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啟明 (國立台灣師大歷史學系博士班、台神史料中心研究助理)
白勵志長年投入幼教領域,是一位熱心的實務教育家。
前言
長年以來,許多教會都辦過幼稚園(現改稱幼兒園,本文仍按舊稱),也常將重點事工放在主日學。特別在1950-1960年代的戰後嬰兒潮時期,教會的幼稚園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主日學的詩歌、故事及精美的經文卡,無不讓人津津樂道。而儘管當前社會面對少子化的挑戰,許多教會的幼稚園仍然屹立不搖,甚至成為最佳口碑;主日學也是「一個都不能少」,是未來教會的棟樑。
讓我們好奇的是,當教會回應社會的需要,紛紛設立幼稚園、推展主日學的過程中,基督教幼兒教育的制度如何建立?師資和課程如何奠定基礎?主日學教材又怎樣從國外翻譯本到本土自編教材?什麼時候開始引入童趣的兒童詩歌?這些故事都要從這位女宣教師(單身稱姑娘)白勵志來談起。
戰後幼教事工的開展
1950年代,政府實施「反共抗俄,復興中國」的綱領,並以國民學校(現稱國民小學)為教育重心。由於學齡前教育並非施政要項,教育當局乃直接沿用中國大陸時期之「幼稚園課程標準」、「幼稚園設置辦法」等規章,並未詳細考慮在台的適用性。同時,因為教育當局長期放任幼教政策,法規只是聊備一格,行政乏人負責,制度形同虛設,導致鮮少私立幼稚園依法登記立案,聘用合格師資者也很少。再者,台灣甫脫離日本統治,省籍問題衍生的國族認同和語言使用,造成民間不少隔閡,幼教領域也不例外,其事務一度停滯不前。
反觀教會方面則頗注重教育事工,基督徒推動南北教會合一,認為應該秉持「基督的精神」,協力宣教。1951年,台灣基督長老會總會成立,下設教育處,開始努力發展基督教教育。同年,鑑於教會和社會的需要,台南神學院院長黃彰輝與董事會一致認為,發展幼教事工是當時台灣最需要的一帖良方,神學教育必須包含幼兒教育,以「完成耶穌所交付聖徒的使命,成就上帝的應許」。因此,1951年7月,台南教士會向南部大會常置委員介紹一批志願協助的宣教師,後經南大同意,黃彰輝牧師特聘英國宣教師白勵志來台籌設基督教教育事工,首重訓練幼教師資,使之與地方教會緊密連結,藉以服務社會。顯然的,教會的腳步大幅走在政府的前面。
白勵志長年投入幼教領域,是一位熱心的實務教育家,原先在廈門鼓浪嶼服務,負責懷仁中學附設的懷德幼稚園,這是英國宣教師韋玉振、韋愛莉於1898年創立的全中國第一所幼稚園(現名日光幼兒園)。白勵志在鼓浪嶼有很好的服事,但眼見台灣教會殷切之需,毅然決然應聘,前來開拓幼教事工,並以台南神學院做為幼教師資的訓練中心。她的到來,擴展了神學院的師資陣容,院長黃彰輝說,從1952年起,學校終於首次在各個領域都有了專任的教授,白氏在基督教教育方面,補足了這塊拼圖。
白勵志於1951年來台,1952年1月加入台南教士會,同(1952)年創設基督教幼兒教育學系並擔綱主任,隨即開始招收高中畢業生;1954年9月為了讓學生有實習場所,乃以舊的婦學學舍為教室,創辦私立新樓幼稚園。在1954-1955年的《教會便覽》稱白氏為「台南神學院褓姆科主任、宗教教育科主任講師」。
按白勵志當時的計畫,基督教幼兒教育學系為二年制,招收高中畢業生(修業後相當於五專學歷),首屆共招收七人。不過因為草創之故,隨即面臨教師不足的問題,不得已第二年暫停招生,希望首屆畢業後再開放招生。然而,上帝所預備的工作往往超乎人的想像,當首屆畢業生投入職場後,適逢時代的需求大增,各地教會雨後春筍般設立幼稚園,使這些專業的教育人才得以各就各位,發揮所長,一時之間幼教師資供不應求。其後,基督教教育系每年均順利招生,逐漸發展其專業領域的特色。白勵志階段性任務完成之後,1956年返國,接著由李恩慈姑娘(Alvinza Riddoch)和本地培養的高興華老師(West Hill College, UK幼教系畢業)接任,在她們的努力下,1956年曾增收一班初中畢業生,授予三年制的課程;1960年將原來招收高中畢業生的二年制課程提高為三年,1963年更提高到四年,授予基督教幼兒教育學士(B.C.E)學位,亦即大學的程度。在高等教育並不普及的年代,神學院提供的訓練頗為專業。誠然的,白勵志來台服務的時間並不算長(1951-1956),但她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後來的發展實現其擘畫藍圖。不僅如此,她創辦佔地三千坪的新樓幼稚園,至今仍是幼教的苗圃,獲得諸多肯定,因此稱她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幼兒教育之母,並不為過。
主日學教材的編撰
白勵志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研發主日學教材,將原本混齡且完全拷貝國外的內容導入正軌,使之配合兒童身心發展,設計分齡的本土自編教材和詩歌,成為現今主日學的雛型。1952年,台灣教會公報社開始推廣她撰寫的《主日學的教材》,於4、8月各出版上、下冊,設定的對象是6-8歲的兒童。白勵志在序言指出,主日學工作極有價值,但也取決於教員的犧牲奉獻,因此務必要事先用充分的時間自行研究,然後將中心思想自由地講解,如此才能吸引兒童的注意,並能感動其心思。白勵志設計52週的全年課程供教員使用,鼓勵兒童分級禮拜、分班聽故事。該課程設計10個主題,各主題的時間從4-7週不等。她建議禮拜的秩序不要死板,可以多採用圖片、活動、詩歌等較活潑的內容,配合兒童的身心成長。其指出,書中的圖畫和故事內容有所關聯,所以最好在講故事前加以解說,教員另外買的大圖則適合在合班時展示,且要讓兒童有充足的時間觀看。至於活動和詩歌,可以參考書中設計的實踐方案和新編詩歌。她設計的主日學程序如下:
