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曹綵恂/台北大專北大長青團契契友、WSCF-AP 常務委員
透過這次經驗,我又比上次更深刻體認在普世活動的場合,永遠要 think critically, speak gently,而且要掌握適當的發言時機,勇敢表達。
踏進普世圈子
參與普世運動,是我加入長青團契之前從未想過的事,甚至壓根兒就不知道「普世」的概念為何?普世運動組織有哪些?又分別注重哪些議題?2022 年因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前主任林琬婷牧師推薦,讓我有機會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及 WSCF-AP(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亞太區)前往德國卡斯魯厄(Karlsruhe)參與 WCC EYG(普世教會協會青年會前會);2023 年 7 月底,又因為對 WSCF-AP 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我得以受派前往印尼參加 WSCF-AP 的區域委員會(RCM),並獲選為常務委員,從此,算是因緣際會地踏入了「普世運動」的圈子。
有別於 2022 年在 WCC EYG 初登普世運動組織會議,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談論神學、社會議題的盛大場面所產生的羞澀和緊張感,今年參加 WSCF-AP RCM 心境有滿大轉變。或許是「一回生,二回熟」,行前已經預想過在 RCM 會須要與各國代表大量交流,也大概了解每個時段該做什麼事情;又或許是這次只有我一個人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和台灣,所以帶著要為 PCT、為台灣發聲的決心。因此,除了心情較上次放鬆外,也更能游刃有餘地與各國代表交流、分享,甚至在會議中發表意見、掌握話語權。
WSCF-AP 近年發展及其背景
自 2020 年香港《國家安全法》(下稱港版國安法)通過後,香港過去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所擁有相對自由的環境已所剩無幾。除宗教信仰自由遭打壓外,各類團體、組織皆受影響,尤其學生團體更無法正常運作。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SCMHK)作為學生宗教性組織,自此已全面停擺,難以繼續進行福音工作。
2021 年起,經 WSCF-AP 辦公室及常務委員會多方評估後,認為 WSCF-AP 執行辦公室若持續設在香港,將不利事工推展,且須承擔港版國安法框架下的風險,遂開始評估移轉執行辦公室之可能性。2022 年,最終在台灣、南韓、菲律賓和印尼當中,選擇印尼作為接下來 WSCFAP 執行辦公室之據點,並且由來自印尼的 Yowanda Yonggara 接替執行幹事一職,並於 2023 年2 月初交接、移轉執行辦公室,7 月底召開第24 屆 RCM。
RCM 在做什麼?
2023 年 RCM 的主題是「展望 21 世紀普世青年團結與倡議:人權、性別公義與領袖參與」(Envisioning Ecumenical Youth Advocacy and Solida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Human Rights, Gender Justice, and Leadership Engagement),另外又在RCM 前開設了「人權與基本教義(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ism)國際論壇」和性別議題工作坊,並在會期最後一天安排了參訪日(Exposure Day)。
和 WCC EYG 這種全球性普世運動會議不同,WSCF-AP 是區域性普世運動組織,RCM 性質上又屬於事工會議,著重於過去兩年 WSCF-AP 事工計畫執行成果及財務狀況報告,並針對未來兩年的事工進行初步規劃,因此只有來自亞太地區的國家參與其中,會期氛圍相較去年在 WCC EYG 更為嚴肅。辦理 RCM 的目的除了事工會議外,主要是讓 WSCF 各區域間的國家代表能根據各區域面臨的議題和需要的牧養等內容進行討論,達成共識後,作為過去兩年事工執行的檢視及未來兩年事工的規劃參考,並將結果提供給總會(Interregional Office,簡稱 IRO),作為全球性倡議及事工方向的指標。因此,WSCF-AP RCM 比起 WCC EYG 更著眼於亞洲、太平洋地區近兩年內發生的變動與面對的社會議題等等。
然而,這次的 RCM……
說了這麼多的背景,那麼這次的 RCM 到底狀況為何呢?或許,因為這是新任幹事 Yowanda 負責的第一個 RCM,而她過去也未曾有過普世運動相關經驗,因此相當仰賴印尼基督徒學生運動(GMKI)及 IRO 的協助——國際論壇講者邀請由 GMKI 主導,而工作坊內容統籌則分配給 WSCF 歐洲幹事及中南美洲幹事。因此,有些偏離普世場合該有的現象,發生在這次 RCM 的國際論壇及工作坊當中。
本次 RCM 國際論壇講者安排了 GMKI 前輩或與之親近的政治人物,如:印尼法務及人權部部長、國際貿易部部長,而他們發表的演說內容,多半是為 2024 的中央大選鋪路和政治宣傳,與人權並不直接相關;並且,整體氛圍和流程像是 GMKI 自己的活動,只是由 WSCF-AP 協辦,WSCF-AP 的主體性很難被看見。此外,工作坊也因為由歐洲幹事及中南美洲幹事主理,以致出現大量歐洲和中南美洲觀點,所談論的性別議題也與亞洲相差甚遠,導致來自亞太地區的各國代表很難產生共鳴,更罔論深入地討論;大多時候都在聆聽兩位幹事分別提出的想法和意見,使得這次 RCM 開設工作坊的目的和成效難以相符。
給有意參與普世活動的夥伴之建議
本次參與 RCM 與上次 WCC EYG 的感受與心境截然不同,除了這次是我獨自一人前往之外,在 RCM 期間的所見所聞及突發狀況,也都是我出發前未預見的;當下如何回應,在在考驗我對自己、對 PCT 和對台灣的認識程度,以及國際場合應對進退的臨場反應。
這次前往 RCM 之前,我填寫了參選本屆常務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的申請表單,除了受到一些前輩的邀請和鼓勵外,也是想透過這個職務再讓台灣和 PCT 的聲音能被聽見。而我為了填寫申請表單,對 WSCF-AP,乃至整體 WSCF 查找相關資料,除了更深度了解這個組織的運作、過去幾年進行的倡議和活動,也使我在 RCM 過程中,對所討論的議題有更多理解和銜接;並讓我在與各國代表聊天的過程,有更多話題與交流。因此,事先了解即將參與的會議、組織之相關資訊,是非常值得且必要做的功課。
在這次 RCM,我有很多「現在到底在幹嘛?」「為什麼會這樣?」的時候。我會先觀察,並整理好當下正在發生或討論的事情後,再掌握時機發言。發言時,也會將自己的疑慮和觀點表達出來,但以溫柔、堅定且不躁進的方式陳述。來自緬甸的常務委員 Arr Wai 曾向我表達:他覺得我在參與過程中,並不多話,但只要一開口發言,都是在重要的時機,說出重要、關鍵的觀點。這對我來說是一大鼓勵和肯定,也讓我知道我的言論是被大家理解並認同的,而這也是 PCT 總會大專幹事謝惠娟牧師在出發前給我的提醒:「快快聽,慢慢說。」透過這次經驗,我又比上次更深刻體認在普世活動的場合,雖然大部分是交流,有時候也是很歡樂的環境,但永遠要 think critically, speak gently,而且要掌握適當的發言時機,勇敢表達。
參與普世活動偶爾會有挫折或想發脾氣的時候,這也讓我更明白普世教會尋求的合一真的不簡單!而我們能參與其中,並不是因為多優秀,而是上主的恩典將一群不完美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用我們朝合一的目標邁進一小步。
最後,感謝 PCT、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和幹事謝惠娟牧師讓我能有機會參與在這次的 RCM,並且感謝總會大專事工助理李凰慈姊妹在整趟行程中給予的協助與支持。願上主親自帶領各地 SCM 和 WSCF,成為普世合一道路上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