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蔡竟恆/台北東門長老教會青年、淡江西語系應屆畢業生
當溫室中起乾旱,失去照料的花朵們遲早得奮力伸展自己的根與葉,為生命找到出路。
★文字事工需要支持★1.刷卡掃QR碼 2.收到簡訊後點進→回報表←填寫資料
緣起
「挫折是迷惘者的牢籠,也是成長者的階梯;是庸人的苦難,也是智者的財富。」
那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更平凡的大二暑假午後,隨意瀏覽網路時,一個培訓計畫不經意的引起我的注意。這是北區四大培訓計畫之一,每年吸引逾500位大專院校學生報名,然而只有25位會入選成為幹部,申請者中不乏高比例的頂尖學生。自認沒幾兩重的我,也沒什麼好失去的,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挑戰了它。
平凡的小挫折
打開報名表,數題開放式申論題映入眼簾,目的是要讓學生們盡全力展現個人特質。第一題便開門見山問道:「請分享您人生到現在最挫折的一件事情。請描述挫折的原因,以及您如何解決。」我簡短回溯我的人生時,居然想不到一件挫折到可以稱作「挫折」的事。當時的我認為,「挫折」似乎要是一件很戲劇化的事情,像NBA球星Chris Paul從18歲征戰到36歲,今年離總冠軍只差一步之遙卻仍然飲恨的挫折;或像WillSmith在《當幸福來敲門》裡,經濟大蕭條時牽著兒子睡在社福單位,卻還是找不著工作餬口的挫折。
對筆者及讀此文章的同齡讀者們來說,我們有很大的機率是不會面臨這樣的挫折。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只要依循台灣教育體制路徑長大,基本上不太會遇到需要承擔高風險的抉擇;我們像是活在一個溫度、水分、肥料控制得宜的溫室中,只要負責乖乖長大即可。也因此我們不曾體會過所謂的「信仰之躍」,也就是為了某件事豁出一切的感覺。
最終,我在表單上寫下一件大學時看似微乎其微,但或許從此改變我一生的小插曲。我高中時曾因愛玩社團導致成績不理想,讀大學後我依然參與社團活動,但時常提醒自己不能重蹈高中的覆轍。大二時,我為了社團的舞展比賽沒日沒夜的準備,甚至經常練到天亮,因此該學期我在系上最重要的必修科目之一就此被當掉。無論是對經濟上資助我的父母,或是對在時間控管上自律不足的自己,我都深陷愧疚與羞愧。這件事情使我陷入巨大的挫折中,甚至一度自我懷疑及放棄。然而我也已不再是孩子,我知道能幫助我的人只有自己。最終我利用寒假閱讀、打工、與自己對話,沉澱後重新燃起鬥志,並開始思考未來,如今也養成持續提升自己的習慣。
不是戲劇性的轉折,也沒有催淚的張力,就只是這麼單純、看似不值一提的小挫折,卻在我心中揚起巨大漣漪、久久才能平息,且影響我至今。出生於「草莓族世代」的我,偶爾會在環境中聽到「這有甚麼好沮喪的」、「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吧!振作起來」、「你也太草莓族了吧」這樣的話。但換個角度來看,能在這樣的小事件之中發現養分、察覺意義,讓小挫折成為對你而言的life-changing story,這樣的能力不也是一種祝福嗎?甚至可以說,這不就是上帝讓人面臨挫折的用意嗎?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及脈絡各有差異,我想,挫折是無從也無須比較的。
溫室中的乾旱
當溫室中起乾旱,失去照料的花朵們遲早得奮力伸展自己的根與葉,為生命找到出路。我認為挫折是一時的單一事件,無論你來自哪裡,無論挫折是大是小,therealquestion is what you gonna do about it? 真正的考驗在於受到挫折後的每個平凡日子,我們能否持之以恆,腳踏實地的達成自我要求及目標,培養出不輕易動搖的頑強意志。最重要的,能否在過程中時時感謝我們已擁有的一切。「不但如此,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著他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