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廖本恩/國際日語教會青年,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義務研究員
無教會是處境化的思想,這也意味著無教會思想並非固定、僵化,而是會隨著無教會者的處境與實踐不停演變。
近年台、港基督教會界出現許多「離堂者」;他們離開堂會,用其他方式敬拜主。這群人很難定義,因離堂的原因各式各樣,且目標亦不盡相同。其實不單是現在,20 世紀的日本基督教也曾有大量離堂者,他們是「無教會主義」(下稱無教會)者。和離堂者不同,無教會有明確定義和特徵,且對台、日、韓基督教皆有影響力。究竟無教會是如何誕生?有何特色?對台灣基督教有何影響?且又有什麼是當今信徒可借鏡的?讓我們一同探索。
無教會的雛形
無教會是內村鑑三於 1900 年提倡的基督教處境化思想,無教會的雛型可追溯至其求學時期。內村 1861 年出生於江戶,父親為沒落武士,年少時於今群馬縣高崎成長,1877 年成為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前身)第二期學生。該校首任教頭(校長)克拉克(W. S. Clark)是虔誠的基督徒,受他影響,第一期十六位學生皆成為基督徒。
在此氛圍下, 內村入校不久就信主,並於隔年受洗。後來,他與同學對西方宣教士(下稱西教士)相互競爭的現象,感到不解與困惑,於是內村等八名學生,決定成立無宗派、形式簡單的實驗型教會;八名學生互為平等、沒有階級與權威,人人都參與事奉,包含講道。如此聚會型態,可說是無教會的雛形。
無教會的出現與演變
無教會思想的出現,要等到 1893 年,內村在首本著作《基督徒的安慰》首次提及「無教會」一詞。他提及自己在「一高不敬事件」(註 1)後被教會逐出,成為「無教會者」,此時期的「無教會」僅有字面的含義。之後,經數年的沈澱與文字工作歷練,他於 1900 年 9 月開辦《聖經之研究》雜誌,正式提倡無教會主義。
藉由每月發行雜誌,內村逐步建構自己對無教會的想法,並於 1903 年提出新定義:「無教會是沒有教堂者的教會,是無家者共同住宿的場所。」此新定義意味著內村認為「無教會」已不再是消極形容被教會驅逐的狀態,而是積極闡述無教會者形成的共同體。
為何內村有如此轉變?這和西教士有緊密關聯。內村發現:因著西教士的帶領與教導,日本教會充斥許多與真理無關的規則與儀文,日漸僵化、逐漸遠離上帝建立教會的原意。對此,他開始呼籲信徒,不要再一味地聽從西教士教導,要從僵化的教堂獨立,成為獨立思考的信徒,即無教會者。
無教會的特色
如前文所述,無教會是處境化的思想,這也意味著無教會思想並非固定、僵化,而是會隨著無教會者的處境與實踐不停演變。經一段時日,無教會逐漸出現五個特徵:
1. 知識分子領導的運動:雖有教育程度不高者參加,但集會領袖與核心成員多為知識分子,並具有領袖魅力。
2. 無階級的教會觀:教會不該是僵化的組織,而是藉聖靈重生者建造的共同體。具體來說,教會不需有牧師、監督等職分,亦不需洗禮和聖餐等儀式。因基督就是監督,信徒就是傳道者,且透過每日的勞動敬拜主。
3. 三項常見活動「集會、雜誌、演講」:無教會的聚會形式簡單,且強調每個人都要分享;至於雜誌和演講,則展現知識分子的特性,藉文字和演說構築無教會的思想。
4. 兩方面的獨立:一為個人面,即信徒要獨立思考;另一為集會面,內村反對政治性的組織,因而不設立後繼者。他去世後,弟子各自成立集會、獨立運作,但集會群的關係仍然緊密。
