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育胤 (梅竹長青畢契)
十字架山所形成的神聖空間,亂無章法,呈現出一種樸實無華的,尋常百姓的日常氛圍。
豔陽下步行默想
2015年7月,我前往波羅的海三小國旅行,立陶宛境內的「十字架山」
(Kryžiųkalnas),是一處讓我印象深刻的「觀光景點」。
當天早上,我們拖著行李,從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搭上巴士,穿越國界,來到立陶宛北部城鎮修雷(Šiauliai),修雷公車站的售票口,即便無法完全使用英文溝通,但是已經準備了對策,觀光客說了「十字架山」關鍵字,售票窗口即遞上一張往十字架山的地方公車時刻表及月台,買妥車票就可以自行前往。
老舊的地方公車準時發車,往鄉村駛去,道路兩旁是綿延的田野,公車在路旁某處停下,司機先生示意我們外國遊客該下車了,指指路邊的告示牌要我們依循路標便可到達目的。此時日正當中,我們得頂著豔陽走上兩公里,才能到達十字架山,在參觀十字架山之前,先走上這麼酷熱的一段路,剛好也可以默想十字架的意義。
敬虔的人們和華人遊客
走過罕有人煙的道路,十字架山映入眼簾,既然是觀光景點,遊客自然也不少,有旅行團搭遊覽車來參觀的,也有騎重機來訪的車隊,不少遊客走上十字架山,默默地對著十字架祈禱。我看見兩位中年男子,走到階梯最頂端,在一個大十字架的下方,拿出念珠,低著頭在十字架下方喃喃,過了好一陣子,才把念珠掛在附近的小十字架上,慎重其事,虔心十足。另有一參觀團體泰半都是老人家,互相攙扶著,往十字架山的階梯走去,年邁的步伐蹣跚,卻有一種無論如何也要走上這十字架山的堅定信念,頗有朝聖的意味。
我信步走訪十字架山,又到後方的方濟各會修道院的教堂內部繞了一下,再踅回十字架山的入口,見到一名年輕的女子,還未走上十字架山的階梯,就拿著一支十字架,長跪在地上低頭祈禱,她在炎炎日頭下,跪在佈滿砂礫的土地上,完全不受一旁熙熙攘攘人群的干擾,彷若時間靜止,此時此刻,是只有她和上帝的神聖空間。另外,不同於台灣的民間宗教禁忌,也有新人在此拍婚紗,煞是可愛。也遇到一大群講華語的東方遊客,高聲討論著是否該入境隨俗,買一個十字架來此祈福,此舉體現了華人民間宗教遇廟就拜的習慣。在十字架山觀察旅客百態,著實有趣。
十字架山的由來
據聞,十字架山的由來,源於1831年立陶宛人反俄起義受到震壓,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家屬們,便在曾是軍事基地的小丘上,放置十字架紀念他們。一戰結束後,立陶宛再次宣布獨立,十字架山也成為立陶宛人為獨立戰爭期間失去的親人們祈禱的地方。1944年,立陶宛被蘇聯占領,立陶宛人仍持續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一支支的十字架,以表明他們身為立陶宛人的身份,並表示不願因政權替換而違背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傳統,立陶宛人以這種和平抵抗的方式,默默對抗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權曾多次嘗試清除這座十字架山,甚至圍起封鎖線禁止人民進入,但每次剷除十字架山後沒多久,十字架又一支支被悄悄地立起來,前仆後繼者眾,故十字架山仍頑強地矗立著,直至立陶宛再度獨立。百多年來,前來此處的人們,在這裡放了許多十字架,還有苦像、雕塑、聖母雕像、念珠串……等,十字架的數量據估計超過五萬個。
山丘上佈滿十字架的壯觀,筆墨難以形容,山丘上搭建了階梯,可以沿著階梯走上一圈,階梯兩旁插滿了密密麻麻的十字架,大小不一,大的十字架之上還會被掛上小的十字架,十字架有各式造型,有的十字架上還寫滿了祈禱,這樣的一個十字架山,位在如此廣大的田野之中,其實佔地並不廣,雖謂之「山」,但是實際上也不高,頂多是個矮小的丘陵而已,但是十字架的密集程度,仍讓觀者感到震撼。
愛與苦難的見證
可貴的是,這樣一座十字架山,是由許多不知名的平民百姓一點一滴地匯聚而成的,這些無名人士,以象徵基督的愛與苦難的十字架,凝聚成了十字架山,在一支支十字架實體的背後,蘊藏了一股看不見的力量,這力量,不是高舉一人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屬於無名群眾的,是在困苦中,因為愛與希望而更顯剛強的。在土地上立上一個個十字架,是無需言語的,卻是身體力行的,這樣的行動,見證了立陶宛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見證了這個國家的坎坷歷史,也見證了立陶宛人的堅毅及團結。
在今日,不只是立陶宛人,還有來自各國的遊客也前來此放置十字架,每個人來此,有不同的原因:觀光、祈禱、朝聖、緬懷故人……,但即便人來人往,無論嬉鬧或者沉靜,十字架堆成了一座山,默默地矗立,一支支的十字架,好像乘載著人們的喃喃禱文,也提醒眾人,耶穌基督為了每個人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苦痛與犧牲。十字架山,安然地存在這片遺世而獨立的田野之中,散發出一種安詳而寂靜的氛圍,十字架山所形成的神聖空間,雖然亂無章法,不同於一般宗教殿堂高高在上的莊嚴肅穆,但卻呈現出一種樸實無華的,尋常百姓的日常氛圍,充滿了真實感的宗教氣息。
關於十字架山的介紹,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kryziukalnas.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