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柏宏/臺南西門基督長老教會青年,現職公部門文字工作
即使這些「政治不正確」,乃至「反政治正確」的言論確實存在道德爭議,更有傳遞惡意之虞,卻亦同時作為前述「不舒服的感受」得以被看見的途徑。
2023 年 5 月,一則臺大經濟系學會正副會長參選人的選舉公報,因政見牽涉種族、性別歧視,引來熱烈討論,使其影響力不止於校內,更經由網路社群、媒體報導的擴散,成為當下熱門議題。這些政見看似僅是大學生透過參選系學會幹部,戲謔、半開玩笑地傳達自身想法,然而箇中議題則實有進一步探究的價值。其中,「政治正確」所衍生的各種議題,則是重要核心因素之一。
「政治正確」怎麼了嗎?
在探討「政治正確」為何令當今社會許多人感到厭倦甚至反感之前,有必要先界定「政治正確」的意義。依據《劍橋字典》(Cambridge Dictionary)說明,「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係指在言談與日常生活中,留意避免冒犯他人的作為,尤其針對性、性別及種族等等議題;以看似較為「進步」,並且得以「正確地」指稱社會中不必然作為少數、卻較容易受另眼看待的群體,例如女性、多元性別與身心障礙者。然而英國語言學家 Sara Mills 早在著作中指出:如以「高度上受挑戰者」(vertically - challenged)取代說人「矮」(short)為例,日常言談是否有必要如此小心翼翼,已受到不少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社會重視族群多元的「政治正確」,近來亦備受質疑。以迪士尼近年將經典動畫電影重新製作為真人版作品,卻總因角色人選受粉絲挑戰來說,便可略知一二。就批評者而言,早年製作的動畫電影,諸如《小美人魚》與《白雪公主》等,早已成為童年回憶,然而迪士尼在真人版電影中選擇拉丁裔、非裔,並加入 LGBTQ+ 等多元特質及背景的演員,並不符早年動畫角色的形象,「毀壞」了童年回憶。這樣的選角策略被視為過於重視「政治正確」,反而不尊重早年作品。同時,重視族群、參與演出者背景的「多元」所帶來的「政治正確」,就不少動畫粉絲來說,早已令人厭倦。
回到臺灣社會,網路社群中亦不時可見有關性別與種族歧視的言論,然而堅稱自己只是「幽默」、「開玩笑」者同樣並非少數。這使得一旦有人針對歧視性言論表達反感時,卻也伴隨另一種聲音,指控「政治正確」戕害了「言論自由」。然而,如此宣稱卻很可能忽視他人同樣應享有免於因歧視、針對性嘲諷,甚或仇恨言論,而感到不自在的自由。
隱身於「幽默」的「政治不正確」及其風險
再次觀察臺大學生前些日子引來的效應,倘若暫時不談「政見」中的歧視性言論,亦不深究箇中道德疑慮,仍可注意到這些「政見」多半透過戲謔、略顯荒謬的用詞,半開玩笑地在參選流程中發揮創意,並找到「樂趣」。這看似年輕男性間的「垃圾話」,透過明知隱含歧視、不尊重特定群體的語言,達到自娛娛人的目的。如此「開玩笑」的方式,亦不時被比喻為「地獄哏」,用以描繪社會通念多半視為「不道德」的「玩笑」,卻因獨到的呈現手法,超出常人在心理及認知上的預期,進而「忍不住覺得好笑」,並自嘲「自己會下地獄」。
另一方面,透過這些戲謔的「政見」,亦得以「嘲諷」上述提及的「進步」觀念。正如社會學者游美惠指出:美國歷來在升學管道、就業機會為不同性別、種族等多元背景者提供保障名額或優惠的作為,對於非屬少數,卻同樣未必在社會中佔優勢的群體而言,已然造成「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即認為自己在提倡「進步」的社會中, 反而作為「被歧視的一方」。這凸顯「政治正確」的作為已造成部分群體反感,進一步在「政治不正確」,乃至隱含歧視與爭議的言談中受到挑戰。正因這些「政見」並非僅限於朋友間交流的話題,而是該校師生等不特定第三人均可接收的資訊;更因網路社群、媒體報導的傳播,使得這些「玩笑」並不只是「玩笑」,而是赤裸的歧視性言論。因此,自然就不能僅以「開玩笑」看待這些「政見」,必須謹慎談論。
具體而言,透過戲謔的語言,表達「政治不正確」的觀點及對「政治正確」的嘲諷,看似作為一種語言上的「遊戲」,只為了「好玩」。然而正如社會學者余貞誼指出:如我國重要網路社群「批踢踢實業坊」裡對於女性不友善的言論,即便出於半開玩笑,長期卻不利形塑女性樂於發言、平等參與對話的空間。例如勇於思考、表達想法的女性,很可能在社群裡被輕易化約為「女權自助餐」,甚或更極端的「母豬」,而不利不同性別間的對話。
「反政治正確」的現象一直存在
