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平/《新使者》執行主編
從 1971 年開辦至今,神研班以創世記、福音書和羅馬書三年一輪的規律,帶領大專學生查考聖經。
每年寒假,長青團契最大的盛會便是神研班。從 1971 年開辦至今,神研班以創世記、福音書和羅馬書(註)三年一輪的規律,帶領大專學生查考聖經、反思信仰,體察上帝在各時代不同處境中的啟示。
明年第 62 屆神研班又回到馬可福音。馬可雖在四福音中篇幅最短,卻是最早成書的經卷,甚至成為馬太和路加福音文本的共同基礎。在本期主題文章中,首先,曾昌發從馬可福音的作者、成書時間、地點,到馬可社群的探討,淺介百年來馬可研究的成果,使讀者在查考聖經之前,能對馬可福音的特色及神學有初步的了解。
自 18 世紀末以來,「歷史中的耶穌」逐漸成為聖經與神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鄭碩帆為我們簡要回顧了這段歷程。雖然「歷史耶穌」的研究帶給傳統基督信仰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有不小的衝擊,但也因「歷史耶穌」而來的新眼光,促成當代神學界對「信仰中的基督」更多的反思及啟發。
黃瀞皓和程乙仙不約而同地從後殖民與女性角度,為耶穌與敘利亞腓尼基婦人相遇的故事提出新的詮釋。瀞皓從耶穌與腓尼基婦人對「狗」的不同意涵,看見身為外邦人的腓尼基婦女的能動性——她的話語使耶穌意識到自身的侷限,也促使福音傳向外邦居民的改變。而乙仙則進一步將這個故事與自身處境連結,並在耶穌的「不」之中,體會到真正的「自由」;與上帝不斷對話的過程,不僅讓她經驗到深刻的愛,也讓她更確定地回應上帝的呼召。
最後,吳孟翰從空間敘事分析,並以四個朋友將癱子從屋頂上縋下的故事為例,帶領讀者從經文所描述的空間中,看見在羅馬帝國和猶太權威之下,仍有基督福音的救恩之光顯露。
馬可福音以簡潔有力的筆法,透過耶穌生平的事蹟與教導,呼召讀者為作基督門徒而預備;更要求讀者「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與耶穌基督一同步上從加利利走向耶路撒冷的旅途。
備註:
原則上以此為規律,但過去也曾查考其他經卷,例如 40 屆「出埃及記」、52 屆「使徒行傳」、60 屆「哥林多前書」,61 屆「士師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