的運輸方式,因此地廣人稀又氣候溫和的紐西蘭毫無疑問具有絕佳條件,得以發展品質優良、環境友善的農牧產外銷。台灣在面對開放貿易大國傾銷、農業技術流失等諸多問題之際,應該更專注提升優質產品的競爭力,並開拓多元的國際交換對象,才能持續在國際農產貿易圈中取得一席之地。
原住民
自然史作者查爾斯曼恩在成名作《1491》指出,到今天為止,世人對美洲的史觀與大致五十年前無異,皆認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在距今約一萬三千年前穿越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從此散居美洲大陸,過著小型群居生活,聚落之間互相孤立。他們的生活型態簡單原始,因此千年來幾乎沒有對土地造成改變,使得美洲在哥倫布抵達以前保持著近乎原始的自然景觀。
查爾斯曼恩親身走訪並整理當代史學家與考古學家的研究成果,證實以上觀點全部都是錯的,新的證據顯示:(1)印地安人進入美洲大陸的歷史比想像中更複雜久遠,很可能來自幾個不同期的移民潮;(2)在哥倫布以及歐洲的病菌抵達以前,美洲原住民的數量可能高達數甚至數千萬,他們的文明發展與聚落關係也比原本想像的更精彩深刻,這代表1491年以前的美洲很可能是全地球上人口最興盛、文化程度最高的大陸;(3)遍布美洲各地的印地安人早已充分適應自然環境,並且大幅改造地景成為更適合的居所。
從各種角度而言,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一點也不原始,反而遍布著人類的手痕。諸如北美原住民以火燒墾植,在大森林中創造空地使植物得以更新,他們的狩獵也參與大草原上生物之間的平衡,亞馬遜叢林的原住民則懂得培養適合耕作的土壤,並沿著溪畔挑選栽種多層次的果實樹木,因此今天看似最原始的雨林,事實上可以理解為上古代代相傳的人類花園。
結論:作大地的看顧者
卸下「土地、農業、原住民」的道德重擔,朱立安巴吉尼建議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更加整全的價值觀:託管(Stewardship)。託管一詞在西方的生態倫理學中具有源自基督教文化的特殊意義,象徵著人的天職是上帝的管家,受託看顧世上萬物,因此本質上具有神聖的交付與代理責任。在託管的概念下,土地不是我們可以任意揮霍使用的財產,而是傳承自祖先之手,交由我們妥善經營管理與保護,讓土地得以生生不息、甚至更為豐厚的傳到後代。從看顧者的身分思考,我們既無需盲目追求有機,也不會一昧追求農業科技擴大產量,更不會死守傳統農法。
託管不只守護農業的永續,更是對整個土地與環境善盡保護之責。如果只在乎農業永續,那麼我們或許就不該反對大規模、工業式、毫無品味的有機農法,然而作為大地管家,我們還需要在保存自然之美與滿足發展需求之間作取捨。託管的意涵超越了對有機的價值認同,一個真正的好管家必須有勇氣去維護那些不應該改變的美好,有敏銳的心去照管那些必要的改變,以及足夠的智慧去分辨如何在兩者間選擇。
託管也在守護餐桌上傳承的豐盛文化,守護土地、食物與文化的依存關係,既不需要揚棄過去,也不需要固守傳統。這表示我們享受日用的飲食,並不只求溫飽,也珍視食物的品質與風味。這表示我們必須真正思考該怎麼看待與選購食物,而不是該選擇哪一個比較可靠的有機、無毒、在地、古法等認證標籤。
託管不只把我們與後代的命運相繫,也與過往的人類心靈相連。探究古老歷史的過程,往往也是人類通往心靈更深處的重要途徑,那些逝去的先祖曾經仰賴同一個大地的滋養,他們與土地互動,至今仍遙遙牽連著我們的命運。身為大地的看顧者,我們最重要的使命,不是重新打造或維持某種昔日美好,而是努力建構出一個值得交付給後代的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