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頌恩 (藝術工作者,東海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作品源自聖經的靈光
馮君藍,一位從神學院體制出來的人、一位牧養教會的傳道者,同時也是一位當代攝影藝術家。不論是他的展覽還是言談,「基督信仰」始終呈現於觀者面前。然而,馮君藍牧師的攝影作品並非只侷限在基督徒的圈子裡,有更多時候是感染了非基督信仰的觀眾,亦感動了攝影大師阮義忠,讓這位慈濟人也不諱言指出馮君藍的作品魅力,是根源於《聖經》的靈光,有著「寧靜、充實、使人堅定、圓滿的神祕力量」,是人「靈魂的肖像」。
若要簡要地說出馮氏攝影的核心議題,對筆者而言那是一種「感動」——是透過藝術語言所引起的情感共鳴。如同相紙上黑灰色調的微粒所映照出來的抽離與流逝感、被攝影者因為信任而自然的神情、圖像人物與觀者之間的凝視與被凝視。在「聖經人物」的角色扮演系列作品中,馮君藍已經不知不覺地在藝術創作的領域裡,將基督信仰的不同之處標記出來。
馮氏攝影給予的心靈感動不是止步於圖像之前,觀者還必須再順著作品的文字敘述進入聖經脈絡,或是進入被攝影者現實情境中的生命歷程,思量當中人與聖經啟示的神的相遇。如〈主的使女〉是排灣族福音歌手郭曉雯離世前六天的留影。又如〈知罪的稅吏〉、〈偽善的法利賽人〉和〈這個如同浪子的世界〉中的「不義、偽善和失敗」都被莊重地拍攝出來,突出了聖經竟然直視著這些與「正能量」相違和的價值形象。或是當牧師以大眾語言解說〈預備著的童女〉是在傳達「福至心靈的時刻是專門為那些已經預備好的人」,這孩童形象與警醒主題之間的連結,實在是挑戰了台灣今日社會普遍以幼稚化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少有認真且嚴肅的對應關係。
將觀者帶入寧靜的情態
在這些不刻意造作,卻又汲汲營營擺設出來的特殊場景中,如此令人「有感」的視覺形式,乘載著作者自身那傳道人的思想,以至於當其成為藝術作品時,便自然而然地將觀者帶入一個寧靜的情態之中專注觀看——觀看那些被攝影師推到眼前、那些相對於數位時代而言的「裸人」。這種經由藝術語言挑起主體的感動,並又進入被攝影者所指涉的信仰語境之中,得到更深刻的體認。對後現代淺碟化的台灣社會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它所期待的,是一個懂得主動思想的啟蒙個體,而非一心只想尋找正解的答題人。
對於攝影歷史角色一事,馮君藍說道:「無意於重現聖經的歷史場景。一則是知道自己辦不到,一則是希望在聖經與我自身所屬的文化脈絡之間,與現實中殊異的個體之間,營造出一種耐人尋味的關聯性,不想淪於單向的說教⋯⋯」。因此,相片中的角色保留了漢人、混血兒與原住民等不同的樣貌,甚至從拍攝者的衣飾辨別上可察覺到馮氏的刻意之心。而這樣不以「重現聖經」、不以「插圖解釋信仰內容」的做法也頗有現代基督教藝術的特質。因著它的差異與刻意帶出了就算是生活在今日的我們,仍然需要與聖經人物有交疊的關係。亦是說,我們讀著聖經,不是在看遙遠的故事,而是在看那被神把握的生命,也同自己如此相近。
透過攝影的信仰告白
因為如此,「微塵聖像」的基督教藝術型態是在對當代基督徒發出邀約,要我們自問是否能夠安靜在作品面前靜觀?是否已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在文化中、在他人的感動中接續說著聖經人物的生命故事?有些人就因著這樣與作品的相遇來到教堂聚會,欲求進一步認識那感動馮君藍牧師的源頭。而牧師也因著攝影作品的緣故,能將一篇篇信仰告白式的書寫放在非基督教的媒體之中讓人看見。
「及至經歷了任性生命的浪蕩浮沉,死去活來,這才痛徹心扉,潛心栽入了聖經⋯⋯高第明白其實聖家堂不是他的作品,倒是包括他自己、包括這個世界、包括人類的歷史乃至於整個宇宙,其實都是上帝的作品,我們只是上帝所導演的宏大的宇宙劇場當中的一個很細微的部分⋯⋯不敢怠慢自己在上帝永恆計劃中所被分派到的角色。」(節錄自:馮君藍《Garden 91》〈後記〉,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No.23)
最後,再次回到「感動」的主題上思想。在當今基督教的文化世界裡,「感動」一詞很快讓人聯想到聖靈上帝。許多現代基督教派追求聖靈的目的,時常是在尋求一種如同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描述的「治療和淨化」,今日的一派基督徒慣於稱呼那激動落淚的情緒是一種靈裡的享受。然而,若認為這就是追求聖靈的動機與目的,那基督信仰的不可取代性勢必會消融在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泛神宗教論調裡,基督信仰裡的「唯獨基督」也因此面臨被極度邊緣化和扁平化的危機。如此看來,馮君藍的攝影藝術在此成了我們思想時的尖銳提問!
馮氏攝影的尖銳在於觀者是否能夠進入聖經信仰的脈絡之中?這不只是針對基督信仰的觀者而來,同時也面向創作者本身。因為在一個具有基督信仰隱性色彩的現代式創作裡,該如何將其呈現出具有福音指向(而非說教)的臨在?會是個當代基督教藝術創作的課題與難題。馮君藍於今年6月1日至8月28日期間,在內湖學學文創展出「與光同塵」攝影個展,便是走向了這個挑戰。
藝術與信仰共譜樂章
在展場中馮君藍並非只是在陳列作品。「與光同塵」的場地淨白,並在空間與廊道交錯中築入「肢體系列」的軟雕塑,以及福音樂團天路客的影音裝設等,都在在地幫助觀者融入此傳道人想傳達的宗教氛圍,也使牆面上出現的聖經經文,得以柔和地鑲嵌在觀者觀看的片段記憶裡。如此的展出型態跳脫了「淨化式的感動」,逐漸轉向「以馬忤斯晚餐」(路加福音24:13-32)時的火熱——那是建立在知透經上所說的一切是指向耶穌的基礎之上、是參與與主同桌、是憶起與基督同行的感動。
於是,從個別作品創作到展覽整體的策劃佈置,馮氏的視覺藝術與基督信仰開始呈現「共譜樂章」的關係,它標的出來的人觀,就如同十九世紀神學家施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68-1834)所說的:「一個人的精湛技藝彷彿是他生命的旋律,如果不為它附上宗教,它就一直只是個別的音符。」(《論宗教》,1799)
延伸閱讀
馮君藍,《光照微塵》,大塊文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