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丹綺/海佃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本刊編委
大專生 A:「我會直接加入國軍,然後跟著國軍一起去反擊中共。」
大專生 B:「我會感到非常悲痛和害怕。因為我的家人,爸爸和哥哥都是軍官,他們一定會做出很多的行動。我覺得,我沒辦法在實質上有什麼幫助,我能做的就是給我的家人支持,然後也希望可以一直陪伴他們。」
大專生 C:「跑到教會, 把門打開, 讓有需要的人進來。」
大專生 D:「首先,我會先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帶他們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我覺得活下來是最重要的事情,活不下來就什麼事情都免談。……當戰爭發生,受難的人永遠都是人民或是群眾,所以安全是我首先考量的事情。然後,在戰爭發生之前,要珍惜現在有的生活和身邊的人。」
大專生 E:「我當然是不想打仗。如果被派上前線,那還是得去。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在後備做一些後援的工作。」
編按:感謝台北大專廖恩諭傳道師、台南大專高柏恩牧師、高雄大專吳建明牧師,以及花蓮大專林熙皓牧師協助採訪學生。
「第三次世界大戰!」
記得國小時,只要同學間發生打架或大小聲的情況,大家就會以這句話來昭告:校園有人要打架了!小時候覺得好玩跟著喊,但到底什麼是「世界大戰」,又為什麼是「第三次」,我一無所知。直到上國、高中歷史課才慢慢發現,原來所謂「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未發生的,因為目前已發生的世界大戰只有兩次。這是人類共同的記憶。人人都害怕戰爭,卻總抱持著最壞的打算,以玩笑的方式,期盼它永遠只是一個玩笑話。
我對政治局勢的認識是從太陽花運動開始。從此,意識到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和政治有關,進而了解每一個人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步的參與或漠視,都與整體世界的未來有關。然而,在 25 歲以前,我從沒想過「戰爭」真的可能會在我有生之年發生,不管是資訊、經濟或武力的戰爭。
我發現,我不會拿槍、不會閃躲、不會包紮,沒有任何實際救護經驗,甚至沒自來水、沒電源插座,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我不會賺大錢,分辨資訊真假的能力也很有限,似乎已經被活活養成一個在「戰爭」中的「沒用的東西」。或許,大部分的台灣年輕人也都和我一樣……。
有一次,我問一位青少年:有沒有想過戰爭可能會發生?他說,如果發生戰爭,他就會自殺,因為他無法接受自己所愛的人被迫上戰場。而很多人更傾向相信戰爭不會發生,覺得只要不去想,就不會發生。對於戰爭,人人反應雖有不同,卻一樣展現出大部分台灣人對戰爭已經非常陌生且恐懼的現況。
在訪談裡,我看見有些大專學生表達正面迎戰的勇氣。讓我想起阿嬤在她 10 歲時,二戰中失去作軍醫的父親,卻也只能勇敢地擔起照顧兩個阿嬤和 4 個弟妹的責任。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平民,沒有雙重國籍,也不是家財萬貫,終究得在自己的處境裡,努力活下去。
戰爭爆發時,不管態度積極或消極,都只能面對。既然只能面對,提早了解自己能做什麼與該怎麼做,絕對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