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2024年10月9日

文|鄭仰恩/《新使者》總編輯,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神學暨教育牧師

整體而言,PCT 的大專工作早期是和同屬 ECCT 的主流教會一起合作,和校園團契則是平行發展。不過,從 1970 年代起關係生變,在民主化及解嚴後的新時代,能否展現合作新機,值得觀察。

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 PCT)開啟大專工作的七十週年。本文針對台灣大專工作的緣起、發展,以及不同教會傳統所設立的大專團契作一些簡要的介紹,特別以長青團契及校園團契為例,並嘗試將大專團契的異與同放在當代的歷史脈絡裡來加以檢視。

台灣大專事工的緣起

在十九世紀的全球海外宣教運動裡,一個重要的支流是「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SVM)。這些以歐美主流教會為主體的青年或學生運動,大多帶有「宣教熱情」、「福音主義」、「平信徒運動」、「跨教派(但並非無教派)」、「志願服務(世界、社會、他人)」等特質。在二十世紀初,這樣的特質也隨著宣教師的引介,進入台灣教會的青年圈子裡。

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明有德牧師(Hugh MacMillan)在他所著的《後進教會裡的青年》(Youth in a Younger Church )一書裡,將 PCT 早期的青年運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 1916~1932 年,以「教會青年會」為主體,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羅虔益(Kenneth W. Dowie)是中心人物,此時期的活動以台北(淡水)為根據地。第二期是 1932~1945 年間,當時由留日的年輕學人組成「台灣基督教青年聯盟」,以廖繼春、顏春和、鄭蒼國、劉子祥、黃受惠、高天成、林朝棨等人為中心人物,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夏令會,對當時的教會貢獻極大。雖然名為 YMCA,但宣教師皆以“ young people's society"稱之,實為「青年會」或「青年社」。第三期則始於戰後的 1948 年,當時「台灣全省基督徒青年夏令會」在淡水舉行,約有 1200 人參加,帶著改革 PCT 的朝氣,隔年(1949)更在台中柳原基督長老教會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此一階段,明有德牧師是靈魂人物,不但推動「自由查經」的風氣,更將「普世合一思想」介紹給台灣教會。

PCT 自 1954 年在美南長老教會贊助下,先是在台北成立 Friendship Corner,1956 年起,依西方「基督徒學生運動」(SCM)的模式成立大專團契(即後來的「長青團契」),1958 年開辦神學座談會,1960 年還舉辦過「國際勤勞營」(Work Camp)。1961 年正式成立大專學生輔導委員會,並在總會青年處下分設北區、中區、南區大專學生輔導委員會,在各地區設立大專基督徒學生團契。初期有卜良道(J. R. Blandau)牧師夫婦,1963 年又有畢德生(Harry Peterson)牧師夫婦及鮑安寧(Ann Broom)小姐加入,加上美南差會「長老教會發展基金」的援助,在各地建立學生宿舍,對大專事工發展幫助頗大。

此一期間,同樣帶有教派色彩的「信義會學生中心」分別於 1954 及 1957 年在台北及台南設立,「浸信會學生中心」於 1957 年在台北設立,「衛理公會學生中心」及「聖教會大專團契」則是於 1963 年在台北設立。除此之外,帶著跨教派色彩的「校園團契」(TEF)於 1955 年開始在南區推動工作,1957 年在北區開辦查經班,1958 年發行《校園》雜誌,1961 年成立本部於台北。另一個跨教派的「台灣學園傳道會」(TCCC)則是於 1964 年由臺雅各牧師夫婦在台北創立,歸屬於國際學園傳道會。

長青團契和校園團契的「類平行」發展

在普世合一運動影響下,台灣的主流教會於 1963 年創立了「台灣普世合作委員會」(ECCT),也就是後來「台灣教會合作協會」(NCCT, 1991)的前身。因此,在此階段的 PCT 大專工作是採取和其他主流教派合作的方式,在一些大專院校裡成立長青團契,在其他院校裡則是成立跨教派的大專團契。1965 年台南區基督教大專服務中心由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台灣聖公會、台灣信義會、台南神學院共同成立,是代表性的案例。

PCT 於 1963 年由北區大專輔導委員會發行《使者》雜誌,後曾數度停刊,1979 年復刊為《使者新刊》,再於 1990 年發展成現今的《新使者》雜誌。長期以來,這份雜誌帶動大專青年學子的獨立思考,是一份「信仰、理性、本土」的刊物,也持續回應時代及社會的重要議題。

