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昊儀/文字工作者,台中重新基督長老教會學齡前兒主負責人
小萌班不單涉及幼教信仰、親子關係,將視野拉得更高來看,它其實是一個足以連動全教會各個年齡層事工的國度現場,是比想像中還大的共同體。

2024 年 7 月仲夏夜,我在繁忙作息與勞碌母職中,聽見了天堂的旋律。埔里幽靜的山谷民宿漫出喜樂音符,台中重新長老教會「小萌親子營」由學青擔任保母,以減輕父母辛勞,父母則是學青的顧問兼靠山,跨世代彼此幫補,齊力譜出「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廿四 15,和合本)這首美麗樂章。
時光倒帶回到 2022 年初,重新教會親子室角落,一對小姊弟(3 歲、1 歲)正百無聊賴地對空氣喊話,並在地上翻滾;媽媽就在哄姊弟倆、餵餅乾和給繪本的循環中度過,幾乎斷食主日靈糧,孩子也渴望至外頭奔跑。有鑑於此,2022 年底在張寬牧師、林喜信牧師娘支持下,兒童主日學校長林伊凡長老與我,替 0~6 歲家庭量身開辦了「小萌班」,同步實踐信仰生活與親子陪伴――從最初 2 個家庭成長到 9 個家庭,至今共計吸引 30 人左右進到教會。
幼兒主日學設計,「尊重」為起點
坊間常見的俚語如「2~3 歲貓狗嫌」、「Terrible 2」,意味著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萌發階段,雖令作為父母的我們備受挑戰,卻是領受上帝的好時機。
詩篇一二七 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點出:這些仍在建構生活能力的幼兒們,其主權屬於上帝,是上帝將祂珍貴的產業託付給我們;再來,所有人都是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所造(創一 27),從情緒、喜好到思維,每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並且是擁有傳福音能力、配得尊重的小生命。
我們在此基礎上,企劃專屬幼兒的主日學內容。將敬拜結合音樂律動,讓孩子跟著詩歌中的主歌、副歌和連接段(bridge)遊戲來活動大小肌肉,也搭配小樂器、絲巾或親子共舞。信息則不侷限於聖經,改採用生活化的「繪本」。我們根據每月不同主題,選出符合信、望、愛之原則的繪本,拉近福音與幼童的距離,再延伸相關活動,如編織彩繪、科學實驗或煮玉米濃湯等等,都是親子間的精心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引導幼童明白奉獻的意義——不僅是金錢,更是樂意的感恩行為。對此,我借鏡母會台中美福教會的作法,邀請學青繪製 Q 版小耶穌,讓每位孩子手持愛心卡片,依序上前奉獻給耶穌,並大聲說出「耶穌愛我」或向耶穌表達感謝,趁幼年時奠基奉獻的行動基礎。

穩定師資陣容,培育父母為門徒
主日課程運作確立後,穩定的師資如何培訓或邀約?師資不一定得是擁有幼教背景的人,而是陪在這群孩子身邊的家長——青壯年社青(28~48 歲)。然而,家長們來自不同的身分背景,甚至有的是慕道友,屬靈程度也不盡相同,而將父母聯合進小萌團隊、培育為師資的關鍵在於:建立陪伴門訓的關係。
我們先聚集所有穩定出席小萌班的父母,成立為夫妻小組;接著為其注入靈糧——「正餐」:週六小組信息、「點心」:平日線上禱告、「派對大餐」:年度親子營。有些父母因待在小萌班,無法聆聽主日講道,故每隔週六特邀牧師至小組分享當週信息;平日則由我協同同工,一對一陪伴媽媽們讀經和線上禱告,彼此關懷守望。重頭戲為每年一次的親子營,林伊凡長老結合大學期間長青團契的經驗,締造學青、社青和幼童世代共融的營會。盼藉由上述長期、穩定、不放棄的陪伴關係,強化所有家庭對信仰的定錨感,使家長從單純陪小孩參與活動,進擊成為為上帝國效力的耶穌門徒。
此外,洞察小萌父母的特質、喜好和專長,也是邀約其進入服事的關鍵。例如:對彈吉他感興趣的爸爸擔任敬拜樂手、善於陪孩子玩耍的爸爸唸繪本、熱愛剪貼手作的媽媽主責課程、擁有食品企業背景的媽媽預備點心等等,事奉過程帶動家庭凝聚力,孩子也將親身經驗愛的真諦和耶穌的榜樣。
職場新鮮人社青,幼兒師資界珍珠
為課程注入源源不絕亮點的,除了同工與家長的用心預備,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族群,即剛從學青轉為「社青」的職場新鮮人!這些 20 多歲的未婚社青們,優勢在於其保有學青時的校園活力,又具備社會職場的溝通能力,能與孩子玩耍,又能和父母溝通,是小萌班信仰造就中宛如珍珠般的陪伴者。
然而,這群年輕社青尚未步入家庭養兒育女,也正面臨適應社會壓力和人生轉換階段,受邀進入「小萌班」能為他們帶來什麼?依重新教會兩年多的運作經驗,可以得知的是:專長或興趣被肯定,以及提前預習婚姻家庭學分。像是青年消防員推廣滅火知識,向主管申請扛著一輛幼兒電動消防車至小萌班,萌寶們在教會開車,化身一日消防員;台大森林系畢業的青年,除了帶大家玩各種「果實」彈珠,還撿拾公園掉落的大樹枝,讓萌寶們當掃把騎,將教會變身遊戲場;自幼學習小提琴的青年,讓親子們實際拉弓弦,體驗弦樂器的樂趣;擅長鉤針編織娃娃的青年,將精緻作品奉獻給萌寶們,飽得父母對其品牌的青睞。
當專業或興趣被肯定時,自然會產生信心及歸屬感。在小萌班服事能實際觀察:一個家庭裡,家長態度如何影響下一代?孩子的表達與發展,又是如何受到父母的影響?這些都成為社青們步入婚姻前,搶先習得幸福學分的禾場。並且,在張寬牧師領導下,更將影響力擴及至學青,成就了跨世代事奉的親子事工。

