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仁全/台北三一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前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執事
乾兒女在乾爸媽的邀請下到家中享用家常菜,輔以「屬靈家庭」的關懷與照顧,也是和平教會牧養青年的一大特色!
★線上刷卡支持文字事工★1.掃QR碼 2.收到刷卡簡訊請回報資料(點入)
前言
和平教會如何牧養在大台北地區的北漂學子?這個答案由我來回應恐怕不完全也不完整。我僅就所蒐集的資料,及過去在和平教會聚會、服事20餘年的經驗,提供個人淺見作為讀者的參考。
因地利之便,吸引北漂學子
和平教會因地理之便,位在台大、師大、北教大、台科大及台北科大等學校附近,從學校騎腳踏車或走路就能到教會,所以中南部的教會青年考上台北的大學後,會就近來和平教會聚會,其中又以台大及師大的學生居多。
教會的青年團契歷史已有74年之久,經大家口耳相傳後,在「下港有出名」,不少中南部的教會牧長會主動「推薦」學生來和平聚會。更有些過去在和平聚會的北漂青年,他們對青契留下美好回憶,也會叫來台北讀書的兒女、甚至是孫兒女參加青契聚會。
除了上述原因,和平青契在音樂服事上有著優良傳統,讓契友受到造就及發揮。青契在創立之初就以音樂服事著稱,團契成立華語及台語詩班,並在教會的華語和台語主日禮拜中獻詩。參與服事帶動外地青年「無縫」融入和平教會,讓他們從「外地人」變成「在地人」。又因為來自師大音樂系的契友音樂素養很高,經由他們的帶動,使青契至今保持良好的音樂服事傳統。
青年在音樂服事得到發揮,很快地就利用暑假組成詩班佈道團,南下在各教會巡迴演唱、佈道,順道探望契友的母會,向家長報平安,並向各教會招募未來的契友(學弟妹)。南下巡演讓和平青契在中南部教會打響名號,也使得和平教會成為這些教會牧者推薦會的首選。
真正有「家」的感覺
和平教會當初為了未來建堂經費的需求,而有「存房」的概念;也就是一有現金就去買房子,作為未來建堂基金的來源。當時的「存房」也成為和平的學舍,教會在1990年代設立「弟兄之家」及「姐妹之家」,提供青年學子在台北就學的落腳之地,幫助北漂青年解決住的問題。青年住在學舍裡,不只感情變得更好,對聚會的凝聚力也更高,形成「不在教會禮拜,也在宿舍一起聚會」的團契模式。
當時教會除了提供「有巢式」的服務外,也進一步推出溫馨的「家」概念,以緊緊包圍這群北漂學子;就是青契與婦女團契聯誼,婦女團契的媽媽們成為這群學生的「乾媽」。教會用母親節舉辦「認乾媽」活動,讓每位青契學子在和平教會找到一位「乾媽」。這活動在當時十分有效果,因學生的物資及生活條件較有限,乾兒女在乾爸媽的邀請下到家中享用家常菜,輔以「屬靈家庭」的關懷與照顧,這讓北漂學子在和平教會感受到「家」的溫馨,也是和平教會牧養青年的一大特色!
