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查考馬可福音前要知道的事——淺談百年來的馬可研究

2024年12月9日

文|曾昌發/玉山神學院客座教授,主授新約

馬可的成就是:他把早期教會中流行的耶穌生平和教訓,與受苦的故事聯結起來,表明耶穌的世上生活是重要的。

要確定福音書作者的傳統,事實上非常困難。從共觀福音的來源來說,B. H. Streeter 認為馬可來自羅馬教會的傳統;R. Bultmann、W. Marxsen 等人則主張:「馬可更多依據外邦教會的傳統,結合保羅的福音宣揚(Kerygma)和所謂的共觀傳統寫成。」而新的研究卻指向福音書背後的信仰群體。

馬可福音的作者

論到馬可福音的作者、成書地點和時間有很多的爭論。傳統上,依據一部反異端馬吉安的作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馬可……是彼得的傳譯者。他在彼得去世以後,在義大利境內寫了這部福音書。」據此,傳統上認為馬可福音的作者是來自耶路撒冷的約翰.馬可,並在羅馬寫成,成書時間約在公元 64~70 年間,因初期教會見證彼得是在羅馬暴君尼祿(Nero)逼害基督徒時(公元 64~66 年)殉道的。

但新約學者 Gerd Theissen 主張:作者不是約翰.馬可,因作者「不可能與巴勒斯坦相距太遠。他所接觸到有關耶穌的口傳傳統,較似是巴勒斯坦地區所流傳的,而非在遙遠的羅馬所流傳的那種。他所描述的耶穌在鄉下地區生活,像他自己一樣。」看來,「作者是誰?」並不容易從馬可福音文本中找到有力的支持;再者,初代教會關注的並不是作者的身分,而是誠如 W. Lane 所指出的:是否與使徒的見證和諧一致,就是作者身分的核心問題。又如 David deSilva 所說:「解決了作者是誰的問題,不會因此就更懂得解讀福音書;若放任作者問題不處裡,也無損於福音書。」因此,執著於「作者是誰?」無盡的爭論是不必要的。

馬可社群的探討

這部分是較新的研究結果。新約聖經(text)是在特定的歷史、社會實況(contexts)下的作品。過去許多學者傾向把福音書讀成像保羅書信,把福音書歷史處境化,因此福音書成了可透視該特定群體的窗子。Gerd Theissen 在提出社會修辭學進路(socio-rhetorical approach)時說:「福音書的作者不是傳統的收集者和承傳者,也不是完全獨立、滿有創意的神學家,而是所屬群體的領袖或積極參與塑造群體事務的個體。藉著寫作福音書,他們試圖為第一世紀基督徒的日常群體生活創造經文基礎。」簡言之,這種觀點假設馬可福音的形成和「馬可社群」(Markan community)是分不開的;同時,馬可社群的建構者如 W. H. Kelber、H. C. Kee 和 Ched Myers 都認為:馬可福音的適當解釋需要一個穩固的基礎,那就是對馬可福音背後社群的了解。

有關馬可社群的研究有許多學者投入,不論是上述三位馬可社群的建構者和各方學者們,他/她們都提出不同的觀點,可作為我們探討的依據。以下主要是依據 Kelber、Kee 和 Myers 的觀點來探討,並加上其他學者的看法。

一、馬可社群的地點:Ched Myers 藉著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分析,認為這個社群應集中在農業的巴勒斯坦(agrarian Palestine),因此他主張馬可社群源自加利利,而且是與羅馬帝國主義和耶路撒冷的宗教霸權抗衡的群體。H. C. Kee 認為:馬可社群在文化上參與閃族語言(亞蘭語)的環境,特別是可十五 34 引用希伯來化的亞蘭語(Hebraized Aramaic),而馬太則改變成希伯來語。再者,因為馬可福音敘事的用詞通常坐落在開放的地區,如山上、海邊、曠野、青草地上,鄉村和田野更是經常被提起(一 38;六 11、36;八 27;十一 1、2、11、12;十四 3)。因此,馬可社群應是源自農村的南敘利亞(Southern Syria),並且是一個新的、天啟的(apocalyptic)群體。此外,主張馬可成書於敘利亞的學者還有 Burton Mack、Gerd Theissen、R. H. Fuller、M. Karnetzki、J. Schreiber 和 K. Kertelege 等人。至於支持傳統地點(羅馬)的學者仍有 Fernando Belo、S. G. F. Brandon、M. Hengel 和 Paula Fredriksen 等。

