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彥彣 (東華大學花美團契)
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帶給我們的,是那藉著祂的死、而展開的上帝國度。
這次的神研班,閱讀的經卷是路加福音。在整整六天的神研班當中,從縱貫整卷書脈絡的各式主題專講、小組討論,以至於各樣workshop,都讓我收穫良多。而更重要的,這些收穫都直指一個核心──我對我主耶穌基督的認識。
從該撒到法利賽人
在參加主憫姊的workshop和與小組的討論時,會發現路加福音在敘述耶穌與法利賽人的相遇時,與其他卷福音書有明顯的不同。甚至,主耶穌在路加福音中也多次到法利賽人家中作客(縱然最後常以罵人收場)。
大家常常說路加福音是寫給邊緣人的福音,是「翻轉當時價值型態」的福音。然而,在參加主憫姊的Workshop之後,我於是問自己,從路加福音裡的法利賽人,我看見了甚麼?我當然可以把法利賽人當成某種「律法主義的原型」,並且繼續處境化到今日的教會現況。然而,如果法利賽人有可能根本是熱愛上帝、相信復活的群體,那麼對我來說,當主耶穌與他們相遇時,所激盪出的火花,到底有甚麼意涵?
在workshop結束後,我其實還不知道答案。直到和同組的夥伴們一起讀到主耶穌進到稅吏長撒該家裡作客時,我才了解到自己的感動是甚麼。
同組查經的夥伴們在這段經文中,也有很有趣的發現。大家都發現,其實這段經文在盡力依著上下文的脈絡來理解之後,仍餘下許多值得解讀的空間。傳統上,大家總是認為稅吏是該死的「猶奸」,一個被羅馬人鄙視、被自己同族的猶太人所厭惡的群體;然而,從上下文的線索判斷,或許撒該所敲詐的錢並不多甚至沒有、或許他指沒有親手去收稅……等,不一而足的討論都有。
我在夥伴們討論的聲音當中,卻漸漸了解我的感動是甚麼:且先不論該撒有罪無罪,主耶穌帶給該撒的,不只是某種「只關乎靈魂的」救恩,而是恢復了他的身分;不是某種獨屬於個人的榮耀、而是應許該撒回到他被孤立的群體當中的「恢復」。
在一句「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當中,主耶穌不只看見該撒可能有或沒有的道德問題;主耶穌更看見該撒的孤獨,被孤立於猶太人、孤立於母族的孤獨,而主耶穌的宣告,不只是帶給該撒某種個人靈魂的恩典、某種心靈上的安慰,而是應許這樣奇妙的恩典,全然瓦解了他的孤獨,讓他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無條件地回到他的母族裡、回到上帝子民的群體中。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而最震撼的、莫過於第五天的天主教白冷會于惠霖神父的專講,及專講之後陳佩儀牧師主持的獻心會。
來自瑞士的于神父越是在台上以輕鬆的姿態分享他單純的生活,越是讓我在下一刻難以維持平靜;當下一刻了解到背後奉獻一生的生命,五十年或更久的適應、對故鄉難以抑止但或許已經習慣了的懸想。思念的家人、地土,還是原來的樣子嗎?
而更讓我不能抑止淚水的,是身後不願留下任何一點負擔,那樣深扎在內裡的溫柔跟背後難以明白的、駁雜的情緒。而道成肉身的主耶穌,是承受這所有一切的那位:承受著所有邊緣人群體、承受著對信仰抱持熱情但卻忘記初衷的人們、承受神父們所關懷的邊緣人,以及,支持著神父們的生命的那一位。
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帶給我們的,是那藉著祂的死、而展開的上帝國度……
「因為上帝國在你們心裡、在你們中間」,祂於是這樣告訴我們,藉著祂的死與復活。
【編按:有關于惠霖神父所屬的白冷會在台灣工作的故事,請參考范毅舜:《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二書。可透過新使者雜誌辦公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