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旋格/《新使者》執行主編
幫助這些在異鄉生活的朋友,能順利在新的教會或大專團契安頓身心,更認識信仰。
★線上刷卡支持文字事工★1.掃QR碼 2.收到刷卡簡訊請回報資料(點入)
神學生時期,我曾在暑期前往英國的教會機構實習。當地教會牧師對我說:「You are welcome,把這裡當自己的家、不要拘束,我們非常歡迎你!」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You are welcome」不是指「不客氣」,而是在說「你是被歡迎的」。後來在寫論文時,指導教授也曾告訴我:「You are welcome,論文寫不出來時,若看我的研究室燈還亮著,你隨時都可以敲門進來。」「You are welcome,這裡隨時都歡迎你!」讓過去在異鄉實習、求學的我感到備受歡迎與重視,不只除去我對陌生環境的隔閡,也讓我安身立命下來。
在大專院校開學之前,《新使者》編委團隊安排「離鄉背井信仰路」這個主題,乃是想邀請地方教會和大專團契,共同關心即將離鄉背井到異地求學的新生或找工作的畢契。幫助這些在異鄉生活的朋友,能順利在新的教會或大專團契安頓身心,更認識信仰。
作者兔几用〈異鄉歸來〉書寫自己游離與尋找信仰群體的過程,很推薦同樣在信仰門前徘徊的朋友閱讀。〈台北和平教會的青年牧養事工〉作者徐仁全分享教會除了提供宿舍、還安排「屬靈家庭」的乾爸媽給北漂學子,讓他們在教會感受到「家」的溫馨。作者黃欣怡在〈有我陪你一起走〉提到自己在牧會後,和大專輔導一起上山關心文化長青團契,也邀教會的會友陪伴這群下山聚會的大學生。〈帶著大肚山的印記走入堂會〉作者林宬葦提到他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首例,在地方教會接受大專團契的牧師為他洗禮,並入籍在所洗禮的教會穩定聚會與服事。高雄大專學生中心多位學生一起共筆,在〈離鄉背井之後,大學生的信仰之路怎麼走?〉道出自己在大專團契學習到「真正地笑著與愛人」、「從封閉,到表現真我」,團契讓他們感覺「在異鄉,卻沒有違和感」。
當地方教會、大專團契成為一個讓學生、畢契感到「You are welcome」的屬靈之家時,這些異鄉遊子就會漸漸定根於此,信仰生命也能逐漸在此生根發芽、成長茁壯。這是本期作者們透過所書寫的文章,帶給我們的反思和學習。若讀者對本期文章有任何共鳴或想法,歡迎在9月10日前投稿到new@mail.pct.org.tw 信箱,我們會刊登於下期的「Echos 交流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