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OSOWU(基層消防員)
疫情時的消防連基本救災能量(一車四人)都不見得能湊齊,更遑論要救多少生命!
大街小巷逐漸恢復生機,被恐懼烏雲遮蔽的臉孔也嶄露平安。回首不久前人們在安全無虞的國際間四處旅遊,短短半年內各個國家紛紛關機場、關港口、限制人口移出移入、封鎖城市間的交通、減少群聚,看似高度文明發展的現今,也無法承受 COVID-19帶來的重創。全球疫情蔓延,大量生命逝去,再再提醒我們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珍貴。 |
台灣是個幸運的地方,在疫情開始人傳人之際,以「超前佈署」之姿盡量防堵可能傳染方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單是政策確實、應變迅速,更助台灣人民上下齊心防疫。我是第一線消防員,在疫情期間雖未接觸確診個案,但想跟讀者分享我的工作所屬單位及轄區醫院的疫情政策。
消防局政策
停止民力團體(註1)協勤:自古以來最強而有力,卻也最需要花時間統整的民眾力量,已是消防圈子的穩定支柱。民力團體提供人力資源,補足消防暫時短缺的人力、物力。停止協勤無疑阻礙民力團體的進步,但為了公共安全,避免傳染風險,消防局不得不出此下策。
各項勤務調整:暫止消防三大業務的宣導(火災預防、搶救災害、緊急救護)。救護案件得不進行呼吸道處置,針對疑似個案成立防疫專責化。減少外出勤務、開會與訓練,使救災能量相對充足,能負擔更多元與大型之災害。對比於前疫情的工作,消防是包山、包海、包動物、包民眾大小事;但疫情時的消防連基本救災能量(一車四人)都不見得能湊齊,更遑論要救多少生命!
醫院對策
防護裝備提升:救人前先保護好自己一直是救援的原則,除了硬體裝備提升外(從基本的手套、口罩,升級成護目鏡、N95口罩、隔離衣),對病患更提升敏感度,只要病患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必提高戒心,減少與病患同處一室的時間。
疑似個案分流:醫院急診病患檢傷站從室內移至室外通風處,加上人流管制(戴口罩、量體溫、限制陪病數),搭起戶外帳篷提供符合TOCC(註2)的疑似個案進行抽驗。負壓隔離病房設施非各家醫院負擔得起,無法負擔的醫院則採取室外通風、定期消毒或其他措施來補足。
病理學探討
專家學者對COVID-19也是莫名驚嘆!飛沫傳染?接觸傳染?或有其他途徑?感染後的症狀也大相逕庭,有如同感冒症狀的咳嗽、發燒、頭痛、呼吸困難、四肢痠痛無力,但也有嗅、味覺異常或其他症狀等。醫療專業首先是從傷病患蒐集數據、分析歸類再驗證,但面對短時間、全球大流行的疫情,相較其他疾病又無太多前例可循,加上鮮少有傳染疾病是同時兼顧傳染力、致命性、症狀複雜,因此「COVID-19源頭可能來自秘密研究室不慎外洩」的謠言不脛而走。我們不知道這件事的真偽,卻要知道現在還有許多人正與這個疾病纏鬥,許多生命也因而謝幕。死亡不應歸咎於是誰造成?從何而來?對人類而言,死亡是複雜且充滿情感的,即便找出問題,想到解決方法,人仍無法死而復生。
至完稿前,醫生在緊急救護的研討會中提及,COVID-19仍未有確切治癒的指標,只能針對症狀進行治療,並防止患者病況加劇。即使累積再多醫療知識,面對COVID-19,醫生也只能感嘆能力有限。期待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未來有所突破,拯救受COVID-19纏身的人們。
疫情餘波
疫情逐漸擴大時,經媒體推波助瀾,直/間接影響社會各個角落:歧視、仇恨確診者或從國外返台者;展開獵巫行動(某社區施壓驅逐照顧確診個案的醫護人員;警察臨檢未戴口罩民眾;無法取得口罩的弱勢族群在戶外咳嗽遭民眾舉報等。這些僅是冰山一角。)COVID-19雖然可怕,但還比不上恐懼傳播的速度,因此「肺炎會痊癒、但歧視不會」成為另種心理傳染疾病的寫照。
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若定的指示下,看似完美的把關其實仍有鞭長莫及之處。雖然COVID-19資料庫尚未建立完整,不符合TOCC的案件也可能有確診疑慮,但更大的影響是,原本醫院的緊急救護處置流程,在疫情中為了避免救護人員被感染,而放寬急救的處置、標準,對需要急救的患者大打折扣。我們都知道醫療是專業不是服務業,醫護人員冒著自己受感染的風險,去救已感染者當然是不合適,但在疫情恐懼下,只能暫時犧牲急診生病的患者,緊急救護不再要求時間,不再要求處置是否精確!疫情當下,才發現受傷生病的人是多麼的被忽視。
反思
在高度發展的今日,COVID-19使人不得不停下來面對最基本的需要──生命安全。但現實是殘酷且冷血的,感染者被視為「次等人」,不僅須面臨普羅大眾的冷眼相待,連緊急救護也被允許消極處置。看似合理的作法卻是犧牲多少不正常的生命,他們是感染到可痊癒的病,但不是絕症;就算真是絕症,也不該剝奪那些人剩餘的尊嚴。他們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人,是曾經跟我們在這土地上為了生活與目標一起戰鬥的人啊!
我們應當期許自己在未來的路上,學習不犧牲弱勢的族群,反省合理作法的謬誤,踏上掙扎卻不失希望的步伐,緊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而這些,不正是耶穌基督所傳達給我們的信仰嗎?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