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黃敘恩(台南大專畢契)
追尋信仰之路看似通往成熟、興盛和健壯,然而大學畢業以後呢?
前言
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提到,人的一生不斷在發展,不管是生理、心智以及認知功能都不斷在變化。只是我們通常比較專注於兒童發展,因為變化得又快又明顯,而且發展方向看似通往成熟、興盛和健壯。我們的信仰發展也一樣,大學期間是許多人發展自我信仰的蓬勃時期,許多人在大學時期進入教會;也有許多從小在教會長大的青年,在大學時期透過許多活動、經歷、自我的靈修……,正式把基督信仰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不再只是家人傳承下來的信仰。追尋信仰之路看似通往成熟、興盛和健壯,然而大學畢業以後呢?
大專團契的塑造
我出生於基督化的家庭,從滿月就被帶到教會,受過完整而且紮實的主日學教育,教會生活理所當然地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在大學期間的大專團契生活,是重新雕塑信仰的過程,主要的影響有二:一是對聖經的理解從二手轉為一手,大專團契重視回到經文本身,透過深入研讀經文以及對照當時的歷史背景,試著讀出經文想傳達給目標讀者的信仰精神;二是開啟信仰與社會實踐的連結,2014年台灣社會經歷太陽花學運,對當時許多大學生來說都是社會和政治參與的開始,基督徒學生也迫切地將信仰、社會與生活連結在一起。當時在台南大專的學生基督徒運動(SCM)訓練下,我們建立自己的信仰理解和實踐,在研經的過程中能轉換弱勢者及權威者的視角,也從經文中讀出的信仰反省落實在生活中,例如:發起大專的減塑運動、參與不同公民團體與社會運動……等,以實際行動回應經文與聖靈的感動。
從校園到社會
離開校園後的這幾年,社會的狀態持續躁動不安,青年貧窮、居住正義、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勞資之間的張力……等過去我在大學期間關注的社會議題,成了危及我現今生活的當務之急。此外,環境跟氣候的變遷、持續上升的人口與持續減少的資源、持續緊張的國際關係,這一切都讓這個世界看似越來越不容易生存,而我們也顯得無能為力。我們被稱為「厭世代」,只滿足於小確幸;我們也被稱為「玻璃心世代」,在上一代帶給我們的安全與平穩中長大,卻感覺這個安全平穩的世界正在崩解,我們逐漸對未來感到無力而放棄抵抗。
不知不覺中,我不再熱情的追尋信仰了。大學時期建立起的聖經研讀習慣,出社會後因為少了專注在聖經的時間與精力,讀經變得難以執行,也更難聚集研經同好和實踐信仰的團體。生活被冗長的工時填滿,換得恰好足夠生活的薪資,工作之餘往往都很疲憊、只想休息,排擠信仰反省和社會實踐的時間與精力。此外,社會的現實、經濟的限制讓我失去了一些動力與盼望。例如:我從大學時為了減塑建立自備餐具的習慣,工作後卻發現,國際成衣零售品牌每日製造的物流垃圾,是塑膠餐具的幾十倍、幾百倍,我的減塑行動顯得好渺小,而我的工作讓我也成為這個污染產業的一份子。
教會生活的衝突與矛盾
除了社會面的衝擊,從大專團契回到地方教會的轉變,也讓某些大專畢契感到不適應。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觀察,相較於過去在台灣設立學校、建立醫館以及多樣社會參與及倡議的初代教會,現在的教會較重視信徒個人的內在與靈命的操練,對社會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也相對少了許多。較明顯的差異是對經文的詮釋角度。過去經文的力量來自對經文整體的理解,和不同觀點碰撞出的火花,再回到社會和處境做對話,以此實踐信仰,反覆辯證。現在教會推動每日靈修,強調的是個人每天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對信仰的實踐著重在教會服事、奉獻;較常以教導者的角色面對社會,例如:宣導合神心意的婚姻觀、金錢觀……等,失去一些與社會對話的機會,也因此較無法深度回應當今社會出現的許多問題,逐漸形成自成一格的內團體。這原是信仰追尋的不同面向,可惜的是,一些青年也因為這樣的不同,而選擇離開教會,失去與教會繼續同工、對話的機會。
繼續掙扎地走信仰之路
過去在大專團契認真追尋信仰的我們,經歷了四年的拆毀、重塑,建立起新的信仰理解與實踐的循環。出社會的前幾年,我認清自己的渺小以及這條信仰追尋之路存在的困難與挑戰,時常感到無力、無望,再加上因為信仰理解不同,難以完全融入新的信仰團體。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走不遠,少了信仰團體的陪伴與造就,很多信仰的追尋和實踐就缺少堅持的動力,因此欲振乏力了好多年。
一轉眼畢業也滿四年,回望這幾年拼命掙扎的日子,感覺信仰停滯沒長進,但就像過了兒童發展期的青年,身體和認知功能的變化幅度雖遠不及兒童期突飛猛進,心智的成熟度卻隨著時間緩慢且確實的累積。透過這篇文章整理了大學和初出社會兩階段的轉變與差異,大學時期的信仰是相對理性且充滿理想與責任的,出社會後上帝透過教會和不同面向的教導提醒我,需要更真實地在感性上經歷祂的同在與保守,如此才能更有盼望的面對教會及社會。相信上帝會透過每個渺小的行動成就祂美善的工作,也會賜我力量繼續掙扎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