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紋 ( 花蓮大專慈濟觸愛團契)
牽著彼此的手禱告,那種感覺是很溫暖,心和心連接很緊密的感覺。
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神研班,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所以就報名了;在去神研班的路途中並不順利,讓我一度想放棄,心想:如果沒搭上接駁車就回台北睡覺吧!但是感謝主!我還是平安到神研班了;但是下車之後又有一種想回家的感覺,風大到把我早上整理好的頭髮都吹亂了!
我們的小組輔導是麗華姐和珮良姊,剛開始還很不習慣和新夥伴相處,但在搞笑的麗華姊帶領下,小組員間彼此更熟悉了。在這次神研班我嘗試第一次帶小組,第一次帶早禱,這都是以前我沒嘗試過的,想說給自己一次機會嘗試做看看;結果帶小組和早禱沒有我想像中的困難,也沒有想像中的可怕,這也算是另類的一種突破吧!
心與心緊密連結
在小組讀經和在團契輔導家讀經很不一樣呢!在小組,男女比例比較不會造成陰盛陽衰的畫面(我們慈濟觸愛團契是典型的「婦女團契」),且每個人都來自不同教會、不同團契、不同學校、不同原生家庭,對於經文的看見和想法也會不同;在小組讀經的時候,大家把問題丟出來一起討論,有時候會發現:「原來這邊也是一個問題呢!」而且組員間彼此都不熟,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我可以一直問問題都不會覺得尷尬,如果是在牧師家讀經的話,如果有問題都會不好意思問,都是在聽別人分享比較多。
某一天我帶早禱的時候,早禱內容是在講寬恕與釋放,我分享完之後,以轉筆的方式決定下一個分享的人,在分享的當中發現,現在的我們看起來都是很喜樂平安,但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被許多人傷害,當我們說出我們曾被誰傷害,我們又是如何原諒時,那個情緒是很複雜、很糾葛的,那次的早禱,最後大家都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牽著彼此的手禱告,那種感覺是很溫暖,心和心連接很緊密的感覺。我很感謝那次的早禱大家願意說出曾經的傷痛,因為要說出曾經被傷害的很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聽了彼此的生命故事之後,深深的覺得,現在的我們對於這個信仰的堅定,對主的渴望,這個信仰對生命的拯救,是這些生命故事堆砌而成的。
麗華姊和珮良姊也是很棒的輔導,麗華姊很會引導我們思想,也會分享他對經文的看見,而且麗華姊非常搞笑,在小組的討論不至於沉悶,所以我們的小組討論每次都是在充滿歡笑中渡過。
盼望教會更有包容力
在神研班的workshop中,幾乎每天都有同性戀議題講座,我去聽了其中一場,講師是一位神學所研究生,他是少數基督徒中贊成同性戀者;經過講師演講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在傳統教會裡還是有同性戀者,只是他們有沒有表明身分罷了,許多同性戀者一旦表明了身分,不是被趕出教會,就是沒有好下場,也有一些同性戀者在1130遊行前選擇自殺。我疑惑:「為什麼我們的信仰要把同性戀基督徒逼到這絕路呢?」我知道目前同性戀在教會是不允許的,但是教會就是要包容各式各樣不同的人不是嗎?我是異性戀者,但我想為同性戀者發聲,希望台灣的傳統教會可以包容同性戀者加入教會、團契這個大家庭,讓同性戀基督徒能在星期天主日禮拜一起在禮拜堂敬拜讚美主。
在營隊結束的最後幾天,我在想我們在這麼舒適、安逸、充滿弟兄姊妹的環境下生活了一個禮拜,當然心中會有滿滿的感動,但在營隊結束後,這些滿滿的感動是否會隨時間而淡忘?而我們在營會當中所學到的,是否能在生活中實踐?我對自己的期許是:慢慢的改變,我或許沒有辦法馬上的就變成神所喜悅的樣式,但是我嘗試著慢慢改變,也希望我的改變能讓周遭的人看見,讓周遭的人看見我的成長;我不知道我能為慈濟大學做什麼,但願將來能繼續委身在團契中,為弟兄姊妹彼此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