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廣福/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派駐緬甸宣教士
雖然現階段緬甸正處於苦難時期,緬甸教會與許多民間力量卻越發興起。
緬甸哀歌
緬甸自2021年2月軍方發動政變後,軍警原本只是針對上街示威的民眾進行驅離。但是隨著抗爭規模越來越大,衝突越演越烈,軍方採取的鎮壓手段也越加殘忍,不僅殺害救援的醫護人員,無辜的孕婦、兒童也遭害,甚至年幼的少女還遭到性侵。這些在戰爭中也不會出現的駭人場景,卻真實的出現在緬甸。短短87天,死亡人數高達756人,被逮捕4,501人(根據AAPP,截至今年4月28日的資料,還有許多未能統計出的「無籍人民」)。人們都在問,緬甸未來的政治情勢會如何發展?
有人悲觀地認為,這不過就是8888學運、2007袈裟運動的翻版,在血流成河的屠殺過後,一切都將回到原點——回到過去軍政府掌權的黑暗年代。但也有人樂觀地認為,因為現在網路科技發達,媒體資訊、相關歷史等容易取得,不再像過去,軍政府只要封鎖幾個主要城市的消息,以追捕入獄、告密懸賞、秘密殺害等方式切斷民運人士的串聯,就可以掌控多數無知的民眾。
Z世代與網路力量
緬甸在過去「試營運」的十年(2011~2021)民主進程中,許多自稱Z世代的年輕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資訊、國際交流與民主自由。他們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所吸收的知識資訊越多,越有助於他們獨立思考、判斷,而不是依循傳統的文化法則、長輩建言。他們紛紛踴躍地投下人生中第一張選票,試圖改變自己與下一代的未來。
正因為Z世代與網路科技的連結力量,讓軍政府感到頭疼,進而全面切斷網路,僅剩少數地區保有光纖固網。即使如此,抗爭未曾減緩。一份名為「汽油彈」的地下刊物開始在民間印製流傳。民眾利用其他邊境國家的網路上傳相關消息與資訊,或以VPN方式登入各大社群網路媒體,如水銀瀉地,令軍政府防不勝防。
春天革命
另一個與過去抗爭不同的最大亮點是,緬甸人民自稱這場抗爭運動為「春天革命」。這不是一句口號而已。隨著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Government,以下簡稱NUG)與少數民族武裝部隊組成的FederalArmy成立後,無疑為零散的抗爭民眾注入一股強心針,大有革命起義之勢。
NUG一方面積極爭取國際間民主國家的認同,另一方面派出代表向聯合國申請R2P(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雖然目前看似與軍政府如同平行時空般的存在,NUG卻無國內外實質的權力。以4月24日召開的東協高峰會為例,緬甸出席代表仍為軍方領導人敏昂萊。
因為軍政府追捕媒體記者的緣故,許多地方消息無法被報導。但根據幾家較具規模的國際媒體與地方友人指出,內戰早已在各地爆發,規模大小而已;民生物資難以取得,戰爭難民增加。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研究報告,由於食物價格上漲和疫情影響造成的經濟衰退,未來三到六個月內,緬甸預估有300萬人即將面臨食物短缺。一旦內戰時間拉長,後果不堪設想。
客觀的評論者認為,人民不應該期待NUG在國際間取得多數認同,或者FederalArmy能攻進中央獲得全面的勝利。在各國政治角力、經貿考量權衡之下,很難單單因為維護人權與認同民主自由制度而支持NUG。Federal Army與緬甸國防軍的實力也相當懸殊,Federal Army若能保衛自己民族的所在地區延長戰線,就算是相當成功的壯舉了。
緬甸的下一步?
