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nang mihumisang taisan. Inak ngan hai tu paun tu Umav.”(弟兄姐妹平安!我的名字叫作Umav)這是我的母語,我是一個布農族人(Bunun);Bunun這個發音除了代表「布農族」,也可以是「布農語」和「人」的意思。在台灣這座擁有多元文化的島嶼上,有分別使用數十種不同語言、不同社群特色的原住民族群,很奇怪的是,雖然在這座島嶼上生活最悠久,社會大眾卻總是對原住民族群的文化一知半解,甚至充滿誤解與偏見,而原住民族群社會內部的文化傳承也出現很大的斷層。雖然知道這是因為台灣歷史與政策長期不當對待、壓迫原住民族群的結果,但另一方面,身為原住民,我也曾經徬徨,因為長時間在都市生活、求學,雖然身分證上註記著原住民,卻對布農族的文化和社群、族語感到陌生。然而我也發現,身邊不少同儕,都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類似的掙扎。
隨著對原住民身分的關心,我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反省之下,我體認到「找回自己的母語」是一個最基本、也很需要重視的文化復振課題。2016年,我開設了Facebook粉絲專頁「每天來點布農語啊!Mapasnava Bunun Saikin」,起先是用插畫介紹布農族語單字,2017年我開始創作和販售可從手機通訊軟體下載的「Line貼圖」,推出「山羌先生交朋友」等系列貼圖,逐漸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也受到新聞採訪,被視為原住民青年以現代媒體推廣族群文化的示範。及至2018年初,我受到原住民電視台邀約專訪,透過電視曝光,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緣起和成長經驗。
在族語貼圖中,我設計了形象可愛的山羌先生、山豬等卡通人物,以實用的會話單字,附上中文語境。不少朋友跟我說,沒想到學族語其實可以這麼生活化。因為很多年輕人其實沒有使用族語的環境,要嘛就是為了「族語認證考試」硬背單字,考完卻根本沒有在用,於是很快就忘光了;而且上課、翻課本的氛圍,容易讓人卻步。但是以插圖搭配族語單字「山羌先生」貼圖,可以在手機通訊軟體上隨意使用,打破一般人「學族語」的門檻,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貼圖上的拼音學一些族語單字,甚至可以組成生活對話。手機通訊軟體、社群網路對成長於網路世代的青年來說,算是最方便和直接的媒體,而我只盼望自己的這些小小創作,能鼓勵一些的原住民青年,或跟我一樣在努力學習族語的人,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的方式來分享和學習。
經營網路平台分享文化
其實我的粉絲專頁沒有千百「網軍」,也沒有設置廣告盈利,每篇貼文的「讚」數好像也沒有多到可以被視為「網紅」。但是開設粉絲專頁、以插畫和Line貼圖製造分享布農族文化,其實是我自己收穫良多。我的粉專上其實有不少關心原住民族群的平地朋友,因為社群網路「連來連去」的特色,有時也會看到我的文章被其他關心台灣多元族群、母語、社會議題的平台「轉貼」。台灣各地很多關新文化復振議題的青年,都會利用網路彼此串聯,推廣各地的資訊與活動,從中彼此學習和交流。
在粉絲專頁上,除了貼圖,我也會另外創作漫畫,來和「臉友」們談一些有趣的話題或我正在關注的事情,常常會談到自己真實生活中的經驗,以及對原住民議題的反思。看見我的漫畫,有些臉友會以他自己的親身經驗回應,或是分享他所屬的族群特色,讓我們彼此都能「長知識」。例如當我以漫畫向大家介紹「布農族的射日傳說(pali manah vali tu habasan)」,就有達悟族的臉友分享到,他們的神話中倒有關於「詛咒太陽」的故事。還有一次,我的粉專上的漫畫,裡頭對話是,「你們原住民都很可愛!我好想當原住民」,族人則回答:「那你有看見過嗎?不可愛的部分」,畫面上背著一層又層標籤與重擔。前陣子,有原住民籍的立委因為倡議以羅馬拼音正名族語姓名,而遭到輿論的攻擊時,我以「你的名字不是你的名字,是戰場」為題畫了一篇漫畫,這也引起一些臉友們的感嘆和評論。在台灣,很多人對於原住民族群所遭遇到的文化、土地、歷史等不正義的情況,還是不太理解,加上政策、教育長期的邊緣化與影視媒體誤導之下,社會上仍存在不少刻板印象。所以我也一直很希望,除了族人內部努力傳承和復振文化之外,整個台灣社會也能夠用更尊重和理解的眼光來認識原住民族群。
創作緣起是自我反省
2016年,我因為記者的職務而前往英國劍橋,拜訪了曾在台灣服事數十年的宣教前輩懷約翰(John Whitehorn)牧師。懷約翰在台灣最特別的貢獻就是翻譯排灣族語聖經。而他最讓我敬佩的是,他是在1950年代那政治動盪、不比今日方便和開明的環境下,坐船來到台灣,深入交通與教育資源都尚貧乏的原住民部落學習族語,並且用盡各種方式翻譯族語,創造注音符號的變體字以註記族語,以對抗禁止方言和羅馬拼音的「國語政策」。翻譯聖經需要高度專業與繁複工作,懷約翰為此在台灣付出所有的青春歲月,因為他相信,透過母語,原住民族人將真正認識和看見耶穌基督。當我和一群排灣族牧師們在劍橋見到高齡91歲的懷約翰,他們喚他為「Vuvu」(祖輩稱呼),而他不僅立即以流利的族語和大夥聊天,手上還拿著他至今依然每日閱讀的「Kai nua Cemas」(排灣族語聖經)。看到這畫面的我,感到非常感動和慚愧,也提醒著我,如今我們所擁有的許多資源、教材、學習母語的環境,是因為很多前輩努力的結果。
