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祈得 (台北大專中心傳道師)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編委們希望藉由TKC七十週年,帶領大家重新思考TKC到底是什麼?以及TKC和一些相近的單位、稱呼的歷史淵源與背景,期望讓讀者們能對長老教會的青年事工,有更完整及全面性的理解和認識。
一、何謂TKC?
TKC為白話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Tâi-oân Ki-tok Tiún-ló Kàu-hōe Chheng-liân Thoân-khè)的縮寫,意即在長老教會聚會並認同長老教會信仰觀的青年。在長老教會宣教的初期,宣教師所接觸到的信徒年紀較為年輕,因此並沒有特別重視青年事工。直到教會開始組織化、建制化後的84年後,才開始產生獨立的TKC認同。
清朝與日本的統治時期,台灣的宣教事工,幾乎可以等同於青年宣教,藉由「教育」使台灣人能逐漸接受基督教信仰;而日本統治時期,世界青年發起的普世教會和一運動、Y.M.C.A等團體也影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這時期的長老教會青年,由留外的知識份子帶領,已經有許多以信仰為基礎的共同活動,動輒一兩百人的暑期夏令營,也讓日本政府多加留意,直到二戰中期因為政府的禁止,而停止一切青年聚會。
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為了推動全省的青年事工,由各地教會派員聚集在台中柳原教會,商討成立TKC。TKC的成立代表青年合一運動的成功,而後也間接促使長老教會總會成立,是一股由下而上的平信徒運動,因此TKC平信徒主導的特質、地方教會串連與交流的特質,成為TKC團契的特徵。此後便以地方教會名稱加上TKC自稱,例如雙連TKC、柳原TKC等等...TKC成為推動教會工作的重要力量。
一九七七年TKC舉行青年代表大會,以「今日青年,今日教會」為主題, 會中通過兩項重要議決,敦請總會成立青年事工委員會,並復刊使者雜誌。而一九七九年時逢TKC成立三十週年,同年有兩千多位青少年參與在台南的慶祝活動,顯見TKC對長老教會的影響力,以及自主能力。
從上述歷史事件來看,TKC對長老教會曾經具有無比的影響力,更是長老教會青年引以為傲的自我認同符號,每一個長老教會的青年團契理應都是TKC的成員。時至今日,TKC七十週年,過去全國性的動員能力、組織性、反省能力,推動與主導教會的能力蕩然無存。在堂會主義盛行,宗派認同大幅下降的現狀下,究竟TKC何去何存?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二、何謂長青?
長青一詞源自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的縮寫,由於ㄓㄤˇ青唸得不順,並且叫類似長者的感覺,故取破音字念ㄔㄤˊ青,而長青的認同,則來自於大專院校裡設立的「長青團契」。1970年代後,長老教會陸續發表三項宣言,導致與其他華語教派共同經營的大專團契逐漸分裂,部分團契的台語部,逐漸獨立,進而形成「長老教會青年團契」。
「長老教會青年團契」普遍化約在一九八〇年代,為台灣各地長老教會大專生團契的簡稱,換句話說長青一詞的認同形塑,是相較於其他校園團契而形成的。此時期的大專生屬於社會的高知識份子,因此從知識及基督教社群階級的形成來看,長青雖然隸屬於TKC,但應屬於TKC中的次群體,是TKC中的大專知識份子。
長青團契的精神按照鄭英兒牧師在《新使者》第三十期的文章中寫道,可歸類為以下四點:(一)不僅關心個人信仰的建立,更注重信仰的實踐。(二)不僅參與教會的服事,更鼓勵服事人群及社會。(三)不僅是平信徒運動,更提醒與人民運動的結合。(四)不僅關心自己的國家及社會,更關懷普世的需要。從此觀點來看,可以明顯地看到其時代性,並與其他校園團契的差異。
故此,長青一詞理論上來說應廣泛包含所有長老教會青年;但在歷史脈絡的發展中,長青的認同是由長青團契而出,狹義上指向的是,至一九七〇年代發表三次宣言後,長老教會獨立出來的大專長青團契,及衍伸出至今就讀大專院校,並參與各地區大專中心活動的長老教會大專學生團契。
三、何謂SCM
SCM全稱為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意即基督徒學生運動。SCM源自於十八世紀英國的平信徒學生宣教運動,當時因為大量海外宣教的需要,迅速擴展為世界上最大的學生組織。學生組織的特色為對傳統保守價值觀保持開放與包容,但同時激進和自由的角度去挑戰信仰傳統。SCM積極推動普世合一運動,並逐漸將重心放在社會、政治關懷,而後將學生需要定為他們的需求。
SCM運動透過當時代表參與普世活動的黃彰輝牧師傳入,而台灣的SCM是以台灣為名,故縮寫為TSCM。TSCM在一九五〇年代開始,即長期影響TKC精神,而後長青團契的成立,其精神更明顯地受到SCM精神的影響。SCM強調為世界、社會、他人服務的精神,而不只是講求個人悔改、得救的觀點,也和發表三次宣言後的長青團契精神不謀而和。
因此可以說普世的SCM精神,影響了中期的TKC,而後影響了長老教會,以至於成為長青團契的重要信仰價值。長青團契中的許多想法、概念、態度,實質上受到了普世合一運動與SCM的影響,進而形成新的自我認同。
此後SCM的經營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專事工委員會的一項重要事工,而此項事工也和普世的WSCF等團體有密切的關係。如今各地的長青團契幾乎都以學校名稱加長青自稱,部分學校社團則會有附屬的、社團名稱,唯有台南大專屬下的團契及聯合團契,仍以台南大專SCM自稱。
四、小結
回顧何謂TKC、長青與SCM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長老教會青年受到普世合一運動及SCM的影響,逐漸形成長青團契的自我認同,而長青團契又是如何從TKC中誕生,形成一個獨特的青年運動次群體,進而成為教會領導份子中的一股力量。而當代所謂的長老教會精神,甚至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也都受到這一信仰脈絡的影響,也形塑出長老教會有別於其他教派的大專工作。
期望本篇文章透過TKC、長青與SCM名詞的定義與歷史的小整理,讓讀者們能更清楚地認識三者之間的關係,並理解其中各自的精神與所包含的群體。
建議參考文章:
《使者新刊》第一期:TKC30週年專題系列
《使者新刊》第六十五期:長青專題系列
《新使者》第十四期:長老教會大專青年的長青運動
《新使者》第三十期:SCM專題系列
《新使者》第一二七期:青年運動專題系列
基督徒學生運動:請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