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淑嬪(玉山神學院新約學助理教授)
圖︱Aka. Lubi Lin
思索「我們要怎麼做?」以及隨之而來的行動,將會決定耶穌的故事是否能成為一個永不結束的故事。
為形塑信徒而寫
在基督教釋經史上,馬可福音曾經是最飽受忽略的一本福音書,因為它與馬太福音之間有著大量相同的資料,因而被視為馬太福音的簡縮版;在20世紀,由於它是最早的一本福音書,以及它令人不解的結尾,馬可福音鹹魚翻身地在共觀福音當中引起學者最多的關注。受到20世紀中葉興起的新批判學(New Criticism)影響,而產生的文學鑑別法中的敘事鑑別,更是為包括馬可福音在內的福音書研究,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當代學者,至少是英語世界的學者們,在研究福音書的過程中,文學鑑別法已經是他們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文學鑑別法主張,文學作品本身是一個自足的世界,其目的是在對讀者造成特定的影響。評論家們把作者和作品分開來,企圖在完整、獨立的作品當中,就字、詞與意義之間的關係對文本進行語言學的解讀,在作品內部尋找意義。而敘事鑑別法把福音書看作敘事,亦即廣義地說,福音書可以說是「說故事」的文學作品。大多數的學者同意,福音書不只是解決基督教內部對於教義的爭議之聲明,也不是單純地為了記錄初代基督教會的歷史而寫作的文獻。福音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在第一世紀的地中海沿岸傳揚耶穌,以及形塑由耶穌的跟隨者所構成的社群。因此,福音書主要的關切是鋪陳耶穌的故事,並且指出耶穌對讀者的意義與重要性,以及說明他的行動和教訓的意義,藉以鼓勵和規勸當時的基督徒。換句話說,福音書是藉著對耶穌的故事,包括他的生活、教導與事工的描述來型塑信仰團體的特質。
馬可福音的讀者
馬可福音的讀者,一般認為他們是一群生活在羅馬皇帝尼祿治下羅馬的基督徒團體,他們可能讀過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信,當時正面臨別的傳道人所傳講有關耶穌之信息的挑戰。另外,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一群住在加利利或敘利亞的基督徒,他們處在耶路撒冷陷落、聖殿被毀前風聲鶴唳的狀態中。無論如何,馬可福音的讀者都必須要聆聽耶穌對他門徒的警告:「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我和福音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可八35),也必須要在如此緊繃的情勢下,思索作門徒的意義。
馬可福音的敘事分析
馬可福音的耶穌故事是由序言、故事本身和後來增補的資料構成。每一個故事都必須包含三個元素:事件、人物和場景。事件指發生在故事裡的事情或事故;人物是指在故事裡面進行各種活動的人;場景則是提供人物行動的情境或脈絡。
一、馬可福音的序言(一1~13)
一章1節是馬可福音的總綱,也是一段難解的經文。福音是什麼?它可以指整本福音書,可以指作基督徒的整個旅程;對讀者而言,它是指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的事實。但是,這一節不只是馬可福音的開始,也是希伯來聖經(舊約)的總結。一章2節引用出埃及記二十三章20節、以賽亞書四十章3節和瑪拉基書三章1節,把耶穌基督的福音和出埃及的解放、被擄歸回與上帝對聖殿重建的應許聯結起來。換句話說,序言告訴我們,耶穌的來到是以色列歷史的最後一個階段。施洗約翰的出現則預告了耶穌的登場,和上帝國實現的迫近。
二、馬可福音的場景與事件
若以地理來區分馬可福音的故事場景,故事本身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耶穌在加利利(一14~八21),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八22~十52),在耶路撒冷的最後幾天(十一1~);這三大部份的主題則分別是耶穌的權柄、耶穌的命運、衝突和審判。
第一個部份是耶穌在加利利的事工。場景集中在迦百農和週圍,從湖邊到會堂、到西門和安得烈的家、到偏僻的地方、到山上。在這個地區,耶穌呼召門徒,醫病趕鬼,行神蹟,教導群眾。他很快就遭到批評和敵視,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計畫謀害他。這個段落以「你們還不明白嗎?」(八21)作結束。
故事的第二個場景是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焦點集中在耶穌和門徒身上,醫治盲人的神蹟是這個部份的開始(八22~26)和結尾(十46~52)。耶穌不再用比喻教導,而是「把這些事說得清清楚楚」(八32)。耶穌三次預言他要受難,他的門徒每一次都抗拒接受這個預言。與此相對的是,盲人巴底買三次對耶穌提出要求,最後還「跟隨耶穌走了」(10:52)。讀者再次被挑戰:他們能跟隨耶穌,走與耶穌相同的道路嗎?
