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黃欣怡/蘭雅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為了能實際關心、暸解目前大學生的需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帶領他們的團契輔導認識,並且參與大專團契學生正在進行的事工。
★線上刷卡支持文字事工★1.掃QR碼 2.收到刷卡簡訊請回報資料(點入)
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
最近這幾週,剛好有機會為一位穩定在我所服事的教會聚會的文化長青三年級學生,上受洗前的洗禮班課程。我問她:「為什麼想要受洗?」一開始她沒有辦法清楚地回答這個問題,覺得好像大家這樣做,所以她也跟著如此行。隨著一次次在課程上的討論後,有一天她問我:「為什麼教會的大家要對我這麼好?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你和大家一樣,去跟別人分享。」
因為她的話,讓我想起我的大學長青經驗。當我隻身到外地讀書,最先熱情接納我的人,不是學校老師、同學,而是當時高雄大專中心的輔導謝惠娟牧師!我所就讀的大學,從我這一屆開始才成立長青團契;在團契裡,只有輔導跟地方教會的牧者共同照顧我們這一群菜鳥新生。我在大學時期除了團契之外,還有許多新鮮事值得去闖蕩;可是直至今天,過去在長青時代如何被輔導、地方教會牧者對待的經驗,養成今日的我,也影響我去接待、照顧、牧養青年。
蘭雅教會如何服事青年
我所服事的蘭雅教會,不是一間大型教會,雖然設立已超過35年,在經歷許多掙扎跟多任牧者的來來去去後,終於在2020年升格為堂會。許多人對蘭雅教會有青年這件事其實很羨慕,可是往往知道蘭雅教會實際的教勢後,會問為何教會還要做青年事工?因為大家都曉得,做學生事工並不能為教會增加奉獻收入,也不能帶來穩定的聚會人數。也有許多人會說,學生都是來來去去,一畢業就會離開教會,不太符合現今社會所說的「投資報酬率」。有許多教會其實不太願意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學生事工。然而,當我們回想自己受呼召或是信主的經驗時,試問能用金錢或世上認為有經濟價值的事物,來交換上主給我們的恩典嗎?因為出於如此無以回報的恩情,我感謝上主,蘭雅教會的同工們也有同樣的心志,願意一起牧養在我們中間的弟兄姊妹,尤其是這些被認為是投資報酬率低的青年族群們。
當我受派到蘭雅教會牧會時,我發現教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特色,就是這裡聚集相當多文化大學畢業的弟兄姊妹。我想這是因為過去蘭雅教會的牧者在教會的耕耘,他們為了讓畢業許久的弟兄姊妹,也能繼續關心教會裡還在學的大學生,不斷喚醒弟兄姊妹回想自己過去如何受到大專團契陪伴,或在外地工作、讀書時,自己是如何受到地方教會的照顧。
上山、下山陪伴文化長青
因為有過去牧者已經奠定好的基礎,加上我知道大專團契輔導手上不只要帶一個團契,他們幾乎每天晚上都須陪伴不同學校的團契。我為了能實際關心、暸解目前大學在校生的需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帶領他們的團契輔導認識,並且參與大專團契正在進行的學生事工。
很感謝上主,讓我能夠用文化長青每週二的查經聚會時間,透過分享信息的方式與團契輔導同工,開啟我每週二固定上陽明山文化長青學舍的機會,得以認識團契的學生,並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
由於我的人生哲學就是要好好的體驗人生跟玩樂,在大學生課業之餘,我也會常常找機會跟他們一起出去玩,或是陪他們探索連自己都還有些陌生的台北。在他們許多重要的日子裡(例如:生日、學校社團演出、文化特有的南下巡迴演出),我也會出現並給予關心跟鼓勵,無形中促進我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除了我自己上山陪伴文化長青以外,下山後也會想盡辦法讓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認識他們。學生們除了讀書、玩樂以外,更重要的是生命的陪伴。在我牧會的這幾年,教會除了每一年固定為大學生舉辦迎新活動,也透過禮拜儀式為即將畢業的學生舉行差遣禮拜,為即將入伍的社青舉行壯行禮拜。雖然學生們都是來來去去,有些學生畢業後或許就不在我們中間,可是我及教會的同工們經常感謝上帝,讓我們能有這樣的福分和恩典,成為關心學生在大學時代的教會與信仰群體。
牧養學生的挑戰與學習
在這幾年,我也遇過許多發生在團契裡或學生個人的困難與問題。對我來說,「牧會倫理」是我覺得很有挑戰、要學習拿捏分寸的一門藝術。隨著跟學生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我也越有機會碰觸學生的生命議題。「如何在學生跟輔導之間扮演好地方牧者的角色?」這常常是我覺得重要並擔憂自己是否會有失分寸的問題。在和大專中心輔導配搭的過程,我學習幾件事:
首先,當面對學生向我傾訴的各樣事,我學習傾聽,並鼓勵學生告訴他/她的輔導,一起關心與承擔學生的困難。
再者,牧會很多時候是孤單的,帶領信徒的牧者所花費的心力、時間往往不是他人所能理解跟體會;我想大專輔導也是一樣。在這幾年和大專輔導同工的過程裡,我不只盡力和輔導成為同工,更朝能成為互相分享與傾訴的朋友關係努力。
最後,身為地方教會牧者,無論與大專輔導配搭,或是做學生事工,我都學習保羅所說的話:「對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贏得猶太人;對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贏得律法以下的人。對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贏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沒有律法,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對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贏得軟弱的人。對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我總要救一些人。凡我所做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共享這福音的好處。」(2010和合本,林前九20~23)今日我們關心人、牧養學生,其實只是因為上主曾差遣其他牧者,在我們身上做過同樣美善的事。每當我們繼續付出愛的時候,哪怕所愛的對象是投資報酬率低的青年族群,其實我們都得著也共享福音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