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佳音 (國家音樂廳企劃行銷部)
駱維道堅持追尋「黃人靈歌」的初衷,持續創作回應在地社群經驗的聖詩作品。
邁入第三屆的【我是這樣看世界】講座音樂會,今年以「落樂生歌」為主題,邀請美國、日本、台灣音樂家,9月21日~11月16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以三場各具風情結合故事、經驗分享與Live演出的音樂會,近距離帶領觀眾探索音樂的種子在世界版圖跨域流動,在不同的土地與時空背景裡播種生根的軌跡。11月16日特別邀請深耕臺灣聖詩創作逾50年的駱維道教授與音樂家們一同述說追尋「黃人靈歌」的故事。
黑人靈歌的起源
「靈歌」(spirituals)做為音樂類型,在今日已廣泛地被視為一種展現美國黑人基督教信仰的藝術表達形式。儘管原本在教會的語境當中,spirituals並不專指音樂,也非專屬非美社群,但隨著19世紀中「黑人靈歌」曲目的採集、發行與流傳,「靈歌」一詞逐漸成為美國黑人基督教音樂的代名詞。當「靈歌」隨著非美社群的創作與演出成為舉世聞名的宗教音樂形式,許多其他地方的宗教音樂工作者,也希望能夠找到類似「黑人靈歌」的在地表達類型,創作出反映在地民眾精神與世俗生活特色、能夠引起迴響與共鳴的作品。在臺灣,儘管早自荷西時期,便有外國傳教士學習原住民語言以利其宣教工作,但是以原住民或臺灣其他族群的傳統音樂或表達形式做為創作元素的教會音樂作品,卻直到晚近半世紀才出現。
半世紀的堅持 從黑人到黃人靈歌
1960年代,尚在就讀神學院的的駱維道教授,在德明利姑娘的指導下開始試寫聖詩,並發現以小調處理和聲變化似乎可找到東方的元素,無意間走上了聖詩創作這條路。學生時代的駱維道教授非常喜愛黑人靈歌,1961年受德明利姑娘囑託翻譯紐約哈林區黑人演唱的「耶穌受難劇」,腦海出現極大疑問:「美國黑人所寫的耶穌受難劇以黑人靈歌譜寫是理所當然的,那麼黃種人呢?」他左思右想有天突然想到台灣的「哭調仔」,那是封建時代許多小媳婦被「苦毒」唱出的悲歌。
駱維道教授認為「哭調仔」的精神不畏艱苦、寧願犧牲奉獻與耶穌來世擔世人的罪的精神吻合,於是開始嘗試以「哭調仔」創作聖詩音樂,當時這樣的作品受到相當大的質疑甚至訕笑,此次經驗卻反而激勵他繼續思索,該如何創作出富含地方音樂與言語風格,又能有效將信仰與音樂的信息傳達出去的作品,並影響在地音樂工作者開始反思以在地文化譜寫音樂的方式。獲得加州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之後,駱維道教授在亞洲各地教學與從事教會音樂的研究。幾十年來,他堅持當初追尋「黃人靈歌」的初衷,持續創作與發表能夠回應在地社群經驗的聖詩作品。
【我是這樣看世界】「台灣篇」邀請駱維道教授與管風琴演奏家劉信宏、菲律賓裔音樂工作者,西拉雅女婿萬益嘉、原住民歌手少妮瑤等音樂家,帶領觀眾走過曲折漫長的50年臺灣本土音樂創作歷程,並難得邀請駱維道教授本人擔任說故事的人,演出一連串以臺灣傳統音樂為素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