接下來,隨著各國對於緬甸議題的表態與實際影響力,能迫使軍方走向哪一步,仍有待觀察。舉例來說,各國領導人都在官方演說上表達譴責暴力、維護人權的決心,卻礙於無法干涉他國內政,無法有效阻止血腥鎮壓。僅能在經濟制裁上略表心意,或是在民間企業投資上施壓撤資。但這對於背後有中國與俄羅斯撐腰的軍政府來說,可謂不痛不癢,甚至更加向中、俄靠攏,決心一起成為亞洲霸權的一分子。
軍政府一方面靠著高壓手段統治,另一方面靠著軍方媒體努力洗白之際,還不忘給翁山蘇姬增加罪名。光是目前指控的六項罪名,如果成立的話,翁山蘇姬不但終身無法擔任公職,甚至就會讓75歲的她老死獄中。隨著內戰消耗時間拉長,民不聊生,革命終究會平息,這是軍政府的如意算盤,也是多數人認為目前最有可能的政治情勢走向。
用信仰的眼光看緬甸
但是我有與現實不同的看法,是因為信仰上帝的緣故。雖然目前信仰看似無顯著實質的力量能改變現狀,但是卻能在現實生活中,支撐著人民的心靈世界不至於崩塌。
舊約先知以賽亞出生於烏西雅王的年代,當時可說是猶大歷史中繁榮興盛的時期。烏西雅王離世那年,以賽亞領受呼召成為上帝的先知(賽六1)。以賽亞受命向當時遭遇北方強敵亞述國威脅的猶大百姓傳講信息。若以40章為分水嶺,前面39章以賽亞宣布的信息是:「上帝的審判」。後面40~66章,則是宣布:「上帝的救贖」。尤其是當時許多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去,以賽亞帶來的信息更加重要,並使人民在苦難中得著安慰:「我要領瞎眼的子民上路,走上陌生的道路;我要使他們的黑暗變為光明,使崎嶇小路變成康莊大道。我要實現這事,絕不失信。」(賽四十二16)
理智上我們能夠認知上帝是世界的上帝,是萬民的上帝,是過去歷史的主宰,也是未來的掌權者。但是我們在情感上往往無法等候與認同上帝按照祂自己定意的時間來做事,而不是照著我們的時間。從上帝視角來說,我們就是看不見的盲人,需要上帝來引導我們,走未知的道路,而且是光明、平坦的道路。上帝的時間一到,祂會為那些恆心信靠祂、忠心等候的子民行奇妙大事。上帝並非拖延,無視人民的受苦。先知以賽亞要傳達的一個信息:上帝有自己的旨意與時間;但問題是:祂同時在等候我們與祂一起配搭工作。祂準備行事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準備好了?
雖然現階段緬甸正處於苦難時期,緬甸教會與許多民間力量卻越發興起。特別是緬甸教會在所屬社群中,發揮光、鹽般的力量,與人民同甘共苦的見證,深深撼動著緬甸人民的心。全世界各地的教會也紛紛響應關懷緬甸,發起為緬甸祈禱的聚會與募款活動,希望幫助緬甸教會繼續發揮教會的功能,並讓世界的教會也發揮教會的功能,互為肢體,連結於元首耶穌基督,弟兄姊妹同甘共苦。
這段緬甸的苦難時期終究會過去,不論以什麼樣的情勢往未來走去。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緬甸是戰後的緬甸;是百廢待舉、心靈受創的緬甸;是歷經黑暗長夜、準備迎接曙光黎明的緬甸。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再一次進入這個戰後禾場,與緬甸百姓分享上帝的安慰與扶持、救贖恩典一直都在的福音信息呢?
在我們合作的國際宣教團隊中,每一位宣教士有各自不同的恩賜。但在未來整體宣教策略上的核心調整,將會從最基層的民生需求來著手,例如:商業、醫療與教育的重建。從事小型企業發展的營商宣教,能創造就業機會,更是重新凝聚社群與家庭的重要管道。醫療重建不只需要更多的醫師與護理師進駐,面對戰後心靈創傷,還需要更多專業的精神專科、諮商團隊。在教育方面,是我們未來在緬甸最主要的服事。我們服事的族群:Z世代青年,他們的生命再也不是過去那般地稚嫩,而是一群經過苦難洗禮,見識過風浪的茁壯生命。我們盼望開設一間教育中心,除了在一般語言、專業技能給予訓練外,更希望提供正確的信仰教育,讓青年們更能從上帝的話語得著幫助,看見上帝的心意。我們期待能在信仰生活上,繼續陪伴他們走一哩路;在現階段的苦難時期不缺席,在未來重建的道路上亦有我們同行。因此我在信仰眼光中看見的緬甸,會是一個出黑暗、入光明,宣揚上帝美善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