白勵志編輯的教材非常完整,每一課都有詳細的聖經故事註解、相應的圖片和詩歌。茲以第一課「耶穌在小時候幫助他的母親」為例,教員在上課前要先研習拿撒勒的民居、陳設、器具等背景知識,再於黑板畫圖引起動機,接著講述耶穌及其家人住在拿撒勒城的故事,目的是「要讓兒童喜學耶穌在小時候幫助他的母親之孝心。」另外,有兩個故事是將聖經原意用劇本的形式呈現,其一是路加福音11章的「求則得之的比喻」,原意是以鄰居半夜迫切敲門,請求借餅以饗客人的情景,來說明上帝必將聖靈賞賜給求祂的人。其二是路加福音15章「失錢的比喻,原意是以婦人找到失落銀錢之欣喜,來說明罪人悔改時天國之歡慶。白勵志將聖經故事編排成耶穌的家庭生活,兼顧兒童的理解能力又不失趣味。在該課最末設計三項活動:1.讓兒童將故事的情景畫在簿本、2.背誦經文、3.再次講解耶穌的生活經驗及其教導,顯然用意是為了加深兒童的印象。
有了白勵志編撰教材的經驗,1953年總會教育處決議要劃分年齡,全盤更改主日學課本,翌(1954)年總會委員予以決議通過,並委託白氏等人擔任編輯小組,通行的「國際課本」仍可使用,但由各教會自行向主日學協會洽購。同(1954)年9月,編輯小組即推出新版的《主日學教材》,不但區別教員用、兒童用的書籍,更劃分初(1-3年級)、中(4-6年級)、高(初中)三級。
此一版本的特色在於教員用書的擴充,內含三大部分:1.主日學禮拜的經文詩歌、2.學生身心和聖經故事的背景、3.故事的主旨和綱要。茲以1955年的中級教員用書第一課「耶穌作勇敢的領袖(1)」為例,其指出4-6年級的小學生喜歡模仿英雄,但有時崇拜的對象並不恰當,因此要透過主日學來效法正確的英雄,尤其是耶穌生平的事蹟。此外,也介紹耶穌的故鄉拿撒勒城及其居民等背景知識。授課的流程方面,則依次是主旨、本論、複習等活動,兒童用書方面,每課都用大幅的插圖,課文則是台語羅馬字的詩詞,文字簡明易懂,還有押韻,讀來別有一番興味,且能合致兒童的理解能力,相信也有增進語文素養的用意。下列即課文舉隅和書本封面(下圖為1955年的《主日學教材》,左為中級教員用第二本封面,右為中級兒童用第三本)。
第一課 耶穌赴迦拿的婚姻禮
娶新娘,真歡喜,大家笑怡怡;
主耶穌也去赴,祝福新夫婦。
新女婿,辦筵席,大家都受請;
有親人有朋友,恭喜相牽手。
人客多,酒不夠,主人續搖頭;
主耶穌行神蹟,讓怹有夠額。
咱的主,善同情,在此看明明;
祂實在夠憐憫,你我當親近。
另一方面,1953年白勵志以The Nursery Song and Picture Book為藍本選編《小朋友歌集》(下圖左),1955年又編譯《幼稚科的詩歌》(下圖右),內容有唱遊30首、聖詩20首,都是當時非常實用的教材,廣收寓教於樂的效果。
結論來說,教會現在熟悉的初、中、高小的分級上課、主日學進行的模式及自編教材的淵源,都來自於白勵志的首開先河,她更是幼兒教育最早的倡導者、教會幼稚園的創辦人。白氏雖然不像蘭大弼、安慕理等是比較「知名」的宣教師,但教育不就是這樣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過程中總有許多默默殷勤的園丁,細心呵護一棵棵的樹苗,她們知道,栽種與澆灌的都算不得什麼,唯獨上帝使之成長。白勵志這一雙推動幼兒教育和主日學搖籃的手,今日的我們也應該繼續接棒下去,不是嗎?
延伸閱讀:
1. 盧啟明,〈落地生根:主日學在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簡史〉,《台灣教會公報》3164(2012.10),頁14-15。
2. 楊士養等,〈台南神學院九十年史〉,《神學與教會》6:3/4(1967.3),頁42-43。
3. 李孋姃口述,陳慧玲整理,〈基督教幼兒教育學系沿革〉,《深耕、本土、放眼普世:台南神學院130年紀念特刊》(台南:該院,2006),頁49-50。
4. 鄭泉聲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基督教教育歷史年譜》(台北:總會教育處,1965)。
5. 尤正義,《台灣主日學的歷史》(嘉義:台灣宣道社,1967)。
6. 謝禧明編,《更新與成長:主日學成立九十週年史》(台北:總會教育委員會,1979)。
7. 林嘉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日學校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
8. 翁麗芳,《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註:
本文插圖取材自台神史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