老中青幼「家」,全教會事工國度現場
小萌班不單涉及幼教信仰、親子關係,將視野拉得更高來看,它其實是一個足以連動全教會各個年齡層事工的國度現場,是比想像中還大的共同體。對「婚姻家庭」有疑惑或憧憬的學、社青,除了社群、聯誼、聽講座或參與婚輔,建議直接進入兒主服事親子家庭,可以由拍照做起,拍攝親子的互動過程也許會得到答案,例如:婚姻面貌、家庭運作、第一線教養現場,以及看見上帝的國度。
想親眼目睹上帝的國,在教會內建立小萌班(學齡前親子班)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幼兒靈魂純淨,能輕易彰顯上帝國度的法則。孩子「不計算人的惡」(林前十三 5),面對同儕爭執的態度常是「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 17),下一秒仍開心玩在一起,總能做到快速饒恕、立刻放下。
然而,作為小萌核心同工,我們總會有疲乏軟弱的時刻。那麼,促使我們「奔跑不放棄」的力量來自哪裡?「白髮是榮耀的冠冕」(箴十六 31),重新教會內許多已升格為祖父母的資深兒主老師,打過無數屬靈爭戰的他們,是傳承「敬畏神」態度的最佳榜樣。更可貴的是,幾位婦女前輩看見小萌新手爸媽的需要,興起擁抱「α 世代」(2010 ~ 2025 年出生)的負擔,將是未來「0~1 歲嬰兒服事」的重要推手。老中青三代匯聚萌班,見證一個宛如「家」的國度。
盡收造物主豐盛,閃閃發光「α 世代」
我們也會遇到父母的困惑:「現行教育課綱盼學生涉獵多元才藝,所以,與其週末讓孩子去教會,不如從小去才藝班更能適應未來發展?」其實,小萌班除了信仰教育、品格常規,尚涵蓋奧福音樂、兒童美術等內容。重點在於:音樂、繪畫、舞蹈等技能,都是「上帝創造」的範圍,當期望孩子能有所收穫時,與其馬不停蹄地排課或練習,不如讓孩子從小認識上帝,與創造宇宙萬物的源頭接軌,在靈覺層面打通與上帝溝通的橋樑,盡收造物主的豐盛。
自幼陪伴孩子找到生命意義,是父母教養上備感平安的秘訣。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 33)信靠勝過世界的耶穌,反而能幫助孩子的自信,讓視野凌駕於所有才藝技能之上,終生有上帝的慈愛與智慧隨身,無論做什麼都能肯定自我價值、閃閃發光。
牧養學齡前親子後,將會發現:「α 世代」嬰幼兒是打開家庭屬靈之門的鑰匙!雖然此階段父母須照料幼兒,能參與的事工有限,但有規劃幼兒主日學的長老教會不多,加上新手爸媽也需要支持團體,因此整個家庭通常會願意長久留下,出席率其實相對穩定。
未來小萌團隊盼整合重新兒童主日學,打造符合長老教會 DNA 的「兒童教會」。宗旨是每個孩子都有傳福音的能力,能禱告、敬拜、分享信息或見證,建造這樣的能力,回歸起點,尊重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並細水長流地影響他們。
少子化世代反而彰顯親子事工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林伊凡長老呼籲眾教會牧者與青年:上帝喜悅的事,祂必親自帶下人力、物力和資源,即便只有一個家庭也可以,開始做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