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Co/高餐長青團契,二林基督長老教會青年
這些出自於聖經裡的話,成了我求學時期,面對人際關係的堅強後盾。
原生家庭
我是一位基督徒,但我沒有洗禮;不,更準確地來說,是「我還不能洗禮」。
我出生在不是很富裕的鄉村家庭,父母一直都相當努力賺錢,很辛苦,但家中經濟始終沒有好的起色。我們家信奉道教,小時候阿嬤常帶我去廟裡拜拜,祈求家裡「賺大錢」;但「拜拜」之於我,僅限於「動作」,我並不曾特別感受到什麼。
接觸教會的課後照顧班
直至小學一年級,某次因緣際會參加開設在教會裡的「課後照顧班」,小小生命便開始產生不一樣的變化。尤其有了「品格故事時間」之後,「要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祝福討厭你的人並為他禱告」,許多的「金句」開始充滿在我的腦海。那是非常注重同儕關係的年紀,和女生朋友處不來時,我只能不斷告訴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賜要煉我愈精的;不要害怕,要愛他們。」
恐懼不安的心靈、實踐的掙扎,卻因著這些話語,原本很怕被朋友討厭、會想盡辦法討好他人的我,不再為討好他人而行動;也不再因怕被人排擠,而參與議論他人的對話。我開始學習不追求被人喜歡,也慢慢建立自信心與安全感。這些出自於聖經裡的話,成了我求學時期,面對人際關係的堅強後盾。
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我對於上帝、聖經,總是視為生活裡的準則。老師對我們說:「那未曾看見就信了的人,是最有福的。」而我想要當那最有福氣的人,單純且深信不疑。
13歲,想要洗禮
為什麼我還不能洗禮呢?因為我的家人不同意。那我都不會想要洗禮嗎?當然會想。
大概在2015年,我曾向家人說過我想洗禮這件事,但我的父母不同意。他們覺得我還太小,還不能分辨這個宗教到底對我是不是好的;他們甚至覺得我被「洗腦了」!況且洗禮之後,怎麼拜祖先?父母說:「等妳長大一點,再來判斷。」聽到的當下,我真的又氣又難過,但當時的我還年少,沒有溝通的智慧,只能大哭地向父母說:「等我18歲,我就不會再受到監護人的控制,我就可以自己決定了!」然後「碰」一聲,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啜泣。
為了使心情平復,我開始看一些文章,而上帝讓我看到一句話:「上主要在你前面親自帶領你,與你同在。他不會忘記你,也不會丟棄你。所以,你不要喪膽,也不要驚惶。」(申命記31:8)眼淚雖緩緩地流,卻更深感受到上帝用祂溫暖慈愛的手,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安撫著我。
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上帝「有形的存在」,出現在第一次因為信仰和家人大吵一架的時候。
18歲,再次被拒絕
五年後(2020年),我18歲了。我在教會週報上看到洗禮報名資訊,心裡很猶豫,因為不知道過了五年後,我的父母會不會認同我洗禮?畢竟五年前那次爭吵後,我就沒怎麼再提起洗禮這件事。儘管知道結果,但我仍抱持忐忑不安的心,一次次情境模擬與心理建設後,再次問起:「爸、媽,我想洗禮,可以嗎?」「不行。」「為什麼?」我用顫抖的聲音說著,眼淚忍不住滑落下來。他們覺得我還不夠成熟,等我出社會、有了些歷練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等到那時候再說。
二十五歲?三十歲?還是更久之後?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洗禮?時隔五年,眼淚又再一次潰堤。但這次不一樣的是,我沒有再說氣話,只是默默地接受結局,收拾好心情。因為我知道,就算我還沒有洗禮,上帝依然是很愛我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不論多久,我都要心存盼望,耐心等候日子到來,並持續地為這件事禱告,也為家人們禱告。
結語
現在,我仍舊安靜等待那一天到來。其實我很感謝上帝讓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正因經濟狀況不是那麼地好,我才有機會去教會的課照班,才有機會認識上帝。感謝主讓我好好地成長到現在,雖然信仰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但這不正是耶穌當初為了我們所走的道路嗎?我們若願意背起十字架,耶穌就背負著我們。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說:「為了基督的緣故,我樂意忍受軟弱、侮慢、困苦、艱難,和迫害;因為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而我走過最幸福的路,就是這條跟隨耶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