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定宏/花蓮東方教會青年
我們帶著火熱的心在探尋真理。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神研班!在參加神研班之前,我看了「羅馬書」兩遍,次數不多,但卻是很認真的想過。在參加神研班之前,我以為靠我的「才情」所能了解的聖經已經和上帝很靠近了;在參加神研班之前,我以為這就是我信仰價值的全部了。縱然我知道還會有更深層的解釋,還有更高的點值得被突破和挑戰,但是我不在乎也不想這麼做,因為人都是怕痛的,尤其是信仰這一塊,在最後所堅守的圍牆倒了之後,人還有什麼為自己所努力的理由?那圍牆後面又有什麼存在?所以我選擇用一種放縱和鬆懈的心態去面對神研班,該讀的經文讀了,這樣就好了,也因為過去跌倒過,所以對於痛更是一種懼怕。
需要更親近上帝
在「長青」這一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在團契或是查經的過程中,反思自己在信仰上的不成熟,以及身為從深刻的傳統宗教過渡到第一代基督徒的身分裡,其中信仰價值的偏差。而在我能整理自己、並重新跨越問題的一小步後,我回到了我的母會––花蓮東方基督長老教會,在重新思索著我能為基督在母會做些什麼的時候?我有一種想要重新在信仰上獲得更深刻的反省和體驗的感動,並且將我所體驗的信仰經歷分享給牧者、輔導、同儕、和教會的弟兄姊妹們,透過我的生命,為基督見證信仰的真實。在這個始點起,從被動到主動,想要好好地透過「羅馬書」中保羅的話語來更親近上帝。換一個新的環境和角度去解讀聖經,去接受批判和接受被批判的這一切。
專講的收穫
六天五夜的神研班,在開會禮拜預備好與會的心之後,就是從盧俊義牧師的專講開始,告訴我們身為基督徒應該要更努力查經、讀經,並且也透過歷史的事件提醒著我們:所謂基督信仰的復興,是從讀經的運動開始。唯有透過查經,能更認識上帝話語的見證,而不致胡亂地解釋經文。是屬靈前輩的提醒,也是他對於基督、對於我們這一個世代的盼望。
再來蔡銘偉傳道所帶來的導論,其內容深入而直指我們習以為常的字句的意涵時,破碎的是過去的信仰,但是重建的卻是更深切、謙卑的信仰,什麼是傳福音?什麼是福音?「因信稱義」又是「信」什麼?而又是「稱」什麼「義」?而保羅寫「羅馬書」的精神與目的又是什麼?什麼是「罪」?不畏懼我們對於神學只是剛萌芽的大學生,直接去挑戰我們所信為何。很看的起我們,更可以感受蔡傳道要我們成長的努力。
而後的每個專講,都是再查完一天四的章節的經文、輔導和小組員之間彼此討論分享,經過一種事先預習的過程後在聽的,這跟在教會時聽牧師講道不太一樣,也跟一般在查經時不甚相同,或許是接觸到不同神學觀的講師,為自己在信仰的路上又激辯了好一會兒,也因為在講道之前已經釐清了一些問題,而且是經過討論和分享之後的,這是讓人成長和進步,同時也是讓人更興奮的。「到底我認識的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這件事,在經過每一天的營隊中,都是更加的經歷和挑戰。
深刻的討論
而在每晚專講之後的Workshop,可以看出籌畫神研班的同工真的是很認真的準備。主題多元,完全是可以讓信仰除了神學及邏輯上對自我的反思外,看到另外自己所不知的世界,另外一種充實自己的選擇。而基於我想在這次營會中,想更深認識聖經及信仰的目的,每晚的工作坊我都是選擇了專講的延續,雖然這樣子的機會成本因著籌畫同工們的努力而變高,但在每晚接著的「專講二」中,每晚都有著不一樣的收穫,不論是劉清虔牧師自身信仰經歷的分享與現世傳教的批判,蔡茂堂牧師精采的PPT後面所提醒與分享更多關於我們值得細細思考卻來不及談的信仰課題,以及梁哲懋牧師直接拉一張椅子坐在講台下,直接跟我們接下去討論有關信仰上的問題,或許不盡然是接續討論「羅馬書」,但牧師也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和自己的經驗去回應這些問題。可以說是每一個晚上都是將自己擺上,盡力學習和多樣的領受。