第三個場景是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耶路撒冷,耶穌潔淨聖殿,耶穌與他的對手爭辯,耶穌和他的門徒吃逾越節的晚餐,餐後到客西馬尼園禱告,被捕受審,接受彼拉多的審判,被判刑處死。在星期天的清晨,婦女發現墳墓是空的,她們被告知耶穌已復活,也被命令去告訴彼得。但是,她們因為害怕,沒有告訴任何人。
三、馬可福音的人物
人物是構成故事不可或缺的元素,作者藉著人物開展故事的情節,藉由故事的情節顯示人物的性格,為讀者指出理想的模範,和須引以為戒的警惕。
1、耶穌
在第一個場景的耶穌是擁有大能的,他做的事是上帝才能做的事:他有權柄可以赦罪,他是安息日的主,他餵飽群眾,他行走在水面上並以「我是」自稱(六58,「我是」令人想起上帝在燃燒的荊棘中對摩西說的話,見出三14),他行神蹟醫病趕鬼,讓葉魯死去的女兒復活。天上來的聲音確認他是上帝的愛子(九7),彼得告白他是基督,在故事的末了則是羅馬軍官承認他是上帝的兒子。
故事第二個場景的耶穌是軟弱的,他是受苦的人子(耶穌14次自稱人子。人子擁有權柄,能夠赦罪【二10】;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三次對門徒說他是受苦的人子;他是將要在末日從天而降的人子【十四62】;他來不是要受人侍候,而是要侍候人,甚至是要付出他的生命【十45】)。
故事的第三個場景展望的是,人子要在榮耀中再臨的未來盼望。在耶穌的審訊中,大祭司對他的審問,肯定他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而他回答的「我是」,又再度提醒我們他就是上帝(十四61~62)。
2、門徒
門徒是讀者想要認同的角色,是讀者想要跟隨的正面模範,但也是他們被警告不要重蹈覆轍的負面警惕。在耶穌的十字架與復活,門徒被賦與能力,重新開始(十六7)。
(1)門徒作為模範:
在加利利湖畔,門徒回應了耶穌的呼召。耶穌從門徒中選出12個人,指派他們去傳道,給他們趕鬼的權柄,他們也被給予上帝國的奧秘(四11)。在面對將要臨到的挑戰,他們雖然心懷恐懼,還是跟隨耶穌去了耶路撒冷。他們也服從耶穌的指示找來一匹小驢子,預備逾越節的晚餐。
(2)門徒作為警惕:
在加利利的場景中,門徒在風暴中的恐懼被耶穌斥為缺乏信心;行走在水上的耶穌令他們驚恐,即便耶穌要他們放心;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他們三次拒絕耶穌即將受難的預言,而彼得被責備是撒旦;在客西馬尼園,他們全部離棄耶穌,四散逃命;彼得更是三次否認他和耶穌的關係。
(3)重新出發的門徒:
耶穌沒有放棄他們,耶穌承諾要比他們先回到加利利(十四28;十六7),耶穌墓穴旁的青年也要婦女去告訴門徒,耶穌會比他們早到加利利。
3、小人物
在馬可福音裡面,門徒比較像是警告,而不是範例。事實上,除了12個門徒之外,在馬可的敘事中只出現一次的人物,可以分作四個一組共三組:四個女人、四個不知名的男人、四個有名字的男人。我們可以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看到模範。
(1)四個女人:
患血崩的女人──與耶穌的關係從外在的、非個人的關係進到個人的關係;腓尼基婦人──挑戰猶太基督徒對外邦人的態度;在伯大尼膏抹耶穌的女人──表現出對耶穌的慷慨與忠誠;在聖殿獻出所有生活費的寡婦──信任上帝的供應,也預表耶穌的全然犧牲。
(2)四個不知名的男人:
格拉森被污靈附身的人──得醫治後主動請求跟耶穌一起去,但是被差派到他的親友那裡,是第一個傳揚耶穌的人(五19、20);被鬼附的兒童的父親──向耶穌求更深切的信心(九24);被耶穌稱讚的經學教師──問正確的問題,有智慧的回答,耶穌說他離上帝國不遠了(十二28~34);告白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軍官──他的告白正好與序言一1呼應。
(3)四個有名字的男人:
葉魯──對耶穌的認識從耶穌能夠治病進到他能使人復活;盲人巴底買──扔掉可能是他最重要財產的外衣,他對耶穌的三次請求,與門徒的三次拒絕和彼得的三次否認恰成對比;亞歷山大和魯孚的父親西門──背負不期然的十字架,如果這個魯孚和羅馬書十六13節的魯孚是同一人,可見這個家庭視與耶穌同受苦為值得驕傲的事;亞歷馬太人約瑟──做了原本是門徒應該做的事,即大膽向彼拉多要求收殮耶穌的屍體,安葬他。
馬可福音的作者在故事裡安排了這12個小人物,和耶穌選出的使徒人數相同,這顯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安排他們來與十二使徒作對比。與駑鈍的門徒相較,這12個小人物更可以作為指點、提醒基督徒行為的正面模範,為讀者示範作門徒的真正意義。
不是結束的結尾
遠遠地見證耶穌被釘十字架、發現空墳的婦女,因為驚恐而逃離墓穴(十六8)。大多數學者認為原本的馬可福音至此戛然而止,留下令人不解的謎團: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
就文學技巧而言,馬可福音的結尾是開放式的結局。耶穌被他的家人認為是發瘋了(三21),他在他的家鄉被厭棄(六3),他被猶大出賣(十四10)、被彼得否認(十四71)、被所有的門徒離棄(十四50)。婦女對耶穌復活這驚人消息的反應是逃走,讀者是唯一留下來的人,他們想要讓故事怎樣發展?因此,「我們要怎麼做?」是聽了馬可福音故事的原始讀者必須回答的問題。作為現代讀者的我們也必須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對這個問題的思索,以及隨之而來的行動,將會決定耶穌的故事是否能成為一個永不結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