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銘偉/羅雅基督長老教會教育牧師,台灣聖經公會《和合本聖經研讀本》撰述委員,台灣聖經公會聖經翻譯專員
《現代中文譯本 2019》譯為「永不失敗」,不是指「人生道路上永不失敗」,而是指「不會從上帝的聖殿中被趕走」。
頃接《新使者》雜誌轉來王永宏弟兄讀經時的疑問,希望我能夠協助回答。身為聖經公會的翻譯同工,自然義不容辭接下此一任務。關於文中提問,簡答如下:
詩十五 1 中「אֹהֶל」的翻譯問題
詩十五 1 是朝聖者站在耶路撒冷聖殿門前,提出的一組修辭疑問句:「誰能寄居在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和合本)這樣的問題彷彿是客旅尋求居所一般;提問者所預期的答案就是十五 2~5 前半的經文。
希伯來詞語「אֹהֶל」這個字原來的意思就是「帳棚」(t e n t),當它用來指放置約櫃的帳棚時,許多英語譯本則會譯作 tabernacle,中文譯本多作「會幕」、「帳幕」。從舊約的記敘可知:「會幕」是指會移動的上帝的居所,「聖殿」則是上帝永遠的居所。如本文開頭提到,「你的帳幕」與「你的聖山」是一組平行表達。「聖山」很清楚就是指「錫安山」(參詩二 6,另參三 4;十五 1;四十三 3;四十八 2;八十七 1;九十九 9),也就是「聖殿」設立的所在地(這也是《現代中文譯本 2019》在此譯作「聖山錫安」的理由)。「帳幕」與「聖山」都是用來表達「上主的居所」的概念。
因為「帳幕」是臨時的居所,會時常變動,而「聖殿」是永久性的居所,永遠不改變的。因此,多數譯本在此便會以「……「寄居」(גור)……「帳幕」,……居住(שׁכן)……聖殿」這樣的表達凸顯「帳幕」與「聖殿」的差異。
但是在詩篇中,「帳幕」與「聖殿」並非對立的觀念,因為詩篇的作者也會用「你的帳幕」(例詩廿七 4~5;六十一 4〔希伯來文聖經六十一 5〕)來稱呼「聖殿」。這樣的用法是為了讓人聯想起在曠野流浪時,「帳幕」(或「會幕」)是上帝的居所,以及大衛在錫安山上所建、用來保護約櫃的帳幕(參撒下六 12、16~17)。
上述的說明,暫時回答了詩十五 1 在解經上的問題,也就是 what it meant。然而,作為聖經翻譯員要如何從 what it meant 走到 what it means 就有更多考量了。如同永宏弟兄指出的,《現代中文譯本》是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的原則翻譯聖經原文,因此,翻譯員便要考量,在此「你的帳幕」和「你的聖山」到底是對立,還是平行的概念呢?
當今研究詩篇的學者大概都同意,像是詩篇十五篇這種冠以「大衛的詩」標題的作品,應該不是大衛自己的作品,較可能是後世的託名之作。詩篇十五篇很清楚是朝聖者來到聖殿門口所做的信仰反省:「誰能夠住在聖殿裡面?」或者:「我能夠住在聖殿裡面嗎?」因此朝聖者用古代的帳幕與當代的聖殿來做一種文學的表達,顯然重點不是「帳幕」與「聖山」有什麼差別,而是朝聖者能否「住在裡面」?
既然在詩篇中有作者曾以「帳幕」指稱「聖殿」的例子,因此《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員在此捨棄了「帳幕」與「聖山」在文學上的平行表達方式,而強調朝聖者站在聖殿大門之前內心的思想,所以用「聖殿」取代「會幕」,用「進入」取代「居住」。
整體而言,《現代中文譯本 2019》的表達:「誰可進入你的聖殿?誰可居住在你的聖山錫安?」強調了朝聖者在聖殿大門口的信仰反省,這樣的表達對現代讀者來說,可能是更好的譯法。除此之外,也許可以考慮類似「誰能進入你的聖殿敬拜你?誰能永遠住在你的聖山錫安之中?」或「上主允許誰進入他的聖殿敬拜他?上主允許誰永遠居住在他的聖山錫安之中」這樣的翻譯。
「永不動搖」還是「永不失敗」?(詩十五 5)
詩十五 2~5 前半,作者以十個條件回答了自己在十五 1 提出的問題:「誰能住在上帝的聖殿中?」這十個條件都是道德和靈性的,而不是儀式和禮儀性的,且與品格和行為有關。
這十個條件不是獨立的敘述,而是與「誰能住在上帝的聖殿中」有關,因此,某些譯本為了更清楚地呈現出這種關係,在十五 2 開頭加上:「上主回答說……」或「答案就是……」。那麼詩十五 5 最後一句:「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其中的代名詞「這些事」指的就是十五 2~5 前半所提:「居住在上帝聖殿中的十個條件」,故十五 5 後半指出:「實踐這十個條件的人必能持續地住在上帝的聖殿中」。
因此,《和合本》譯為「永不動搖」,不是指「人生雖有打擊破壞,但跟隨主的人腳步必站立得穩」,而是指「持續地居住在上帝聖殿中」;《現代中文譯本 2019》譯為「永不失敗」,不是指「人生道路上永不失敗」,而是指「不會從上帝的聖殿中被趕走」。所以,「永不失敗」在此並不牽扯「成功神學」或「超譯」的問題。希望以上的說明,能使永宏弟兄明白,也使眾多關心聖經翻譯且喜愛讀經的朋友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