認乾爸媽的活動曾經停辦幾年,但在2010年復辦,青契改與「夫婦團契」合作,每年用「抽籤」來配對屬靈家庭。幾乎每位青年都有一對夫婦做他們在和平教會的乾爸媽,有時一個家庭會有二至三位乾兒女;除了日常的關懷,也不定期聚餐、出遊。不少「屬靈家庭」維繫超過十年,至今仍保持聯絡,是學子成長過程中很好的陪伴。
我認為和平教會牧養青年學子的方式,並不是和平教會做了什麼,或給了青年什麼資源。和平青契能在教會聚會74年之久,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青年是一群主動追求信仰、積極實踐信仰,更會反思信仰的年輕人。也就是說,是青年自動自發讓這個青年團契運作壯大起來,並將團契的優良傳統繼續傳承下去,大半的成長動力來自他們本身自發的力量;教會歷年來的牧長及輔導們,多半只是從旁陪伴與協助,給予適切的支持與鼓勵。
不只是團契,更像教會
對我來說,和平教會的青年團契,不只是一個團契,它其實已經是一間中型的教會!從人數及能量來說,它甚至勝過台灣一半以上的教會!和平青契在1980年代之前,平均聚會人數已有60位;1980~1990年進入全盛時期,平均人數到達90位,更常常有破百人在聚會,把舊的教堂擠得滿滿的。
這間無固定牧者的「教會」,除了日常聚會查經、練詩及主日詩班服事外,自創辦之初就做起外展事工,有南巡佈道見證會(1949年)及福音隊(1975年)。它不光只是內聚的團體,更具實踐信仰的行動力,走出天龍國(台北市)到東部、南部辦福音佈道,這些事早在50年前就開始做了,可能比多數教會啟動外展事工的時間更早。
這間「教會」率先在創立的第二年就發行專屬刊物《鐘聲》——一份屬於青年團契自編自製的刊物,主要報導契友動態,也是契友分享查經靈修、生活見證的園地。
隨著畢業人數增加,大家雖不一定都留在台北發展,有人會返鄉服務或出國進修。青契後來順勢組成畢業生團契,畢業生工作賺錢後,開始有能力協助在校生,並支持教會的需要。在1973年時,和平畢契成立「好撒馬利亞人助學金」,提供微薄的獎學金給在校生;五年後設立「傳道人子女教育基金」,幫助有志報考神學院的畢契無後顧之憂,專心走獻身之路。
成為培育傳道人的苗圃
青契在這74年的歷史中,報考神學院、後來成為傳道人的人數約有50位(例如:蔡茂堂牧師、林鴻信牧師、董倫賢牧師、張拯民牧師、梁望惠牧師、連嫣嫣牧師、林鴻祐牧師及朱麗娟牧師等人,恕我無法一一列舉,會寫到手軟),佔從整個和平教會出身的傳道人的八、九成之多。當時的青契契友非常追求信仰,「台灣教會的復興要從長老教會開始,長老教會的復興要從和平教會開始!」(註1)這句話在當時的青契甚是流行,成為青契歷年來培育不少傳道人的主要動力。
青契相信,復興從和平教會做起的方法,就是要有更多優秀青年報考神學院,接受裝備成為傳道人,那麼台灣教會界就會改變與復興。這鼓「靈風」吹進和平青契,讓這間「教會」產生出50餘位傳道人,至今遍佈在世界各地,也在台灣跨教派為主做工。
今日的和平青契
和平教會的青契一路走來並非完全一帆風順!1991年青契分裂,分設甘泉團契,原青契改名為活泉團契;1999年兩個團契合併回原來的青契,但聚會人數不升反降,青契進入一段低潮期。另一次則是約在八、九年前,一群契友及研究生出走,使得青契士氣受影響,連帶影響由青契的北漂青年來承接教會中堅分子的傳統,出現了中斷。
直到2013年教會新堂落成啟用後,青契在地下一樓有獨立專屬的聚會空間,平均聚會人數回穩至50餘位,同時恢復舉辦「認乾爸媽」的活動, 也讓契友在教會有家的感覺。另一重要的關鍵是,教會牧者團隊中,有兩位牧師的小孩及親友是大學生,他們無縫接軌地成為青契的主力同工,帶動青契的聚會及服事。
「來來來,來和平;去去去,去各地。」北漂學子來和平,接受裝備、造就及牧養後,畢業後也可能離開和平,四散到各地,成為福音的種子。誠如前任和平教會牧師、現任錫安教會牧師曾昭瑞所說:「和平教會的優點是不會將青年據為己有,而是在和平接受培育後,散佈在各地成為普世教會的祝福,成為各地的祝福。」
註1:
林鴻信(2007)。〈和平人曾經有夢〉。《感恩與獻身、擴展上帝國——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六十週年紀念》,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