1971 年由陳南州、鄭信真、謝淑陽、林弘宣等南、北神學生發起「大專基督徒聖經神學研究班」(神研班),開啟一個「深化聖經信仰,關懷本土社會」的信仰傳統,同時也重視普世合一的對話精神。早期幾屆的講師包括 PCT 的駱維仁博士、浸信會神學院的周聯華牧師、輔大神學院的房志榮神父,以及信義會的吳默倫牧師(Marlin Wogstad)等。神研班重視與社會實況關聯的神學思考,也引介聖經詮釋學,包括聖經鑑別學(biblical criticism),更鼓勵學員成為信仰學習的主體,避免教條和權威。值得注意的是,校園團契也從 1971 年起,開始舉辦大專靈修班(大靈班),同時連結研經、營會及文字出版的工作。

1977 年起,由 PCT 總會青年幹事陳南州牧師推動「青年大會」及「現代門徒訓練會」,並和其後的張立夫牧師推動出版及教育事工,以聖經釋義及平信徒神學系列為主,且積極連結基督信仰與社會關懷的工作,以期延伸 SCM 傳統。

不過,長青團契和校園團契這樣的「類平行」發展,不久就起了變化。眾所周知的,PCT 在 1970 年代先後發表了三個對台灣民主發展及國家前途的聲明與宣言,引發 PCT 與其他國語教派的緊張和對立。當年《校園》雜誌就在社論裡主張:「教會不應自命為時代的先知,也沒有聖經的根據扮演干預政治的『壓力團體』角色。」因此,至少到 1990 年代末期為止,PCT 的大專工作是採取和「校園團契」有所「區隔」的方式進行,中間也曾發生雙方對於基督徒可否關心政治、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台灣前途與政黨認同等議題的論爭。

從「後美麗島事件」的 1980 年起,在陳美蕙牧師等大專同工的積極帶領下,長青團契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大台北地區)積極推展,同時結合風起雲湧的台灣民主化運動和社會運動,展現聖經研究結合社會關懷的整全信仰。同時,由於改革宗傳統強調「信徒皆祭司」及「天職(vocation)」的精神,PCT 的大專運動同時鼓勵全職獻身及在社會中實踐天職,也培養出不少優秀的社會中堅人才。

1987 年解嚴後,PCT 面對新時局的挑戰,同時自身也陷入「教會政治」的權力漩渦裡,當時的大專青年曾經發出信仰反省的批判聲音,但效果有限,聲音也日漸薄弱,期待大專學子能持續發出信仰良知的聲音。

整體而言,PCT 的大專工作早期是和同屬 ECCT 的主流教會一起合作,和校園團契則是平行發展。不過,從 1970 年代起關係生變,在民主化及解嚴後的新時代,能否展現合作新機,值得觀察。

附論:影響大專工作的歷史脈絡

最後,為了幫助大家更深刻理解過去七十年的時代處境,我們也簡單回顧影響台灣大專團契發展的三個歷史脈絡:

第一個是當代神學發展的脈絡。因為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在 1870~1930 年間,「自由神學」或「現代神學」逐漸在歐美主流教會裡盛行,這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基督教,而將傳統信仰調適(accommodate)於當代文化發展中的一種神學努力,也可說是一種「對基督教教義的人性化再解釋」。此外,盛行於北美的社會福音運動,則是將罪和拯救的教義延伸到「社會」及「超個人」的層次,並強調「社會或結構性的惡」存在的事實,進而在社會裡追求「公共利益」或「公義」的實現。這種「擁抱」現代世界的態度,特別是接受聖經鑑別學、宗教歷史學派的方法論,以及現代主義的思維,隨即受到「基要派」的攻擊和批評。

當時,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世界經濟大恐慌(1929)的衝擊,加上 1930 年代起在歐洲逐漸興起的法西斯極權主義,這些都讓主張「上帝的內在性」、「人類的美善本性」和「歷史的進步性」的自由神學遭到挫敗,也引發了神學立場較溫和的「新正統派」的全面批判。在論戰過程中,「新正統派」批判自由神學全面擁抱世界,主張以「辯證」的互動關係來回應當代世界的挑戰,兼有接納與批判的態度,代表人物是巴特(Karl Barth),重要代表作是 1919 年出版的《羅馬書釋義》(Epistle to the Romans )。

