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余恩慧(Ibu Ispalakan)/武陵長老教會青年,屏科大應外系碩二生
我很感動營隊同工之間,彼此幫補的溝通與默契。
前言
「當你分享上帝給的恩典,祂會加倍地祝福於你。」這是我做牧者的父母常常告訴我的一句話。我在大學時期的社團中,曾參加過很多帶小學生的活動,訓練出寫計畫書跟想活動的能力。但是那時的自己血氣方剛,看到缺點就是不客氣的檢討他人,過於抬高自己的眼光,不知道自己其實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大學畢業後至今,我的個性在社會上被磨得圓滑許多,在工作跟碩士求學階段都有很多成長。
小PK營
過去我從朋友口中聽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傳年會的「小PK營」在招募同工,但我卻拒絕朋友好幾次的邀約,理由是:「我會怕融入不了他們固定的同工群。」但是朋友問我一句話:「這個營會妳是看重上帝?還是看重人?」好吧!我承認當時的軟弱,確實是看重人過於上帝。經過不斷地自我檢視和禱告後,我在去年決定加入小PK營,擔任營會的同工。擁有豐富服事經驗的同工們熱情地歡迎我,詢問我的特長,也安排我在適當的職位和大家一起服事。
牧家子女(Pastor’s Kids, 以下簡稱PK)在成長過程中,常被要求成為同儕楷模,卻往往為PK的成長過程,帶來超齡的壓力。 PK多在「高道德要求」與「低經濟自主」的雙重壓力下成長,PK成長過程常經歷內在創傷、難以自我肯定,導致自我管理能力低落的反抗心態案例,所在多有。但同一過程亦塑造出PK對困難環境的高耐受力、創意、隨機應變與多元才藝等特質。不難發現,多數牧家子女在教會這個微社會群體中,扮演著領袖的角色,但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難以融入者也比比皆是。其主因在於「低自我肯定」甚至「低自我管理」的現實,容易在融入群體、與人合作上,產生瓶頸,而其「高才藝」與「隨機應變」的特質,又使其容易在團隊中,予人孤傲的錯誤印象(資料來源:http://www.ccea.org.tw/Content/Page.aspx?t=1&u=53)。
過去在接每一個活動以前,我都會問這個活動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要選擇這裡?我要從這次活動得到什麼能力?當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上述關於PK的解釋時,非常能感同身受,因為自己是PK,在成長的過程中,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倘若在小的時候,我能找到跟自己有相同背景、經驗的PK朋友一同成長、分享,也許我就能更早活出健康、平衡的樣式。基於這點,在給幼兒園至國三階段的小PK營中,我帶著一顆陪伴與想認識他們的心,擔任團隊中的小隊輔,要帶領我的小隊員一起想隊名、隊呼和玩闖關活動。
Special小隊
我真心喜歡我的「Special小隊」。他們非常有活力、瘋狂和積極。營隊一開始時,大家還挺害羞的,在我對他們耍嘴皮子後,小隊就開始High起來!在High過頭時,我又有技巧的把主權拿回來。在這一來一往的互動中,我就像是收服神奇寶貝般的收服小隊員的心,而他們也進到我的生命收服我的心。
我們的隊名(Special小隊)跟隊呼其實都是小隊員想的,我只有統整與做最終的決定。我提供的建議很爛,所以他們都不採納,最後我就依照他們感到最自在的表達方式,來呈現我們這組的特色。闖關遊戲時,小隊員都非常的賣力,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隊員會抱怨、想放棄,但是又因為其他的隊友的努力,他又只好繼續努力下去。這樣的氣氛與團隊感染力十足!
頒獎時,我不在意我們這隊是否是第一名,但是我很認真地跟小隊員說:「我們這隊真的很厲害!」他們很懷疑,因為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這隊有贏有輸,但我就是知道我們是最棒的!在整天的活動結束後,牧者們還在開會,很多小PK還在營會現場等待身為牧者的父母來接。營會場內播放著詩歌,有的同工坐在小PK身邊陪伴他們,有的同工開始帶小PK玩遊戲。我本來已經在休息,但看到同工們還是那麼努力的陪伴小PK,我就接下麥克風,開始帶小PK玩不在行程表內的小活動。我很喜歡站在台上的感覺,喜歡看著孩子們直挺挺的看著我,等待我的下一句發落。帶活動的當下,我會很興奮,飛快的在腦中想點子、問題或遊戲,直到平安地將小孩交到他們家長手中。
分享得到更多
有位同工問我帶小PK營的感想是什麼?我的回答:「我很感動營隊同工之間,彼此幫補的溝通與默契。」我想到一開始遲遲不肯加入小PK營的原因,就是怕自己無法融入同工團隊,但是在營會後得出這樣的感想,也令我大感意外!
我很幸運,可以在基督徒的家庭中成長,在家人支持與代禱下,能找到自己的專業與能力,但這些卻不會讓我感到滿足與快樂!真正讓我覺得快樂的,是當把我自己的能力與團契連結,服事身邊有需要的人,在那當下,不只是快樂,也再一次被提醒: 「當你分享上帝給的恩典,祂會加倍地祝福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