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緯 (濟南教會幹事、PTL畢契)
記憶中的壽豐車站是一個小小的車站,大理石牆鑲嵌著黃色的琉璃磚,車站外面有一大片空地,停著幾輛車,幾隻曬著日光浴的狗。印象中第一次到壽豐是2007年的事,當時正在就讀東華大學,生活的範圍就在台九線上;花蓮市區、壽豐志學村,其他地方受限於當時沒有摩托車可用,移動的工具就只好交給單車。由於大學才接觸基督教信仰,第一個長期聚會,甚至後來受洗的教會,就是壽豐長老教會。
從壽豐車站出來,壽豐村是一個很樸質的地方,轉角處還有幾棟傳統的日式建築,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花蓮的味道:那是一種泥土混雜草地的味道。延著壽山路走,會先走到壽豐路。如果可以,別忘了壽豐路上,那間有近70年歷史的豐春冰果店。這間店除了吃的是古早味無添加的冰品之外,你還可以看見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用阿摩尼亞管製冰的技術。
再往前走,就能走到台九線。舊的壽豐教會在台九線上,延著台九線往豐田的方向走,就能看到一間白色的兩層樓平房,屋頂上豎立著白色的十字架,正面能看到用藍色寫的「壽豐教會」四個字。始終能記得,拉開門,走進禮拜堂,牆上掛著紅色的布與木頭製的十字架,到了星期日,敬拜的歌聲充滿了那小小的禮拜堂,人們迎著笑臉,歡迎每一個前來禮拜的人。無論是不是過客,總能回想起那個接收祝福的時刻。
本來壽豐教會還只是三、五個人一起聚會的家庭聚會所,1955年建成了第一代的壽豐教會,後來還曾經因為聚會人數過少幾乎要被關閉。但是舊在一群過往的會友堅持之下,壽豐教會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了危機,建立了第二代的壽豐教會,日漸茁壯之後,壽豐教會也在2015年建了新堂,那是第三代的壽豐教會。每次想起這個故事,都覺得很神奇,雖然自己沒有參與到第三代壽豐教會的興建,但我很開心自己有參與到壽豐教會長大的過程。
記得大二的時候沒有抽到學校宿舍,自己一人住在壽豐和志學中間的平和村,一大片的農田中,一間兩層樓的學生出租宿舍。唯一的交通工具單車,使得無論到哪裡都是一種挑戰,從住宿地到壽豐教會,六公里的路要騎半個小時。但也因為如此,我能看見開車與騎摩托車看不到的景色。騎著單車經過跨越荖溪的大橋,眺望遠方孤獨的老煙囪,據說那裡本來是一間磚窯廠,廢廠後建物早已拆光,只留下一只老煙囪見證磚窯廠的興衰。倒是周遭的草地上,偶有幾隻水牛探頭,新與舊、生命與廢墟成了有趣的對比。
若是繞過壽豐車站往東騎去,景色將從原本的農田變成一片又一片的埤塘,進入壽豐的漁業養殖區,立川漁場也再不遠處。立川漁場算是一個蠻適合帶小孩去玩的地方。大概就是都市小孩平常在家裡很少有機會可以親眼見到或觸摸到水裡的生物,所以在立川漁場除了可以摸到活的蜆仔、認識蜆仔的生態知識外,還可以吃到相當新鮮的魚料理和壽豐在地食材所烹煮的料理。
後來再回到壽豐教會已經是2016年的事。新的禮拜堂已經建好,是一間大但是簡約的建築物。白色的洗石子外觀,依舊保留了藍色的「壽豐教會」字樣。依然記得當時,大家期待教會可以成為往來過客的逃城,大學畢業之後每次去花蓮,都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除了大家常說的:「花蓮的土地會黏人」之外,或許是這些過往人事物的回憶總是歷歷在目,每一次的旅程,都像是再走一次回憶裡的那段時光,即使現在壽豐車站不再是過去那個小車站,壽豐教會也已經「長大」,但是那一個騎著單車去禮拜的時光,總是在我心裡回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