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温兆遠/日本東京大學碩士,專職翻譯
M̄-kú 戴醫生猶原堅信,用Hō-ló 話配合淺現的口語解說護理學的原則佮實務,學習效果穩當會加較好。
《內外科看護學》的時代背景佮編譯過程
《內外科看護學》是一部(phō)用白話字所寫而且圖文並茂的醫學專書(註 1)。作者戴仁壽醫生(Tè Jîn-siū;George Gushue-Taylor)1943 年設立樂山園(Ngāu-san-oân),獻身漢生病患者,hō͘ 人尊敬數念。
戴醫生佮台灣結緣窮實(khêng-si̍t)是對 1911 年 9 月接受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了後佇仝彼年 12 月伊就招拄(tú)結婚的牽手(Margery Miller,1882〜1953)——本身是正範的「看護婦」(現此時號做護理師)——來到台南。面對護理人員欠跤手的問題在袂解決,當當時(tng-tang-sî)派駐東亞各角勢的傳教醫生專專頭真疼。戴醫生佇伊孤一人在扞(hōaⁿ)新樓病院的期間(1915~1918.4)完成並出版《內外科看護學》,為著想欲在台南設「看護(婦)學校」(註 2),伊伐(hoa̍h)出力頭嶄然飽的跤步。閣再看伊引用出名的內科教科書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做英語書名(註 3),會當明白戴醫生想欲替咱台灣人編著一部護理學傳世之作的企圖心。落尾手馬偕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開辦「看護婦學」彼霎(tiap),必修課程採用《內外科看護學》做教材,學員攏得著大利益(註 4)。「含一寡不捌(bat)接受正式醫學教育的檢定合格醫生,特別是漢字捌無濟的人,也因為這本書的幫贊通過『限地醫』資格的考試。」(註 5),𫝛時(siāng-sî)也成做外籍醫護人員參患者談論病情的時揣(chhōe)語詞上蓋一等的工具冊(註 6),造福廣大的病患。
實際上,戴醫生有捌購買天津北洋女醫學堂看護教席鍾茂芳翻譯的《看護要義》(1913),hō͘ 院內看護婦佮男性助手參考(註 7)。這本書是用中國北方官話所寫,「文辭惟取淺近」。M̄-kú 戴醫生猶原堅信,用 Hō-ló 話(Amoy Vernacular Chinese)配合淺現的口語解說(ké-soeh)護理學的原則佮實務,學習效果穩當會加較好。毋才(m̄-chiah)專工聘請合格教員用 Hō-ló 話翻譯《看護要義》做底本(註 8),閣再得著原譯者慷慨答應免費使用,這就是《內外科看護學》用白話字所寫的背景。頭尾閣幾若个咱台灣人參加編譯的工課(khang-khòe):照順序有林廷棟、郭馬西、石舜英,以及佇最後階段親身去到日本橫濱一年負責監印的陳大鑼(註 9)。有合格看護婦資格的戴醫生娘也對歸本書的內容提供專業意見,並且修改重耽(têng-tâⁿ)的所在。
《內外科看護學》使用的白話字醫學名詞
《內外科看護學》使用的醫學佮護理學名詞會當共(kā)分做兩大類:
1、舊有名詞
按照西洋的例,醫學名詞無在用日常用語,卻是採用希臘文或者是拉丁文。佇咧請教幾若位臺日學者(sian-siⁿ;scholar)的意見了後(註 10),ùi 日人恩田重信《新醫學大字典》(Dr. Onda’s dictionary)引用大量(large)漢字詞(註 11),閣再對英國長老教會派駐潮州傳教醫生高似蘭所整理的《醫學辭彙》(Lexicon of Medical Terms by Dr. P. B. Cousland)補充濟濟(many)中譯詞 hō͘ 較齊全(chiâu-chn̂g)(註 12)。逐个閣再以讀冊音(the character sound)為主改寫做白話字(註 13),的確愛符合「準確性(accurate)、專一性(specific)、科學性(scientific)」的原則。試舉例 1:採用書面語「hoat-hān 發汗」,無用白話「lâu-kōaⁿ 流汗」。試舉例 2:「pheng-tòa 繃帶」採用長條(tn̂g-liâu)物,白話的講法「tòa 帶」,「jīm-tài 靭帶、siaⁿ-tài 聲帶」卻是注讀冊音「tài 帶」。
2、自創新詞(註 14)
設使改寫做白話字了後,siuⁿ 過頭歹讀或者是揣無適當的漢字詞,戴醫生有捌試看寫佇下底這幾種方法:
(1)採用慣用語改寫做白話字,m̄ 免去 hō͘ 字形束縛,譬論講「koh-ē-khang-tōng-me̍h(腋窩動脈;Axillary artery)」、「khî ê cho͘-chit(瘢痕組織;Scar tissue)」。
(2)自創新詞,可比「ài-áu(欲嘔;Nausea)」、「iû-sim(脂肪心臟;Fatty heart)」、「kún-chhèng-tiám(沸騰點;Boiling-point)」。
(3)採用音譯詞,親像「sa-lí-chih-luh-sng(サリチル酸;acid salicylic)」。