而跟輔導和小組員之間的分享和討論,真的是很多的感動在裡面。不論是從早餐到晚餐的相處、從晨禱到晚禱分享、從早上研經到下午的研經,一同與組員參與專講,一天超過十個小時的相處,從彼此生命的陌生到相知相惜、給予生命關懷成長的意見。還記得我們小組每一餐都把食物給掃光,甚至到了每餐都要加菜的地步,足以證明「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6),而我們總以此段經文調侃自己並感謝主所賜給我們健康豐盛的食物,好讓我們有健康的身體繼續讀經和在營會中成長。
而在小組討論的部分,我想:上帝透過30小組每個組員的口,讓每個人所認識的上帝,彼此因對話產生交集而連結,來盡心盡意盡力拼湊出上帝的樣貌,或是每每讀經之後的心得、提問、回應、分享,又或是輔導用引導或是提問的方式,強迫我們去重新的閱讀經文以及解讀經文,印象最深刻的不外乎是關於羅馬書第七章中,所提到的「肉體(lesh)」的定義,為此我們小組查遍了身邊所及的註釋書、傳道書、各版本聖經(和合本、新標點和合本、NRSV、現代中文譯本、台語漢字本、恢復本、思高本),在一個下午的討論中仍理不清頭緒,而晚上的專講Workshop中,也對講道的牧師提出疑問:在羅馬書七、八章所提及的肉體(flesh)、身體(body)、肢體(members)彼此之間有什麼不一樣?那對於耶穌道成肉身的肉身(flesh)又該如何去詮釋及理解?我想關於這個問題的探索,每個人都還在找尋最適合的答案,但我們小組真的很「珍惜時間、珍惜夥伴、珍惜彼此分享的時刻」。即使是最後一次的小組研經時間,我們更試圖想利用我們所能理解的方式來串起整篇羅馬書的結構。真的是帶著火熱的心在探尋真理啊。
建立新眼光
我們的輔導:敏郁姐和永祺哥,帶著他們信仰上的經歷與我們互相扶持與陪伴,是打破我們所固有的信仰的角色之一,也是陪伴我們一同建立並以新的眼光了解聖經的夥伴,其中永祺哥還為了小組,連兩個晚上開了「專講三」,去補充或是開拓我們的神學觀;而獻心會則是在「世界」與「順服」的道上選擇,將定罪卡釘在十架上,把獻心卡放入十架裡,再由輔導為我們每個人祝福禱告,那天的晚上,大家一同聚在一起聊天、分享和吃宵夜,那晚的台南,天是冷的,但我們珍惜彼此與探求真理的心是熱的……。
閉幕禮拜後、給予彼此祝福卡後、吃完午餐後、拍完團體照之後,我們各自的踏上信仰路上的前程,而我們聚,是為了散,相信信仰的路上,因著這個營會,大家又認識更多信仰上的夥伴,相信在這個世界,我們不是孤單走在道上,而是生命連結之後所展現出精采的粹煉體,那是神所給予我們最美好的見證。
後記: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神研班,我卻被其中追求聖經裡頭真理的精神給深深懾服。或許是第一代進入到教會裡頭的基督徒的緣故吧。對於聖經的了解算是從上了大學才開始,也是從大學開始,才慢慢培養讀經習慣,並且在讀經的過程中去體會上帝藉著聖靈想告訴我的那些事或是心情,又或許是喜歡在數學的定理中找到一條條脈絡所串起的永恆真理,總覺得「查經」很符合我喜歡利用邏輯和具科學精神的方法去探求我所相信的真理。
但有時候更需要一些堅定而執著的相信吧。畢竟過於冷靜也會缺少些和主親近的火熱;對於我自身的信仰路呢?或許有疑惑,或許有難過,但不可失去盼望和順服,以及時時不忘提醒內心自我所當做的謙卑,這是我在信仰路上剛開始的旅程,相信這次49屆神研班的結束,意味著的是生命的另一個開拓,願主保守帶領及看顧,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