當年這趟英國之旅深深刺激我思考「那我自己又可以做些什麼?」因此啟發我從「母語」開始的反省。我反省的方式並不崇高遠大,而是以一種「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好」的精神。我知道自己的族語程度很弱,所以我向自己的家人、長輩慢慢學習,從單字、會話練習。而插畫可以抒發心情或幫助記憶,也能得到朋友們的會心一笑,所以才將兩者結合起來,不僅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也得以從中向更多人推廣族語、分享文化,這是我開設粉專的緣起。
尋找回家的路
我透過插畫來分享文化和生活經驗,其實也是希望大家對「原住民」的瞭解不再扁平,因為有些人從小住在都市,有些人生長於原鄉,面對不同環境和脈絡,會遇到很多不同的狀況。有人會以為原住民就是原住民,哪有什麼認同問題,但其實許多原住民青年從小接受的是主流教育體制的薰陶,不太會說族語,甚至沒有多少部落經驗,甚至如今還有人會因為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而遭人歧視或質疑。很多人會形容這種還在探詢身分認同、彷彿流離失所的心靈狀態,就像在找「回家的路」。這是我自己的切身體認。我僅僅期望,透過自己在做的一點小小事情,能鼓勵到原住民的弟弟妹妹,無論我們進行到哪裡,要思考和行動,不要停止找回家的路。
前陣子我前往台東某個由在地青年組成的文化復振協會,與一群熱心推廣傳統文化的布農青年們聊天,談到大家對「教會」的看法,意外得到很豐富的回答。有些人眼中的教會,是汙衊原住民文化的外來霸權,有些人所認識的教會,卻是協助大家保存族語、提倡族群意識的地方。當中有位青年告訴我,他曾經對教會懷有敵意,但他近年開始意識到,教會過去縱使有錯誤的觀念,卻開始有一些與時並進的反省,「所以我也已經慢慢的與上帝和解了。」他笑著跟我說,卻讓我反思良多。縱使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原住民牧師,不吝分享自己對抗歧視、守護文化和找回自我認同的故事,深深鼓勵著我。但既然基督信仰在當前的原住民社群中仍然是個極具分量和影響力的存在,如何找到族人彼此和解、文化共榮的空間,我認為是原住民教會必須繼續耕耘、眾教會應當一同關切的議題。
結語
我想,插圖和漫畫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很容易接受的媒介,而且圖畫不僅可以娛樂大眾,也能發展很大的自行解讀的空間。所以我常常覺得,經營粉絲專頁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即時看到受眾的反應和討論。不管是不同族群的人留言分享他們的看法,或是以自身經驗留言共鳴,甚至是不同立場的人在留言串吵架,我都覺得很值得觀察和反思。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幾乎無法充分認識到原住民族群的名字、語言和社群,甚至連原住民的年輕人也不是很熟悉自己。唯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排除偏見和刻板印象。我也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創作,讓多一點人願意認識布農族、認識台灣原住民。
當今許多人已經脫離不了的使用社群網路的生活,但它畢竟是一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存在,今天在網路上大受歡迎,明天或許一句失言被攻擊,都是網路常見的生態。而我常常提醒自己別想太多,開設粉絲專頁、創作貼圖的初衷,就是鼓勵自己學好族語,並從生活中反思。「保持反省」是我對自己的重要提醒,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非常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認識「我是誰」的路也還很長。這款「山羌先生」能夠陪著我、陪著大家走多久,我也無法下定論,但我樂見網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能繼續透過網路產生好的交流,讓值得關注的議題發酵。我也看見許多原住民年輕人,正力挽狂瀾,一邊學習現代知識,一邊也在努力的學族語、認識部落、傳統技藝。祈願台灣社會能更加尊重不同族群,透過彼此理解來創造對話和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