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拔尚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聖經學院老師)
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揀選了我,要我向貧窮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他子民的恩年。——〈路加福音〉4章18-19節
社會事業的黨政化
二二八事件之後的台灣社會,經歷了「清鄉」與「白色恐怖」。整個社會就處在戒嚴高壓政治的社會控制下,任何社會發展皆受到嚴密的組織與思想監控。之後的台灣社會事業,與政治、文化各方面一樣,其發展幾乎完全斷層,似乎台灣在「光復」與「政府遷台」後,才開始有一些社會文化事務出現。
慈善與服務模式
社會關懷可區分為推動社會改革的行動模式與照顧需求者的服務模式。在黨政化的這段期間,行動模式幾乎完全銷聲匿跡。民間社會關懷以服務模式推展,並配合政府政策或與黨政當局維持良好關係。
尋求社會公義
相對於其他民間社會服務在需求增加而擴充發展之時,長老教會開始走不一樣的路。重點放在台灣國際地位以及政治民主化上,也就是廣義社會關懷的政治面向。社會經濟面相對穩定,勞工、農民、原住民、公害受害者等「弱勢」意識薄弱。然而,極度壓抑的二二八事件深刻記憶,與高壓、威權統治相結合的「省籍歧視」深刻感受,遠超過社會弱勢階層意識,「社會不公義」「受迫害」的觀念,集中在政治面向,並帶著強烈的「受外來殖民統治」意識,愈壓抑愈是不可抑遏。與其說長老教會的社會關懷從「服務」急遽「跳躍」到「行動」模式,從「慈善」到強調「公義」,不如說政治面向的行動才有較強的社會動能,成為追求社會公義的優先選項。
回歸鄉土現實,看見弱勢
七十年代危機感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之一,就是文化尋根與回歸鄉土的熱潮。而這股熱潮表現在文學上,產生了所謂的「鄉土文學」,並在1977年爆發了「鄉土文學論戰」。「鄉土文學」使得葉石濤這樣的「遺老」找到上承二、三十年代的台灣新文學傳統的管道,強調文學要建立在土地的基礎上,反應現實社會生活的狀況,要求用文學來正視現實的焦慮。五十年代被清乾淨的二、三十年代以來台灣的左派傳統,藉著「鄉土文學」,悄悄地開始復甦起來。左翼路線的《夏潮》始於1976年,由一群來自台灣不同社會階層但都以關懷鄉土、文化提升以及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民主」為職志的人士所組成。
社會運動興起
「鄉土文學」路線蓄積能量,很快地從現實社會關懷中碰觸到:解決「社會」問題必須從「政治」著手的「現實」。加入結合戰後的各路政治反對傳統的「黨外」運動,政治改革運動終於引起當局強力鎮壓,爆發1979年「美麗島事件」,反而讓「黨外」異議雜誌風起雲湧,不畏查禁、前仆後繼地大量出現。所探討的問題,及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一時間,百花齊放,思想的網羅被衝破。
結論
可以肯定的是,台灣的社會運動為後戒嚴時期台灣社會型構不可或缺的要件。以社會運動一方面直接受到社會變遷後果所促動,另一方面又意圖以集體動員控制社會走向的特質,是社會變遷的核心而絕非附屬政治經濟發展的從屬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