5. 強烈的國族情感:身為武士後代的內村深愛日本,他既想建立日本的基督教,亦經常撰文探討時事;因他認為信徒有先知的角色,應關心社會,並指出問題。
以上五點特徵,著實吸引了 20 世紀初的日本知識青年,並隨著移民的步伐和雜誌的傳遞,無教會者也逐漸出現於美國、墨西哥、巴西、韓國、台灣等地。
無教會對台灣的影響
相對於日、韓,台灣無教會的規模並不大,只有台北(北投)和台南兩地的集會,且人數最多時也僅有 50 人。但台灣的無教會有一特點,即與長老教會十分友好。以下藉四點來說明:
1. 對教會沒有仇恨的經驗:台灣的無教會集會在 1930 年代開展,成員大多有教會經驗;不像內村對外國人有負面感受,台灣的無教會者和教會內的信徒則有良好的關係。
2. 兩邊信徒會互相交流:以長老教會牧師許鴻謨為例,他旅日時接觸無教會思想,並在 1950 年代離開長老教會,參加前東京大學校長矢內原忠雄首位弟子、台大法學教授陳茂源在北投的集會。許氏曾和北投集會成員一起經營博愛醫院,進行醫療傳道。當博愛醫院結束後,他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邀請,回復長老教會會籍,並就任該會第七任牧師。因著許氏,濟南教會也成為無教會者和教會信徒互動的重要場所,如無教會者鄭廷憲會和妻子去濟南教會聚會,而該教會的長老李柱與許石枝等人,亦會參加鄭氏的查經聚會。
3. 長老教會信徒受無教會思想影響:早在 1930 年代,就有不少長老教會信徒會閱讀無教會的雜誌。像台南無教會者林添水,就是因向長老教會牧師侯連湖的弟弟借閱書籍,才得以接觸無教會傳道者政池仁的《聖書的農村》。再者,林氏於戰後曾在長榮中學任教,並住在台南神學院附近,和不少長老教會牧者成為朋友,經常一起討論信仰,其中包含鄭兒玉牧師與高俊明牧師。此外,戰後的台南神學院因陳明清長老、舊約教授陳金然,以及教授英文的王英忠(林氏的侄子),讓該校圖書館擁有許多無教會的日文藏書,並影響該校學生對於無教會思想的看法。
4. 兩邊常有合作:以無教會傳道者高橋三郎為例,1966 年首次來台傳道時,幾乎都在長老教會的神學院和教會分享。該次行程雖是由林添水等人策劃,但是台灣神學院等團體亦曾針對講題提出想法,可謂是雙方的共同合作。這也意味著當時的長老教會接納無教會,願意甚至期待聆聽無教會者的教導。此外,1975 年的「國際聖經研習會」、1989 年的「台日韓無〔宗派〕教會國際懇談會」,也都能看見雙方合作的互動。
上述四點介紹,正是台灣無教會和長老教會互動並友好的證明。因篇幅關係,本文僅點到為止,但其實還有更多堂會(如國際日語教會)也和無教會有互動。
無教會對當今教會的啓示
筆者撰寫此文,並非要強調無教會的好,要讀者效法他們的行動,而這也不會是內村的期望——信徒應獨立思考,不一味地效法他人。不論待在堂會內或外,期待我們都能學習無教會者的精神:認真追求真道、察覺堂會的問題,並基於自身的特質與處境,和眾信徒一同構築當今敬拜上主的方式。
附註:
1. 1891 年 1 月,在第一高等中學校的開學禮上,全校師生被規定要向天皇賜下的教育敕語(關於教育方面的詔令)行最高級的 45 度鞠躬,但身為該校新老師且是唯一出席的基督徒內村,因思考時間短促及信仰上的考量,未向教育敕語行「最敬禮」,而是僅有 15 度的輕微鞠躬。此舉被視為是基督徒不愛國的舉動,引發校內外、社會評論家與基督教界廣泛討論與批判。最終內村被迫離開學校,並被教會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