綜合前文,這般「政治不正確」的言論,透過隱含、甚或明顯歧視的文句,傳達出重視積極平權、保障多元族群等看似「進步」的觀念,已造成部分群體反感,甚至令其感受到「逆向歧視」。而箇中所凸顯的,則是那些非屬前述受歧視群體,卻在社會上仍非絕對佔優勢者感受到的「不舒服」;因為所謂的「進步」,事實上並未真正得以幫助這些群體。進一步而言,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或相對剝奪感,很可能是今日社會抨擊積極平權措施的言論背後的重要成因之一。即使這些「政治不正確」,乃至「反政治正確」的言論確實存在道德爭議,更有傳遞惡意之虞,卻亦同時作為前述「不舒服的感受」得以被看見的途徑。
就我國社會來說,以各族原住民為例,依《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規定,原住民學生得因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升學管道得受加分保障。然而即便加分措施旨在促進積極平權,升學名額更非與一般學生競爭,卻仍被視為「不公平」而備受質疑,從而時常讓「加分 35%」等題材成為網路上各類看似「開玩笑」,實則帶有歧視的「迷因」(meme)。這些「迷因」的存在,即使描繪了制度未必完美的現況,卻亦忽視我國歷來對於原住民等相對少數群體在政治、文化等面向帶來的不正義與權益損害,並過於簡單地連結「加分」與「不公平」之間的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談及的美國升學保障措施,已於 2023 年 6 月因哈佛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考量種族因素的招生策略受聯邦最高法院裁決違憲,再次凸顯「政治正確」等看似「進步」的觀念,實則面臨「進步」與「保守」方等不同論者的拉扯,更非單純對錯的議題,實非單一文章得以含括。若再次觀察臺大學生引發爭議的競選「政見」中,針對入學管道所「倡議」的改革,則切實地彰顯當今社會的「積極平權」作為依然備受爭論。
無法輕易解決,但值得持續重視
「政治正確」的積極平權作為,乃至前文談及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真人版選角爭議等,凸顯這些旨在落實積極平權的作為,即使一般社會通念多半同意有利相對少數,或使歷來容易受社會不平等影響的群體得以被看見,進而為己爭取權益。諸如我國原住民因歷史上的不正義,不利充分爭取升學及就業機會,然而加分等措施卻依然未必完美,亦容易使部分未必優勢者感覺受到排除。種種效應,凸顯此類議題的複雜性,確實不易短時間內得到「解決」。然而促使不同群體相互理解、感受各自面臨的困境,並持續重視「政治正確」等積極平權措施背後的隱憂,仍至關重要。
同時,正如前文談到的積極平權等「政治正確」作為,容易引來部分群體反感,成為「政治不正確」,乃至「反政治正確」風格的「玩笑」所嘲諷的目標,但仍不宜忽視諸如「地獄哏」等型態的玩笑背後隱含的道德疑慮,以及對於女性、多元性別、相對少數族群等群體平等參與對話的限制。尤其,以「言論自由」為名,實則排除、抵禦特定群體參與社會的「玩笑」,同樣亦侵犯了另一方的「言論自由」,在論點上並不合理。
最後,再次以臺大學生引起爭論的參選「政見」為例,如此「政治不正確」地嘲諷不同群體及積極平權措施的現象依然常見,切實凸顯當今社會持續強化平權觀念的重要。與此同時,留意積極平權等「政治正確」的作為,是否同樣不真正有助於社會逐漸走向「公平」的隱憂,則是今日另一項重大議題。
延伸閱讀:
1. Mills, S. (2003).“Caught Between Sexism, Anti-sexism and`Political Correctness' :Feminist Women's Negotiations with Naming Practices."Discourse & Society, 14(1), 87-110.
2. 余貞誼(2019)。〈我說妳是妳就是:PTT 「母豬教」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王曉丹主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新北市:大家出版。
3. 游美惠(2015)。〈反向歧視/逆向歧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0),107-108。
4. 蔡柏宏(2022)。〈只是開玩笑,或隱含惡意?「地獄哏」的社會與文化意義〉。王維菁、林玉鵬、王俐容主編:《AI 時代的數位傳播素養教育》。臺北市: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