(4)原文+白話字的合成詞,「khong-khì pump(空氣ポンプ;Air pump)」、「Glycerinum koàn-tn̂g-hoat(Glycerinum 灌腸法;Glycerin enema)」。
另外,閣重新界定口語的病症名稱,參恩田重信《新醫學大字典》的漢字詞做伙用,試舉例在下底:
最後,有一點需要斟酌的所在是:《內外科看護學》共(kā)醫學名詞排囥(khǹg)在〈語彙〉,不而過歸本書蓋濟字句、插圖,以及〈索引〉當中猶(iá)有濟濟醫學名詞 làu-kau 無收入去,期待日後全面性整理。
附註:
1. G. Gushue-Taylor, 1917,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Tainan: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Hospital. 插圖計共 503 幅,原出版商同意複製佮再製。
2. 戴仁壽,〈Tâi-lâm Pīⁿ-īⁿ(臺南病院)〉,《TÂI-OÂN KÀU-HŌE-PÒ》(臺灣教會報)394(1918.01),頁 12。按算抾 18 至 25 歲的女性 6 名,「著學 3 年,讀冊,考冊,若考著欲將卒業證書 hō͘ -- in」,可惜落尾無實現。
3. W. Osler, Sir, 1892,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4. 賴永祥,〈馬偕「看護婦學」學員〉,《教會史話(一)》,頁 37-38。
5. 林信堅,〈台灣教會歷史資料館蒐集品簡介 32〉,《台灣教會公報》1288(1976.11),第 4 版。
6. 陳美玲,〈介紹本土最早的一本「內外科看護學」〉,《彰基院訊》19.5(2002.5),頁 24。
7. 鍾茂芳就是 Mrs. Bayard Lyon;《看護要義》原著 M. N. Oxford, 1900, A Handbook of Nursing. London: Methuen,作者佇倫敦 Guy's Hospital 食頭路,鍾茂芳是受業門生。當時新樓病院看護婦 4 人、男性助手 7~8 人。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Foreign Missions Committee, 1914, 1915,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Report of the Foreign Missions China, Formosa,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India, p. 69, 83.
8. 按 Hō-ló 話〈頭序〉,「陳君延齡,在做的起頭,伊共我鬥幫贊」,合理推測佇長老教中學教漢文的陳延齡正是《看護要義》Hō-ló 話版譯者。
9. 林廷棟(Lîm Têng-tòng,1894〜1969),1915 年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第十四回卒業生,蔣渭水同窗,彼陣是新樓病院住院醫師,針對〈第一篇解剖學佮生理學〉提供意見,並且校對數十章節;紲落來,郭馬西(Koeh Má-se,1892〜1966)校對部份書稿;戴醫生娘 Hō-ló 教師石舜英(Chio̍h Sùn-eng,1886〜1970)校對歸部書稿。另外,陳大鑼(Tân Tōa-lô,1893〜1983)捌共《內外科看護學》翻譯做漢文,1954 年以後書稿煞(soah)拍毋見下落不明。林信堅,〈台灣教會歷史資料館蒐集品簡介 25〉,《台灣教會公報》1278(1976.8),第 4 版。
10.「屬佇醫學,抑是(á-sī)看護學的話,咱白話猶未有,姑不將著對日本冊或支那冊翻譯起來」,見 Hō-ló〈頭序〉。以下(括弧)內文字按照原書用語。
11. 恩田重信,《新醫學大字典》(東京:金原醫籍店,1902)。1916 年 2 月出版《增訂第十二版》。
12. P. B. Cousland, 1908, An English-Chinese Lexicon of Medical Terms: Compiled for the Terminology Committee. Publication Committee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of China. 二十世紀初西洋醫學中譯詞的集大成之作。
13.「有時白話,有時字眼。第一費氣是這个事」,見 Hō-ló 話〈頭序〉。Hō-ló 話仝漢字常在(chhiâng-chāi)有白話音、讀冊音之別,甚至閣讀勾破(kau-phòa),吸收外來漢字詞的過程中,讀音標準化有影是歹紡(pháiⁿ-pháng)的難題。
14. 以下名詞見該書〈語彙〉。