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鄭世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講師
上帝與人立約,不是為了滿足佔有我們的慾望,而是出自愛與分享的慾望。
從阿公店談起
今年五月中旬後,台灣疫情突然惡化,全國進入三級防疫等級之際,卻也意外地讓台北萬華地區中,俗稱「阿公店」有女性服務陪侍的茶藝館,進入社會新聞關注的焦點,也連帶地引起對於年長者的情感依偎或情慾需求關係的討論。情慾或愛慾(Eros),在教會一直是個鮮少被碰觸的話題,就算有,也都是擺放在婚姻關係中順便帶過。至於非婚姻關係以外的情感,著墨相對地少,談論情慾感受不是被視為禁忌,就是只剩下生殖上的附加價值。
基督徒透過聖經來作為對情慾與情感的理解。關於聖經與情慾,我們閱讀的態度決定了經文如何回應現實中的感受或問題。美國 Austin Presbyterian TheologicalSeminary 建構神學教授 David H. Jensen 認為有三種閱讀態度(註1):
壹、聖經作為情慾指南手冊
把聖經當作一本教科書或指南手冊,認為所有關於人類社會性愛的規範與倫理,都可以直接從文字上獲取正確的教導,例如:聖經中會提到關於婚姻與性、淫亂、同性性行為等。然而我們要問的是,眾多聖經作者認為的性道德及男女角色究竟是怎樣?他們本身的文化預設如何影響到自己的觀點?它們是一致的嗎?它們仍然相關嗎?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有哪些觀點繼續被引用?有哪些被調整、哪些則被放棄?我們需要思考聖經中哪些內容具有持久的意義。
貳、 聖經作為對性的教導不足
不可否認的,從現代的觀點,聖經中有許多對於性或性別上的觀點,已經不合宜,例如:父權意識形態下對女性的貶抑(提前五11~12;提後三7);或是帶有父權意識下的男性優越,例如:何西阿書二~四章或啟示錄十七章的「大淫婦」,都是以不忠貞的女人來比喻違背上帝的以色列。此時具有批判與懷疑的詮釋(hermeneutic of suspicion),是把聖經視為對性或性別的教導不足,是過時或壓迫的文本所必要的一個態度。懷疑的詮釋,有助於讀者去審查經文當中因父權意識形態所預設(patriarchalassumption)的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經文中的父權意識形態與權力不對等,而直接將聖經作為建構現代社會的性和婚姻之觀點,不只是幼稚與不合適,更是危險。
參、聖經作為慾望的敘事
除了知道聖經不能做為以字面意義來理解的指南手冊,也知道它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教導以外,我們還可以如何理解聖經與性?
聖經可以作為慾望的敘事。它是造物者與被造者關係之間慾望的敘事,也是在基督裡,上帝的揀選與被揀選者關係的敘事。
一、造物者與被造者關係之間慾望的敘事
「上帝看他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創一31)上帝不是因為缺乏甚麼而創造,而是出自於祂的渴望與慾望而創造,透過其創造力,展現上帝自我內在豐沛的資源。上帝並不會缺乏,神聖的創造無關需求。上帝渴望創造世界,渴望美麗。上帝的創造,是為了與所有人分享祂的豐盛。
第二創造的敘事中,上帝的慾望成了親密的身體。「把生命的氣吹進他的鼻孔,他就成為有生命的人。」(創二6)人類成了上帝慾望的關係者。上帝的渴望,呈現在一種彼此的陪伴與深度結合的關係。「這終於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創二27)亞當夏娃的墮落(fall)不是因為人尋求智慧,也不是因為人違背上帝的命令,而是當人不是出自於豐盛分享的慾望,而是因為「出自缺乏的慾望」,以為可以離開上帝獲得智慧,並為自己而佔有它時,墮落就是佔有的慾望,取代了分享的慾望。
二、上帝的約,上帝的慾望
上帝與人立約,不是為了滿足佔有我們的慾望,而是出自愛與分享的慾望。與人立約的上帝所彰顯的是熱愛生命的上帝:渴望人能活在與萬物完全的關係當中。上帝立約教導祂的跟隨者:不需要在一般的愛與特定對象的愛當中二擇一,因為他們是一體兩面的。以這種方式閱讀神聖的慾望即是表明:對世界的愛也可以來自對一個特定心愛的人的承諾。例如:患血崩的婦女(太九20~21),她渴望碰觸耶穌;而被醫治後的婦女所獲得的恢復,除了疾病的醫治,更包含了她的性與親密接觸的慾望(「不可跟經期內的女子有性關係,因為她是不潔淨的。」(利十八19),得以恢復與滿足。
結論
上帝與萬物的愛,是如透過愛人之間碰觸、味道、視覺背後的渴望。這個慾望,不需要在是地上的還是天上的之間作選擇(either/or),而是既是地上,也是天上的慾望(both/and)。在人的慾望中與上帝的愛與分享的慾望彼此連結,不是去限制性愛(sex),而是在愛與性中依然能夠尋獲:上帝的慾望。
附註:
1.Jensen, David H, “The Bible and Sex”, in The Embrace of Eros: Bible, Desires, and Sexuality in Christianity, edited by Kamitsuka, Margaret D, 15-34.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