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使者》雜誌第201期 _It's 休time!
NT$110
NT$120
王博賢/《新使者》執行主編
這期新使者的主題發想甚早,約於2024年中就在編輯會議裡提出。當時大家觀察到有不少大學生面對是否要休學,或是被動不得不休學的困難。會議間討論得不亦樂乎!但大家意識到這本主題應該在學期中,也就是開放休學申請的期間發行,才能讓現在正處於思考要不要休學的你,有一點思考的方向。
在教育部的統計中呈現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休學。以111學年度為例,在約三萬五千名休學的學生中,主要休學原因為「就讀學校、科系不符合期待」佔了近萬人。為此教育部在2022年推動探索者計畫,希望協助大家順利完成大學第一年的過渡期。
但故事不總是如童話般幸福,這次的201期新使者「It's休time!」首先帶來了休學故事集,呈現出休學的很多理由跟可能,看看休學真的是洪水猛獸嗎?查忻老師的專訪,透過他在大學端的工作經驗,提供學生、家長一些建議;有黃伯威心理諮商師提供我們怎麼思考與面對做出休學的決定;台南大專的輔導林書弘也以電影穿插自身的經驗,交織出一首休學者之歌;胡其瑞老師則以他原資中心主任的經驗,提供我們有關原住民學生在學校中的困境的思考;最後長青畢契黃以勒暌違20年,再次受邀書寫他在高中時就休學的故事。
本期的教會歷史人物檔案也是一大亮點,由莊雅棠牧師書寫了去年安息的宋泉盛老師的故事,緬懷一代的故事神學家。而母語葡萄園這次也有新的嘗試,陳語涵同學投稿了漢羅與白話字兩版的文章,我們決定以併刊的方式呈現,讓每個閱讀者也可以在當中學習。在藝術文化專欄中,更有陳書涵博士候選人跨界的台語音樂劇創作發表,我們更期待有一天她能在某間教會首演。
「It's休time!」,或許休學真的不是洪水猛獸,或許是個休止符,可以讓我們開啟下一個樂句。但,我們也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在多元入學管道如此豐富、資訊非常透明發達的時候,還會讓學生進入讓自己不符期待的學系呢?而教會群體又能幫助每個學生什麼嗎?或許這是我們教會群體可以一起來思考的問題。
這期新使者的主題發想甚早,約於2024年中就在編輯會議裡提出。當時大家觀察到有不少大學生面對是否要休學,或是被動不得不休學的困難。會議間討論得不亦樂乎!但大家意識到這本主題應該在學期中,也就是開放休學申請的期間發行,才能讓現在正處於思考要不要休學的你,有一點思考的方向。
在教育部的統計中呈現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休學。以111學年度為例,在約三萬五千名休學的學生中,主要休學原因為「就讀學校、科系不符合期待」佔了近萬人。為此教育部在2022年推動探索者計畫,希望協助大家順利完成大學第一年的過渡期。
但故事不總是如童話般幸福,這次的201期新使者「It's休time!」首先帶來了休學故事集,呈現出休學的很多理由跟可能,看看休學真的是洪水猛獸嗎?查忻老師的專訪,透過他在大學端的工作經驗,提供學生、家長一些建議;有黃伯威心理諮商師提供我們怎麼思考與面對做出休學的決定;台南大專的輔導林書弘也以電影穿插自身的經驗,交織出一首休學者之歌;胡其瑞老師則以他原資中心主任的經驗,提供我們有關原住民學生在學校中的困境的思考;最後長青畢契黃以勒暌違20年,再次受邀書寫他在高中時就休學的故事。
本期的教會歷史人物檔案也是一大亮點,由莊雅棠牧師書寫了去年安息的宋泉盛老師的故事,緬懷一代的故事神學家。而母語葡萄園這次也有新的嘗試,陳語涵同學投稿了漢羅與白話字兩版的文章,我們決定以併刊的方式呈現,讓每個閱讀者也可以在當中學習。在藝術文化專欄中,更有陳書涵博士候選人跨界的台語音樂劇創作發表,我們更期待有一天她能在某間教會首演。
「It's休time!」,或許休學真的不是洪水猛獸,或許是個休止符,可以讓我們開啟下一個樂句。但,我們也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在多元入學管道如此豐富、資訊非常透明發達的時候,還會讓學生進入讓自己不符期待的學系呢?而教會群體又能幫助每個學生什麼嗎?或許這是我們教會群體可以一起來思考的問題。
數量
加入購物車
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