二、馬可福音的成書時間:Ched Myers 主張在猶太革命(66 A.D.)之後與聖殿被毀之前(70 A.D.),因此可能是在公元 69 年,或傳統上傾向在公元 70 年前成書;而 W. H. Kelber 主張:馬可福音的內證支持在羅馬猶太戰爭(66~74 A.D.)後成書,因此要從這個歷史的角度來解讀福音書,換言之,馬可是在公元 74 年之後才完成的。 Gerd Theissen 則認為:「馬可福音在主後 70 年不久後成書,預言聖殿已經被毀。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三章 1~2 節已預告這事,像已經發生了似的。」今天多數學者主張在羅馬猶太戰爭期間,就是在公元 66~74 年間寫成。

三、馬可社群的組成分子:Ched Myers 認為混合了猶太人和外邦人,P. Fredriksen 主張完全是外邦人,而 W. Roth 則認為:馬可反映了以色列民之內(intra-Israelite)對聖殿被毀覺醒的純猶太群體,F. Belo 則強調:第一世紀小型「教會群體」或家庭教會才是馬可福音的背景。

學者間因為馬可社群的地點、組成分子、福音書成書時間的不同,而產生解釋上的差異。W. H. Kelber 認為:從可三 21、31~35 是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誰是自家人(insiders)和外人(outsiders)——自家人是真正遵行上帝旨意、跟隨耶穌的門徒,而不是來自血緣關係或宗教權威(文士);也看見馬可群體和耶路撒冷的母會間的衝突。因此他主張這群體是:一個與受懷疑的耶路撒冷教會對抗的群體。

D. N. Peterson 認為:馬可社群是受到天啟思想所塑造的,他們生活在末日將臨的急迫期待中,因此發展出一系列符合期待的信仰實踐內容,如彼此赦罪,以及因跟隨耶穌而與家人分離、捨棄自己財物與社群全體分享等等經驗。馬可竭力按著上帝在歷史中的目的,重新定義和激勵這個社群,就是把耶穌的典範帶進群體生活的特質中。馬可福音不假修飾的文學風格、緊迫的語氣和大篇幅耶穌受苦的記載(共五章,約三分之一)都指向這特質。C. Myers 則照他的政治意識形態來詮釋,認為馬可要讀者採取一種非暴力、非聯合的政治中間路線,而以徹底的門徒身分(radical discipleship),來面對拒絕他們的羅馬和耶路撒冷宗教當權者,並以此做為暴風雨中的教會之信仰指標,重建浩劫後的信仰。

馬可的特色和神學

馬可的特色如下:文字上,馬可使用許多拉丁語和亞蘭語,並以希臘文寫出;用語上,馬可使用「歷史的現代式」(Historical Present)達 151 次之多,章節的連結詞除 1、8、14 章外,皆用 kai (and),尤其在第三章的 35 節中,就有 29 節使用 kai 來開始,令讀者感到充滿急迫性。此外,馬可也使用羅馬人的時間用詞,如十四 72 的「雞叫」,以及解釋猶太人的風俗習慣等等。

地理上,馬可認為加利利是耶穌宣教的焦點——耶穌從加利利來受洗(一 9),也回加利利開始祂的宣教(一 14);祂在加利利公開的教導、醫病、趕鬼(一 14~九 50);祂應許門徒,復活以後要與他們在加利利相見(十四 28;十六 7)。相對於路加強調耶路撒冷,馬可有相當不一樣的傳統。

最後,在文學筆法上,作者喜歡用三明治式的敘述,凸顯他要傳達、強調的訊息。以馬可十四 1~11 為例:1~2 節是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圖謀要殺害耶穌;10~11 節是猶大出賣耶穌;而中間的 3~9 節則放入耶穌在伯大尼受膏的故事;在刀光血影中,放入一個奇妙、溫馨的故事。