二次大戰後,儘管自由神學日漸衰微,但是藉助新正統派持續「委身教育」的努力,將基督信仰帶入現代科學、文化、哲學,以及全球知識的世界裡。他們接受現代的聖經研究法(歷史及語言學的研究),也從自由神學承繼「社會關懷」的信念,但不是要在現世中建立上帝國,而是根基於上帝的主權及審判。此一較為寬廣的神學觀點,也影響了戰後以自身「主體意識」開始建構的「第三世界神學」。

另一方面,不願介入神學論爭、以「搶救靈魂」為急務的福音派,也在自由派和基要派的論爭中試圖走出自己的路。然而,北美福音派的觀點不斷窄化,甚至被基要派轄制,以致於「福音派」一詞在 1970~1980 年代變成負面代名詞,往往用來指稱那些帶有「反智」取向、忽視社會責任、罔顧宣教倫理的教會群體。

慶幸的是,在英國福音派大將斯托得(John Stott)主導下,1974 年在瑞士洛桑舉行的「世界福音會議」發表宣言,對過往「忽略社會關懷使命」提出反省及悔改之意,並宣告「傳福音和社會、政治的參與,同為基督徒的責任」,是一重大轉捩點。其後,在新一代福音派神學家如英國的麥格夫(Alister McGrath)和美國的諾爾(Mark Noll)、哈奇(Nathan Hatch)、馬斯登(George Marsden)、史陶特(Harry Stout)的努力下,福音派努力回歸新教主流神學傳統,並汲取宗教改革運動的「稱義」神學及衛斯理派的「社會成聖」概念,因此和主流教會間的神學立場有逐漸互相靠攏的傾向。

以上對當代神學發展脈絡的介紹,主要是提供一個神學光譜的參照點。PCT 及長青團契在戰後主要承接新正統派的神學觀點,特別是聖經鑑別學及修辭批判方法,以及積極入世的社會關懷和公共參與;另一方面,校園團契也從早期較為保守的福音派觀點,轉向「新福音派」較為開放、同時重視學術及社會關懷的信仰態度,雙方確實有互相貼近的趨向。

第二個是普世合一運動的脈絡。從「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1886),到英國開啟 SCM 運動(1889),到在瑞典成立「世界基督徒學生團契」(WSCF, 1895),其中的重要領導者是穆約翰(John R. Mott),他也協助推動普世合一運動及普世教會協會(WCC, 1948)的成立。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基督徒學生運動一直是和普世合一運動接軌同行的。然而,從 1950 年代起,因為 WCC 開始關注並委身於不少具有爭議性的國際政治情勢裡(如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普世的福音派於是另闢途徑,先是組成「世界福音派團契」(WEF, 1951),其後再改組為「世界福音派聯盟」(WEA, 2001)。

在普世的參與上,PCT 自從成立總會(1951)以來,就積極加入普世教會組織,包括普世教會協會、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亞洲基督教協會(CCA)、世界傳道會(CWM)等。因此,自 1960 年代起,PCT 逐漸發展出積極關懷社會公義和台灣前途的信仰態度,學習探索普世宣教與合作、公義與和平、兩性平權、族群關係、宗教對話、全球化與經濟不公義、生態浩劫與環境整全等重要議題,特別關心婦女、青年、孩童、無根子民、原住民、身心障礙人士、同志族群、外籍勞工及其他弱勢邊緣團體的基本人權,並致力提昇其尊嚴,也關切廢除死刑、免除貧窮國家外債、宗教容忍等倫理議題。

相對的,因為台灣的傳統主流教會教勢不強(PCT 除外),教會生態相當特殊,加上 1960~1970 年代獨特的反共意識形態及國策,形成對普世合一運動有截然不同觀感的不同陣營,這也間接影響了各個大專團契的信仰觀點。

這也將我們帶到第三個歷史脈絡,那就是冷戰結構下,形成意識形態之爭的本土歷史脈絡。在此主要是指 1950 年代起,在「反共至上」的氛圍裡逐漸成形的黨國基督徒及他們所組織的「反共護教聯盟」,另外還有反對 WCC、深獲蔣介石信任、主張 PCT 應退出 WCC 的麥堅泰(Carl McIntire)及他所創立的「萬國基督教聯合會」(ICCC)。關於這個歷史脈絡的詳情,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曾慶豹教授所著的《約瑟和他的弟兄們》一書(台灣教會公報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