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奉獻支持

    上帝無嫌家私䆀(Siōng-tè bô hiâm ke-si bái)

    2021年4月5日 · 信仰生活

    文|石牧民( Chio̍h Bo̍k-bîn)/知罪難改基督徒,師大台文系系兼任助理教授

    我看到以利亞和我都是超難用的器皿,而上帝仍然用了。

    (左)以利亞向上帝求降火,但我們點火向上帝表達願意奉獻自己給上帝使用的心志。(右)上帝使用每個人,成為祂合用的器皿。(圖|Aka. Lubi Lin)

    有別的讀法嗎?

    〈列王紀上〉第十八章,先知以利亞獨自力抗450個假神巴力的先知,上帝從天上降火的故事,是聖經故事中有名的場面。上帝的信實、全能、偉大,以利亞的信心,天火焚燒牛犢,怎麼看都覺得扣人心弦,劇力萬鈞;查經或在信仰上的應用,往往也依循信靠上帝的路徑來延伸。有沒有別的讀法呢?或者說,一旦不那麼讀,會不會仍有上帝之全能、偉大、果然真實不虛的感動呢?

    聽到跟做到相反

    〈列王紀上〉第十八章的前情提要是:「以利亞斥責了拜假神的亞哈王:『以後的幾年內,除非我祈求,否則天不會下雨,也不會降露。』(王上十七1)」以利亞在十七章裡對亞哈的斥責,並沒有奉上帝的旨意,而是他自行其是地罵了。後果是,亞哈幾乎殺盡上帝的先知,上帝還協助以利亞逃亡,並差遣烏鴉供養他。三年之後,上帝明確向以利亞傳達祂的旨意,祂告訴以利亞:「你去見亞哈王,我就要降雨了。」(王上十八1)

    再往下,便是基督徒都知道的故事。以利亞先是告訴亞哈的僕人俄巴底亞:「你去告訴王—你的主人,說我在這裡。」(王上十八8)然後,就是挑戰巴力的先知,向天求火的有名場面。你覺得有哪裡怪怪的嗎?沒有錯,整個〈列王紀上〉第十八章,上帝要以利亞做的是「你去見亞哈王」,以利亞做的卻是(對俄巴底亞說)「去叫亞哈來見我」;上帝的旨意是「我要降雨在地上」,以利亞做的卻是「向上帝求降火」。

    這真是個自以為是的先知,而且是從頭到尾不太聽上帝的話的先知。以利亞之所以還是個「先知」,完全只因為上帝使用他,做了令人歸向上帝的事工。從上帝的器皿的角度來看,以利亞當真是個很難用的器皿!他做的事會和派給他的任務完全相反呢,我的天啊!實際上,難用的先知(器皿)在《聖經》裡比比皆是。就說約拿吧!派他去傳個:「你們都死定了。」的話,不願意,跑給上帝追;終於甘願傳話了,上帝發憐憫,赦免了本來會死定的人們,他還生上帝的氣。有沒有這麼難用的先知啊!

    上帝無嫌家私䆀

    《聖經》是一本活的書,信實的書。其中的信實之一環,就在於對人的描繪很忠實:「作為上帝的器皿,人都很難用呢;人當中,先知恐怕還更難用。」但上帝仍然用了。這不是憐憫嗎?這不是恩典嗎?這不是上帝的全能、偉大嗎?上帝是全宇宙唯一一位不會「嫌家私䆀(hiâm ke-si bái)」的,就算我們身為「人」這種「家私」是真的很「bái」。

    以利亞這麼一搞,搞得他自己又得逃亡了。逃亡中又是一個有名場面。〈列王紀上〉第十九章,以利亞逃到何烈山。上帝不在風中,不在地震中,不在火中;但以利亞聽見上帝輕柔的聲音:「以利亞,你在這裡做什麼?」(王上十九9)嘿,這是一個極溫柔的提醒,或者說是極溫柔的「打臉」呢!「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何以至此呢?我要降雨,你怎麼會求降火呢?我畢竟應允你,降了火,但那只會讓你需要再度逃亡啊。我又不在火裡;我也不在風或地震裡。求那個做什麼呢?而你在這裡做什麼呢?何以至此呢?」這些話,上帝都沒有說;但作為一個超級難用的器皿,當我聽到上帝問:「以利亞,你在這裡做什麼?」我卻是這樣想的。這樣的想法,讓我對以利亞的故事,豁然首尾連貫地貫通了;這樣的想法,我就看到以利亞和我都是超難用的器皿,而上帝仍然用了;這樣的想法,我就看到恩典。

    訂閱
    上一篇
    南國的一工
    下一篇
    耶和華曾宣告
     返回網站
    ×
    商品分類
    • 所有商品分類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