關於馬可的神學,William Wrede 指出,馬可福音中的「彌賽亞奧秘」(The Messianic Secret)——耶穌根本未曾宣稱自己是彌賽亞,而馬可福音的作者之所以帶出「隱瞞」的主題,其實是要解釋初代教會面對的難題:教會有宣稱耶穌是「彌賽亞」或「基督」的傳統,卻缺乏證據。因此,馬可嘗試提出一些證據,指出在耶穌生平中,其實曾經承認自己是「彌賽亞」或「基督」,只是承認的方式非常隱晦(可一 23~25、34;三 11~12;一 44、五 43、七 36)。以馬可三 11~12 為例,那些被污靈附身的人一看見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說:「你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嚴厲地囑咐他們,不可說出祂是誰。照我對這經文的看法,就是:藉鬼說真話,以及耶穌嚴禁他們說出:「祂是誰」。隱瞞只是暫時的,時間一到就會顯露。這是作者「欲蓋彌彰」的文學及神學手法,尤其充分反映出馬可建立在復活事件上的神學。換言之,馬可是以復活的基督來看耶穌的身分和宣講、醫病、趕鬼等等事蹟。

James M. Robinson 認為:馬可描述的是真實的歷史,但他把歷史視為一個超自然勢力發生爭戰的領域——耶穌受洗是爭戰的起始,福音宣揚是爭戰的開展,十字架是爭戰的頂點,教會則是爭戰之延伸,直到耶穌再來時才結束。

Philipp Vielhauer 認為「基督論」才是馬可的焦點。他以古埃及君王登基儀式的戲劇結構,來說明其中的三幕:1. 君王領受從上帝來的靈所賜的神聖禮物,並且被祂接納;2. 被群眾擁護至眾神廟;3. 最後,被宣布為世界的王;而耶穌的受洗是接納,山上變貌是擁護,釘十字架是宣布耶穌為世界之聖王。

Hans Conzelmann 認為:馬可是一篇在耶穌復活之後、對教會所傳講的信息〈死而復活的主〉之註解。根據 Conzelmann,馬可最注意的一段時間是介於受洗與十字架之間;加利利是顯現的重要地點—— 耶穌在那裏傳道,又回到那裏;耶路撒冷則代表耶穌被上帝預定要受難的地方。奧秘的主題提醒我們:只有從復活的角度,才能瞭解教會的宣揚。

結論

馬可的成就是:他把早期教會中流行的耶穌生平和教訓,與受苦的故事聯結起來,表明耶穌的世上生活是重要的。十字架是保羅神學的核心,而馬可把十字架植根於歷史事蹟。羅馬皇帝宣稱「羅馬的和平」就是帝國的「福音」,任何挑戰或影響這個統治者的和平觀點或行為就是叛國的「禍音」。但馬可福音一開始就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可一 1)並且在全書的最高潮,藉著十字架旁的羅馬百夫長宣告:「這個人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可十五 39)這種宣稱是對帝國的「反福音」,就像 Philip H. Bligh 所說:「百夫長的意思是:不是凱撒,乃是這個人,才是上帝的兒子。」

馬可福音寫成至今將近兩千年,而百年來的研究,也不斷有新的發現。但其奧秘仍未完全揭開,值得我們繼續去鑽研。

延伸閱讀:

1. David A. deSilva(德席爾瓦)。《21 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Contexts, Methods & Ministry Formation)。紀榮智、李遠望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3。

2. Gerd Theissen(戴歌德)。《新約導論》(Das Neue Tastament)。孫秀貞、曾景恆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12。

3. 鍾志邦。《中文聖經註釋:馬可福音》。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

4. 孫寶玲。《馬可福音:福音之始》。香港:明道社有限公司,2011。

5. 孫寶玲。《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

6. 黃錫木編著。張略、褚永華、孫寶玲合撰。《福音書總論與馬可福音導論》。香港:基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